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默然的电台

出家 30 读后感(2)


Listen Later

四、谈谈这本书中的教育
方泉的第一个孩子是大囡,听话且乖巧。小时候父母都是经常陪伴在其身边的,至少母亲是形影不离的,可以说是得到了全面的父母的关注。小时候不缺少任何一方的爱,而且那时候是生活在乡下。大囡五岁的时候,母亲怀上了二囡。正是这个时候,方泉一家搬到了城里,开始了在城里打拼的生活。随后二囡出生,父母就把精力和关注都给了妹妹。大囡心里从此开始了一个情感的波动,方泉还动手打了大囡。但值得称赞的是,方泉悔悟的很是及时,又带着大囡去游乐场玩,挽回了大囡失落心情,大囡也随之作出了自己的选择。
而随着二胎的降临,生活压力也骤然加剧,导致方泉没有很多时间在家里照顾孩子,同时随着大囡上学的开始,秀珍也开始了工作。二囡就被送到了托儿所里,可想而知,父母在二囡身边陪伴的时间是最少的。
因为受方泉重男轻女、传宗接代观念的影响,在家庭条件稍微好些的时候,秀珍和方泉要了第三胎。当时二囡还小,大概也就是三四岁的样子,没有自己的态度。可是大囡当时已经上小学二三年级了,她问了方泉一句话,非常触动我。“你不是已经有了我和二囡了,为什么一定要再生一个小弟弟呢?”方泉当时欺骗了自己的女儿,他没脸,更没有勇气说出真实的原因。而是编了一个任何父母都会编的谎言——“是为了你好”。
试想当时大囡的心理状态,她为什么会问这话?她需要的是自己的爸爸给自己一个交代。她想说的其实是“我已经把原本独属于我自己的爱分给了妹妹,为什么你们还要从我这里夺走那本就已经所剩不多的爱呢?”
我们具体分析一下。二囡出生后,将原来完整的爱,夺走了一大半,她心里不高兴,还被打了。但是她没有记恨,她谅解父母并接受了现实,决定不和妹妹抢夺父母的爱。在她已经作出牺牲后,终于可以接受现实,认同了妹妹的存在。现在,父母居然又想方设法、费尽心机的要第三胎,为了迎接第三胎的到来,父母更是拼命挣钱,丝毫没有多余的时间来陪伴大囡和二囡。这个还没有出生就已经被奉若珍宝的儿子,已经夺走了父母全部的时间。如果儿子生下来后,大囡就几乎得不到丝毫父母的关爱了,这是可以想象的到的,也必然会演变成这样。
这前后三次爱的变化,对大囡产生的影响,只有大囡自己知道。而对于夹在中间的二囡呢?从大姐那里得来的爱没有持续多长时间,自己就被送到了托儿所里,没两年,方长出生,二囡的爱本就不多,如今再次被剥夺。二囡能怎么做呢?她凭借本能是要抢夺的,从兄弟姐妹那里抢夺。这种从小就抢夺的习惯,将使她没有安全感,并且非常霸道,蛮横而不讲道理。
方长,作为父母的期盼,还没有出生就已经被注入了过多的爱。出生后更是百依百顺。方泉已经为他做好了“百万元计划”,还期待他过那种随便花钱的生活。这种溺爱,让两个姐姐嫉妒,让方长骄纵。
后来,方泉去寺庙里,有段时间没有在家,疏远了秀珍和三个孩子。回来后,两个小孩子对他的态度,真的是令人心寒,毫无人性和爱可言。这两个小孩已经变成了为金钱左右的存在。而大囡反倒还好,算是正常孩子的反应。
那为什么二囡和方长会变成这样呢?原因在于方泉。
他没有很多时间陪伴孩子,以为可以用零食弥补对孩子的亏欠。有次秀珍没有带零食回来,方泉不但没有去压制孩子,反而向妻子大发脾气,赌气的买回来一大堆零食。这种行为是给二囡发送出一个信号,“爸爸挺你,你什么时候想吃零食就吃,不用听你妈妈的。咱有钱任性。”所以二囡发出了那句话“爸爸最好,妈妈最坏”。她的对错好坏的评价标准就是:谁给我买零食,谁就是好人。只要你不给我零食,你就是坏人。
方泉这个行为,直接导致了二囡对零食的依赖和骄纵,把秀珍的地位打的丝毫不剩,伤心的秀珍还躲到了厕所里痛哭。被亲手养大的女儿这么说,伤心,被丈夫无缘无故的欺负,本来好心好意,却落得这样的下场,失望。试想以后,秀珍无论对二囡说什么,都不好使了。因为我只要去求爸爸就可以了,你妈妈在爸爸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方泉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教育观念,孩子能教育的好才怪。在方泉的教育下,两个小家伙成了唯利是图的样子。只要有钱,自己的爸爸可以不在身边,可以去做和尚。我们不需要爸爸,只需要零食。方泉真的是自作自受,自己的子女被教育成这样,完全是自己的责任。
很明显的事情是,在他要第二胎和第三胎的时候,虽然做好了物质条件的准备,但是没有做好教育上的准备。二囡出生后对大囡的影响,他没有考虑过,方长出生后,如何才能培养他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他压根儿就没想过,脑子里只有给他们钱,让他们过好生活。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他们不要钱,要的是爱。是一种关注,来自父母的关注和爱。孩子需要的是父母多些时间陪伴他们。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国家开放了二胎,很多人纷纷开始了造娃行动。我请你们考虑一下,有没有做好准备,有没有做好教育方面的准备。老二来了,老大怎么办?爱是原来只有一份,如今要分成两份。你是平均分,还是不均匀分呢?是谁多谁少呢?
还请天下的父母多多考虑,孩子不是你们的附属品,不是你想要就要的。请多多的加以关注,请多多的给予时间。否则,有可能也会出现方泉这样的情况。
五、揭开寺庙的神秘面纱
这本书的题目叫出家,自然是少不了寺庙、和尚的了。这本书先写方泉做空班,之后熟了就成了乐众,再后来遇到机会成了当家。随着方泉越来越频繁的参与佛事活动,而一步步的从寺庙底层员工上升到了管理层。伴随主人公职位的升高,读者也随之揭开了当今寺庙神秘面纱的一角。
神秘的背后往往是虚假和欺骗,往往是伪善的丑恶嘴脸。就好比是带着一副无所不能、保你发财的面具,其后面却是利益链条。说白了,就是忽悠你的钱,跟“空手套白狼”是一个道理。
试想,一座寺庙就是一个企业,方丈就是总经理,护法就是业务员,做佛事就是挣钱的手段,僧班乐众就是工作人员,产出就是保你平安、挣大钱,谁来卖单呢,就是信徒了。
这些看似干净的地方,看似是慈善仁慈之地,有时候也并不是我们想的那样圣洁。为了一己私利而打着菩萨的旗帜四处招摇的事情,屡见不鲜。为了公益事业,而趁机敛财的人也大行其道。
书中的例子比如:说大了有,阿宏叔暗地中利用离婚女性为他拉佛节,身为出家人还睡了那些女性,那副道貌岸然的嘴脸,简直是恶心的要命;说小了有,周老太太拉佛节也是为了能得到些许的好处,嘴上总是菩萨长菩萨短的,心地却是不好的。
如果你觉得书中的例子不是真事,不足以确信。那我们说现实中的事情:有少林寺释永信方丈丑闻事件。还有少林寺成为上市公司的报道。有红十字会拿慈善捐款大吃大喝的郭美美事件。这都是过去震惊中国的大事件。咱们不说过去,那些都离我们比较远。我们就说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每个地方都有的——福利彩票。
福利彩票不仅现在正在发生,而且非常可能很长时间之后还会继续发生。明显的暗箱操作事实有:几个亿的奖金池被不知名人士领走;福利彩票开奖时间为什么要延迟2个小时,这两个小时到底发生了什么?摇奖器是怎么封存的,保存在哪里,谁可以接触到,监控情况为什么不公开?这个仪器决定了抽奖结果,难道这么重要的信息都不给公开吗?还有很多,不胜枚举。这个彩票暗箱操作的问题,梁宏达也在他的电视节目中反复说过。这已经算是公认的猫腻了吧。真想不通,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买彩票。这明显就是福彩中心套钱的手段。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说了骗子,再说说被骗的。
周郁给方泉拉佛事,各种胡邹,把破旧的山前寺说成了是方泉有修为不愿意扩建。一句话就可以颠倒是非黑白,简直可怕。同样可怕的是那些信众居然丝毫不怀疑其真实身份,被人骗了还要称颂万千,感恩戴德。简直就是傀儡一般,迷失了自我判断,一股脑儿的全都信。
尤其是在上海的晚宴达到了鼎盛。方泉被好好的打扮一番,当作一个被美化了的傀儡,舒舒服服的被架在火上烤。作为被崇拜者,方泉的心里简直是舒服极了,也正是这种推崇备至、高高在上的感觉,让他成了背信弃义之人,抛弃了贤惠的妻子和三个无辜的孩子。
先让方泉在那里享受一阵子吧。我们再来看看那些宾客的样子吧,简直是可笑。有的高呼活佛;有的低头欠身,恨不能五体投地;有的甚至会被感动的恸哭。他们做出这些平时绝对不会做出的行为,而且是那么的心甘情愿,义无反顾,为什么呢?你们要知道,这些人生活在大城市上海,在高级的宾馆酒店里吃上这一桌素斋,他们的金钱实力可以推断出来吧。而且这些人中除了一个老太太见过方泉,其他人都没有见过的。这些拥有很多金钱的人,看到方泉后,如何就判断出他是活佛呢?为何如此笃信他是得道高僧呢?
答案就是周郁。
这样精心策划的一个事件,周郁两头瞒的极好。之前,周郁肯定在上海大肆宣扬这场大型的见面会。信众如此的行为,简直难以想象周郁到底都说了什么给这些人。而且,你要知道,这场见面会是有很大开销的。周郁不傻,不会自己贴钱办这个事情,她是搞投资、玩资金的。这场见面会必然是收费的,而且不可能是少数,因为一场素斋要多少钱呢?好比出份子一样,你出多少份子,吃一顿这么高级的酒席呢?上千块总是有的吧。况且这次有活佛出场,还有祝福、还有解答问题的环节。我想每个人至少要交上万元才能有机会来这个会场。而这个大会场里坐满了人,一桌有12人算,起码有十桌吧,这就是120人……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张默然的电台By 张默然的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