福州八中•文山电台

应对疫情的认知策略【战“疫”路上,八中在行动(2)|名师谈心理 第二讲】

02.06.2020 - By 听友32737787Play

Download our free app to listen on your phone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Get it on Google Play

为了科学有效地抵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共同做好疾病防控工作,调适心理状态,改善认知策略,更好地迎接后面的挑战,福建省心理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谢维兴老师特别提供如下建议:

一、挑战引发焦虑的念头

第一步:区分自己担心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还是“不可解决的”,多关注那些可以解决的向題。比如,“我会得病吗?”是无解的,但“我可以怎样预防?”是可以解决的。

第二步:问自己:“你担心的问题是实际存在的吗?它发生的几率大吗?”如果离疫区较远,相对而言,你感染的几率较低。

第三步:如果自己担心的问题很可能发生,我可以做什么应对它?比如,疑似出现症状,你可查阅武汉协和医院等专业机构发布的自检方式,学习居家隔离指引,使用可靠的义诊服务等。

二、与不合理思想斗争

如果回顾往年的数据你可能会发现,春节期间本来就是感冒发烧的高发季节。在认知偏差的影响下,人们容易出现对基本统计数据的忽视,出现一系列不合理信念及伴随而来的负面情绪。如“我现在有点头量和咳嗽,我一定是得了肺炎”“如果真的得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我就完了"等。面对这种情绪,希望大家不要恐慌,找一张纸和一支笔,试着记录下自己的想法,想一想为何会有这种想法,除了这种结果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对立面,有什么证据支持这个对立面,最后再来判断你原来的想法是否合理。

三、正向思维

不要只往坏处看。要对自己公平一点,不要将注意力停留在坏事,而忽略或看不到好事。注意每日通报的信息中,其实是正面的多于负面的。留意事实和数据,根据事实(例如:发病率、死亡率、治愈率、医疗方法的发展、新的药物等),判定自己的担忧是否合理。多回忆在每一次遇到危机时你曾如何面对,重新肯定自己身为一个个体的能力。

以合理的态度看待事情,尝试以更广阔的角度分析问题,当前的问题会带来短暂的影响,但长远而言事情最终能改善,眼前所面临的问题终将成为过去。

保持对前景的盼望,即使在危急时期,也不要忽路我们身边的美好事物,如居家环境及亲朋的良好关系。

你也可以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比如:做好自我防护和家庭隔离,劝说周围的朋友和家人不要外出,做好消毒、洗手、戴口罩等防护措施;组织一些当地互助群。帮助留在湖北或其他疫区的朋友、家人,做一些有用但他们无暇顾及的事,比如:找到靠谱的、可以发货的生活必需品网店链接。

四、改变认知,跳出思维怪圈 我们可能会因为疫情带来的压力和情绪陷入思维的怪圈,比如对很多事情只能想到单一的结果,而这个结果往往是坏的。我们还可能无限地夸大坏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低估自己能够做的和改变的。例如:我噪子紧紧的,一直在咳嗽,我要不要去医院?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尝试问问自己:还可能有其他结果吗?如果是另一种没那么糟的结果,自己的感受又如何?如果是最坏的结果,那么能够反驳这个结果的证据有哪些?对于那些更好的结果,能够支持的证据又有哪些?例如:我是不是最近穿得少感冒了?冬季是流感高发期,去医院会造成交叉感染,不一定就是肺炎;我平时感冒好像也不会立刻去医院等等。

通过这些自问自答的方式,能够让我们的想法更灵活、更实际,缓解我们的情绪,更好地应对压力。毕竟,我们谁也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我们的观点和想象与现实往往是两回事。

More episodes from 福州八中•文山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