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大般涅槃經》經卷第九 如來性品第四之六 直金工作室

di_king246
《大般󠇡涅槃經》(般的音同波ㄅㄛ)
大般󠇡涅槃經卷第九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如來性品第四之六
復次善男子
譬如有人見月不󠇡現
皆言月沒󠇡而作沒想
而此月性實無沒󠇡也
轉現他方彼處󠇡眾生復謂月出
而此月性實無出也 何以故
以須彌山障故不󠇡現
其月常生性無出沒󠇡
如來應正遍知亦復如是
出於三千大千世界
或閻浮提示有父母
眾生皆謂如來生於閻浮提內
或閻浮提示現涅槃
而如來性實無涅槃
而諸眾生皆謂如來
實般󠇡涅槃喻如月沒󠇡
善男子
如來之性實無生滅
為󠇡化眾生故示生滅
善男子
如此滿月餘方見半
此方半月餘方見滿
閻浮提人若見月初
皆謂一󠇡日起初月想
見月盛󠇡滿謂十五日生盛󠇡滿想
而此月性實無虧盈
因須彌山而有增減
善男子
如來亦爾於閻浮提
或現初生或現涅槃
現始生時猶如初月
一󠇡切󠇡皆謂童子初生
行於七步如二日月
或復示現入於書堂如三日月
示現出家如八日月
放大智慧微妙光明
能破無量眾生魔眾
如十五日盛󠇡滿之月
或復示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以自莊嚴而現涅槃喻如月蝕
如是眾生所見不同
或見半月或見滿月或見月蝕
而此月性實無增減
蝕噉之者常是滿月
如來之身亦復如是
是故名為常住不󠇡變
復次善男子
喻如滿月一󠇡切󠇡悉現
在在處󠇡處󠇡城邑聚落山澤水中
若井若池若盆若鍑一󠇡切󠇡皆現
有諸眾生行百由
旬百千由旬見月常隨
凡夫愚人妄生憶想言
我本於城邑屋宅見
如是月今復於此空澤而見
為是本月為異於本
各作是念月形大小或如鍑口
或復有言大如車輪
或言猶如四十九由旬
一󠇡切󠇡皆見月之光明
或見團圓喻如金盤
是月性一種種眾生各見異相
善男子
如來亦爾出現於世
或有人天而作是念
如來今者在我前住
復有眾生亦生是念
如來今者在我前住
或有聾啞亦見如來有聾啞相
眾生雜類言音各異
皆謂如來悉同己語
亦各生念在我舍宅受我供󠇡養
或有眾生見如來身廣大無量
有見微小或有見佛是聲聞像
或復有見為緣覺像
有諸外道復各念言
如來今者在我法中出家學道
或有眾生復作是念
如來今者獨為󠇡我故出現於世
如來實性喻如彼月
即是法身是無生身
方便之身隨順於世
示現無量本業因緣
在在處󠇡處󠇡示現有生猶如彼月
以是義故如來常住無有變易
復次善男子
如羅睺羅阿修羅王以手遮月
世間諸人咸謂月蝕
阿修羅王實不能蝕
以阿修羅障其明故
是月團圓無有虧損
但以手障故使不現
若攝手時世間咸謂
月已還生皆言是月多受苦惱
假使百千阿修羅王不能惱之
如來亦爾
示有眾生於如來所生
粗惡心出佛身血
起五逆罪至一闡提
為未來世諸眾生故如是示現
壞僧斷法而作留難
假使百千無量諸魔
不能侵出如來身血
所以者何
如來之身無有肉血筋脈骨髓
如來真實實無惱壞
眾生皆謂法僧毀壞如來滅盡
而如來性真實無變無有
破壞隨順世間如是示現
復次善男子
如二人鬥
若以刀杖傷身出血
雖至於死不起殺想
如是業相輕而不󠇡重
於如來所本無殺心
雖出身血是業亦爾輕而不󠇡重
如來如是於未來世
為󠇡化眾生示現業報
復次善男子
猶如良醫勤教󠇡其子醫方根本
此是根藥此是莖藥
此是色藥種種相貌汝當善知
其子敬奉父之所敕
精勤習學善解諸藥
是醫後時壽盡命終
其子號󠇡咷而作是言
父本教󠇡我根藥如是莖藥
如是花藥如是色相如是
如來亦爾為󠇡化眾生示現制戒
應當如是受持莫犯
作五逆罪誹謗正法及一闡提
為未來世起是事者是故示現
欲令比丘於佛滅後作如是知
此是契經甚深之義
此是戒律輕重之相
此是阿毘曇分別法句
如彼醫子
復次善男子
如人知月六月一蝕
而上諸天須臾之間已見月蝕
何以故
彼天日長人間短故
善男子
如來亦爾天人咸謂如來壽短
如彼天人須臾之間頻見月蝕
如來又於須臾之間
示現百千萬億涅槃
斷煩惱魔陰魔死魔
是故百千萬億天魔
悉知如來入般󠇡涅槃
又復示現無量百千先業因緣
隨順世間種種性故
示現如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
是故如來常住無變
復次善男子
譬如明月眾生樂見
是故稱月號為樂見
眾生若有貪恚愚癡
則不得稱為樂見也
如來如是其性純善清淨無垢
是最可稱為樂見也
樂法眾生視之無厭
惡心之人不喜瞻睹
以是義故故言如來喻如明月
復次善男子
譬如日出有三時異 謂春夏冬
冬日則短春日處中夏日極長
如來亦爾於此
三千大千世界為短壽者
及諸聲聞示現壽短
斯等見已咸謂如來
壽命短促喻如冬日
為諸菩薩示現中
壽若至一劫若減一劫喻如春日
唯佛睹佛其壽無量喻如夏日
善男子
如來所說方等大乘󠇡
微密之教示現世間
雨󠇡大法雨於未來世
若有人能護持是
典開示分別利益眾生
當知是輩真是菩薩
喻如盛夏天降甘雨
若有聲聞緣覺之人
聞佛如來微密之教󠇡
喻如冬日多遇冷患
菩薩之人若聞如是
微密教誨如來常住性無變易
喻如春日萌牙開敷
而如來性實無長短
為󠇡世間故示現如是
即是諸佛真實法性
復次善男子
譬如眾星晝則不󠇡現
而人皆謂晝星滅沒󠇡其實不󠇡沒󠇡
所以不󠇡現日光映故
如來亦爾聲聞緣覺不能得見
喻如世人不󠇡見晝星
復次善男子
譬如陰闇日月不󠇡現
愚夫謂言日月失沒󠇡
而是日月實不失沒󠇡
如來正法滅盡之時三寶現沒󠇡
亦復如是非為永滅
是故當知如來常住無有變易
何以故
三寶真性不為諸垢之所染故
復次善男子
譬如黑月彗星夜現
其明炎熾暫出還沒󠇡
眾生見已生不祥想
諸辟支佛亦復如是出無佛世
眾生見已皆謂如來
真實滅度生憂悲想
而如來身實不󠇡滅度
如彼日月無有滅沒󠇡
復次善男子
譬如日出眾霧悉除
此大涅槃微妙經典
亦復如是出興於世
若有眾生一經耳者
悉能滅除一󠇡切󠇡諸惡無間󠇡罪業
是大涅槃甚深境界不可思議
善說如來微密之性
以是義故諸善男子善女人等
應於如來生常住心
無有變易正法不󠇡斷僧寶不󠇡滅
是故應當多修方便勤學是典
是人不久當得成於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故此經名為無量功德所成
亦名菩提不可窮盡
以不󠇡盡故故得稱為大般󠇡涅槃
有善光故猶如夏日
身無邊故名大涅槃
復次善男子
如日月光諸明中最
一󠇡切󠇡諸明所不能及
大涅槃光亦復如是
於諸契經三昧光明最為殊勝
諸經三昧所有光明所不能及
何以故
大涅槃光能入眾生諸毛孔故
眾生雖無菩提之心
而能為作菩提因緣
是故復名大般󠇡涅槃
迦葉菩薩白佛言 世尊
如佛所說大涅槃
光入於一󠇡切󠇡眾生毛孔
眾生雖無菩提之心
而能為作菩提因者
是義不然 何以故
世尊
犯四重禁作五逆人及一闡提
光明入身作菩提因者
如是等輩與淨持戒修
習諸善有何差別
若無差別如來何故說四依義
世尊 又如佛言
若有眾生聞大涅槃一經於耳
則得斷除諸煩惱者
如來云何先說有人於
恒河沙等佛所發心
聞大涅槃不解其義
若不解義云何能斷一󠇡切󠇡煩惱
佛言善男子
除一闡提 其餘眾生聞是經已
悉皆能作菩提因緣
法聲光明入毛孔者
必定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
若有人能供󠇡養恭敬無量諸佛
方乃得聞大涅槃經
薄福之人則不得聞 所以者何
大德之人乃能得聞
如是大事廝下小人則不得聞
何等為大
所謂諸佛甚深祕藏謂佛性是
以是義故名為大事
迦葉菩薩白佛言 世尊
云何未發菩提心者得菩提因
佛告迦葉
若有聞是大涅槃經
言我不󠇡用發菩提心誹謗正法
是人即於夢中見羅剎像心中怖懅
羅剎語言咄善男子
汝今若不發菩提心當斷汝命
是人惶怖覺已即發菩提之心
是人命終若在三惡及在人天
續復憶念菩提之心
當知是人是大菩薩摩訶薩也
以是義故
是大涅槃威神力故
能令未發菩提心者作菩提因
善男子
是名菩薩發心因緣非無因緣
以是義故
大乘󠇡妙典真佛所說
復次善男子
如虛空中興大雲雨注於大地
枯木石山高原堆阜水所不󠇡住
流注下田陂池悉滿
利益無量一󠇡切󠇡眾生
是大涅槃微妙經典亦復如是
雨󠇡大法雨普潤眾生
唯一闡提發菩提心無有是處󠇡
復次善男子
譬如焦種雖遇甘雨
百千萬劫終不生芽
芽若生者亦無是處󠇡
一闡提輩亦復如是
雖聞如是大般󠇡涅槃微妙經典
終不能發菩提心牙
若能發者無有是處󠇡 何以故
是人斷滅一󠇡切󠇡善根
如彼焦種不能復生菩提根牙
復次善男子
譬如明珠置濁水中
以珠威德水即為清
投之淤泥不能令清
是大涅槃微妙經典亦復如是
置餘眾生五無間󠇡罪
四重禁法濁水之中
猶可澄清發菩提心
投一闡提淤泥之中
百千萬歲不能令清起菩提心
何以故
是一闡提滅諸善根非其器故
假使是人百千萬歲
聽受如是大涅槃經
終不能發菩提之心 所以者何
無善心故
復次善男子
譬如藥樹名曰藥王
於諸藥中最為殊勝
若和酪漿若蜜若蘇
若水若乳若末若丸
若以塗瘡薰身塗目若見若嗅
能滅眾生一󠇡切󠇡諸病
如是藥樹不󠇡作是念
一󠇡切󠇡眾生若取我根不應取葉
若取葉者不應取根
若取身者不應取皮
若取皮者不應取身
是樹雖復不生是念
而能除滅一󠇡切󠇡病苦
善男子
是大涅槃微妙經典亦復如是
能除一󠇡切󠇡眾生惡業
四波羅夷五無間󠇡罪
若內若外所有諸惡
諸有未發菩提心者
因是則得發菩提心 何以故
是妙經典諸經中王
如彼藥樹諸藥中王
若有修習是大涅槃及不修者
若聞有是經典名字󠇡
聞已敬信所有
一󠇡切󠇡煩惱重病皆悉除滅
唯不能令一闡提輩安止住於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彼妙藥雖能療愈種種重病
而不能治必死之人
復次善男子
如人手瘡捉持毒藥毒則隨入
若無瘡者毒則不入
一闡提輩亦復如是
無菩提因如無瘡者毒不得入
所謂瘡者即是無上菩提因緣
毒者即是第一妙藥
完無瘡者謂一闡提
復次善男子
譬如金剛無能壞者
而能破壞一󠇡切󠇡之物
唯除龜甲及白羊角
是大涅槃微妙經典亦復如是
悉能安止無量眾生於菩提道
唯不能令一闡提輩立菩提因
復次善男子
如馬齒草娑羅翅樹尼迦羅樹
雖斷枝莖續生如故
不如多羅斷已不生
是諸眾生亦復如是
若得聞是大涅槃經
雖犯四禁及五無間󠇡
猶故能生菩提因緣
一闡提輩則不如是
雖得聽受是妙經典
而不能生菩提道因
復次善男子
如佉陀羅樹鎮頭迦樹
斷已不生及諸焦種
一闡提輩亦復如是
雖得聞是大涅槃經
而不能發菩提因緣猶如焦種
復次善男子
譬如大雨終不󠇡住空
是大涅槃微妙經典亦復如是
普雨󠇡法雨於一闡提則不能住
是一闡提周體密緻
猶如金剛不容外物
迦葉菩薩白佛言 世尊
如佛說偈󠇡
不󠇡見善不󠇡作 唯見惡可作
是處󠇡可怖畏 猶如險惡道
世尊
如是所說有何等義
佛言善男子
不󠇡見者謂不󠇡見佛性
善者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不󠇡作者所謂不能親近善友
唯見者見無因果
惡者謂謗方等大乘󠇡經典
可作者謂一闡提說無方等
以是義故一闡提
輩無心趣向清淨善法
何等善法謂涅槃也
趣涅槃者謂能修習賢善之行
而一闡提無賢善行
是故不能趣向涅槃
是處󠇡可畏謂謗正法
誰應怖畏所謂智者 何以故
以謗法者無有善心及方便故
險惡道者謂諸行也
迦葉復言
如佛所說
云何見所作
云何得善法
何處不怖畏
如王夷坦道
是義何謂
佛言善男子 見所作者
發露諸惡從生死
際所作諸惡悉皆發露
至無至處
以是義故是處󠇡無畏
喻如人王所遊正路
其中盜賊悉皆逃走
如是發露一󠇡切󠇡諸惡悉滅無餘
復次不󠇡見所作者
謂一闡提所作眾惡而不󠇡自見
是一闡提憍慢心故
雖多作惡於是事中初無怖畏
以是義故不得涅槃
喻如獼猴捉水中月
善男子
假使一󠇡切󠇡無量眾生
一󠇢時成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
此諸如來亦復不󠇡見彼
一闡提成於菩提
以是義故名不󠇡見所作
又復不󠇡見誰之所作
所謂不󠇡見如來所作
佛為󠇡眾生說有佛性
一闡提輩流轉生死不能知見
以是義故名為不󠇡見如來所作
又一闡提見於如來
畢竟涅槃謂真無常
猶如燈滅膏油俱盡 何以故
是人惡業不虧損故
若有菩薩所作善業迴向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
一闡提輩雖復毀呰破壞不信
然諸菩薩猶故施與
欲共成於無上之道 何以故
諸佛法爾 作惡不即受
如乳即成酪 猶灰覆火上
愚者輕蹈之 一闡提者名為無目
是故不󠇡見阿羅漢道
如阿羅漢不行生死險惡之道
以無目故誹謗方等
不欲修習如阿羅漢勤修慈心
一闡提輩不修方等亦復如是
若人說言我今不󠇡信聲聞經典
信受大乘󠇡讀誦解說
是故我今即是菩薩
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以佛性故眾生身中
即有十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我之所說不異佛說
汝今與我俱破無量
諸惡煩惱如破水瓶
以破結故即得見於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人雖作如是演說
其心實不󠇡信有佛性
為󠇡利養故隨文而說
如是說者名為惡人
如是惡人不󠇡速受果如乳成酪
譬如王使善能談論
巧於方便奉命他國
寧喪身命終不󠇡匿王所說言教
智者亦爾於凡夫中不惜身命
要必宣說大乘󠇡方等如來祕藏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善男子
有一闡提作羅漢像
住於空處󠇡誹謗方等大乘󠇡經典
諸凡夫人見已皆謂
真阿羅漢是大菩薩摩訶薩
是一闡提惡比丘輩住阿蘭若處󠇡
壞阿蘭若法見他得利心生嫉妒
作如是言
所有方等大乘󠇡經典
悉是天魔波旬所說
亦說如來是無常法
毀滅正法破壞眾僧
復作是言波旬所說非善順說
作是宣說邪惡之法
是人作惡不即受報
如乳成酪灰覆火上愚輕蹈之
如是人者謂一闡提
是故當知大乘󠇡方等
微妙經典必定清淨
如摩尼珠投之濁水水即為清
大乘󠇡經典亦復如是
復次善男子
譬如蓮花為日所照無不開敷
一󠇡切󠇡眾生亦復如是
若得見聞大涅槃日
未發心者皆悉發心為菩提因
是故我說大涅槃光
所入毛孔必為妙因
彼一闡提雖有佛性
而為無量罪垢所纏
不能得出如蠶處繭
以是業緣不能生於菩提妙因
流轉生死無有窮已
復次善男子
如優鉢羅花鉢頭摩花
拘牟頭華分陀利華
生於淤泥而終不󠇡為彼泥所污
若有眾生修大涅槃
微妙經典亦復如是
雖有煩惱終不為此煩惱所污
何以故
以知如來性相力故
善男子
譬如有國多清冷風
若觸眾生身諸毛孔
能除一󠇡切󠇡鬱蒸之惱
此大乘󠇡典大涅槃經亦復如是
遍入一󠇡切󠇡眾生毛孔
為作菩提微妙因緣
除一闡提
何以故非法器故
復次善男子
譬如良醫解八種藥滅
一󠇡切󠇡病唯除必死
一󠇡切󠇡契經禪定三昧亦復如是
能治一󠇡切󠇡貪恚愚癡諸煩惱病
能拔煩惱毒刺等箭
而不能治犯四重禁五無間󠇡罪
善男子
復有良醫過八種術
能除眾生所有病苦
唯不能治必死之病
是大涅槃大乘󠇡經典亦復如是
能除眾生一󠇡切󠇡煩惱
安住如來清淨妙因
未發心者令得發心
唯除必死一闡提輩
復次善男子
譬如良醫能以妙藥治諸盲人
令見日月星宿󠇢諸明一󠇡切󠇡色像
唯不能治生盲之人
是大乘󠇡典大涅槃經亦復如是
能為聲聞緣覺之人開發慧眼
令其安住無量無邊大乘󠇡經典
未發心者謂犯四禁五
無間󠇡罪悉能令發菩提之心
唯除生盲一闡提輩
復次善男子
譬如良醫善解八術
為󠇡治眾生一󠇡切󠇡病苦
與種種方吐下諸藥
及以塗身熏藥灌鼻散藥丸藥
若貧愚人不欲服之
良醫愍念即將是
人還󠇡其舍宅強與令服
以藥力故所患得除
女人產時兒衣不出
與之令服服已即出
并令嬰兒安樂無患
是大乘󠇡典大涅槃經亦復如是
所至之處󠇡若至舍宅
能除眾生無量煩惱
犯四重禁五無間󠇡罪
未發心者悉令發心
除一闡提
迦葉菩薩白佛言 世尊
犯四重禁及五無間󠇡名極重惡
譬如斷截多羅樹頭更不復生
是等未發菩提之心
云何能與作菩提因
佛言善男子
是諸眾生若於夢中夢墮地獄
受諸苦惱即生悔心哀哉
我等自招此罪
若我今得脫是罪者
必定當發菩提之心
我今所見最是極惡
從是覺已即知正法有大果報
如彼嬰兒漸漸長󠇡大
常作是念是醫最良善解方藥
我本處胎與我母藥
母以藥故身得安隱
以是因緣我命得全
奇哉我母受大苦惱
滿足十月懷抱我胎
既生之後推乾去濕
除去不淨大小便利
乳餔長養將護我身
以是義故我當報恩
色養侍衛隨順供󠇡養
犯四重禁及無間󠇡罪
臨命終時念是大乘󠇡大涅槃經
雖墮地獄畜󠇡生餓鬼天上人中
如是經典亦為是人作菩提因
除一闡提
復次善男子
譬如良醫及良醫子
所知深奧出過諸醫
善知除毒無上咒術
若惡毒蛇若龍若蝮
以諸咒術咒藥令良
復以此藥用塗革屣
以此革屣觸諸毒虫󠇡毒為󠇡之消
唯除一毒名曰大龍
是大乘󠇡典大涅槃經亦復如是
若有眾生犯四重禁五無間󠇡罪
悉能消滅令住菩提
如藥革屣能消眾毒
未發心者能令發心
安止住於菩提之道
是彼大乘󠇡大涅槃經威神藥故
令諸眾生生於安樂
唯除大龍一闡提輩
復次善男子
譬如有人以雜毒藥用塗大鼓
於大眾中擊之發聲
雖無心欲聞聞之皆死
唯除一󠇢人不橫󠇡死者
是大乘󠇡典大涅槃經亦復如是
在在處󠇡處󠇡諸行眾中有聞聲者
所有貪欲瞋恚愚癡悉皆滅盡
其中雖有無心思念
是大涅槃因緣力故
能滅煩惱而結自滅
犯四重禁及五無間󠇡聞是經已
亦作無上菩提因緣漸斷煩惱
除不橫󠇡死一闡提也
復次善男子
譬如闇夜諸所營作
一󠇡切󠇡皆息若未訖者要待日明
學大乘󠇡者雖修契經一󠇡切󠇡諸定
要待大乘󠇡大涅槃日
聞於如來微密之教󠇡
然後乃當造菩提業安住正法
猶如天雨潤益增長󠇡
一󠇡切󠇡諸種成就果實
悉除飢饉多受豐樂
如來祕藏無量法雨亦復如是
悉能除滅八種熱病
是經出世如彼果實
多所利益安樂一󠇡切󠇡
能令眾生見於佛性
如法花中八千聲聞得
受記莂成大果實
如秋收冬藏更無所作
一闡提輩亦復如是
於諸善法無所營作
復次善男子
譬如良醫聞他人子非人所持
尋以妙藥并遣一使敕語使言
卿持此藥速與彼人
彼人若遇諸惡鬼神
以藥力故悉當遠去
卿若遲晚吾自當往終
不令彼枉橫󠇡死也
若彼病人得見使者及吾威德
諸苦當除得安隱樂
是大乘󠇡典大涅槃經亦復如是
若比丘比丘尼優婆
塞優婆夷及諸外道
有能受持如是經典 讀誦通利
復為他人分別廣說
若自書寫令他書寫
斯等皆為菩提因緣
若犯四禁及五逆罪
若為邪鬼毒惡所持
聞是經典所有諸惡悉皆消滅
如見良醫惡鬼遠去
當知是人是真菩薩摩訶薩也
何以故
暫得聞是大涅槃
故亦以生念如來常故
暫得聞者尚得如是
何況書寫受持讀誦
除一闡提其餘皆是菩薩摩訶薩
復次善男子
譬如聾人不聞音聲
一闡提輩亦復如是
雖復欲聽是妙經典而不得聞
所以者何無因緣故
復次善男子
譬如良醫一󠇡切󠇡醫方無不通達
兼復廣知無量咒術
是醫見王作如是言 大王
今者有必死病
其王答言
卿不󠇡見我腹內之事
云何而言有必死病
醫即答言
若不󠇡見信應服下藥
既下之後王自驗之 王不肯服
爾時良醫以咒術
力令王糞門遍生瘡泡
兼復下虫󠇡血雜出
王見是已生大怖懅
讚彼良醫善哉善哉
卿先所白吾不󠇡用之
今乃知卿於吾此身作大利益
恭敬是醫猶如父母
是大乘󠇡典大涅槃經亦復如是
於諸眾生有欲無欲
悉能令彼煩惱崩落
是諸眾生乃至夢中
夢見是經恭敬供󠇡養
喻如大王恭敬良醫
是大良醫知必死者終不治之
是大乘󠇡典大涅槃經亦復如是
終不能治一闡提輩
復次善男子
譬如良醫善知八種
悉能療治一󠇡切󠇡諸病
唯不能治必死之人
諸佛菩薩亦復如是
悉能救療一󠇡切󠇡有罪
唯不能治必死之人一闡提輩
復次善男子
譬如良醫善知八種微妙經術
復能博達過於八種
以己所知先教󠇡其子
若水若陸山澗藥草悉令識知
如是漸漸教󠇡八事已
次復教󠇡餘最上妙術
如來應正遍知亦復如是
先教󠇡其子諸比丘
等方便除滅一󠇡切󠇡煩惱
修學淨身不堅固想
謂水陸山澗水者
喻身受苦如水上泡
陸者喻身不堅如芭蕉樹
其山澗者喻煩惱中修無我想
以是義故身名無我
如來如是於諸弟子
漸漸教󠇡學九部經法令善通利
然後教󠇡學如來祕藏
為其子故說如來常
如來如是說大乘󠇡典大涅槃經
為諸眾生已發心者
及未發心作菩提因
除一闡提
如是善男子
是大乘󠇡典大涅槃經
無量無數不可思議未曾有也
當知即是無上良醫
最尊最勝眾經中王
復次善男子
譬如大船從海此岸至於彼岸
復從彼岸還󠇡至此岸
如來應正遍知亦復如是
乘大涅槃大乘󠇡寶船
周旋往返濟渡眾生
在在處󠇡處󠇡有應度者
悉令得見如來之身
以是義故如來名曰無上船師
譬如有船則有船師
以有船師則有眾生渡於大海
如來常住化度眾生亦復如是
復次善男子
譬如有人在大海中乘船欲渡
若得順風須臾之間
則能得過無量由延
若不得者雖復久住
經無量歲不離本處
有時船壞沒水而死
眾生如是在於愚癡
生死大海乘諸行船
若得值遇大般󠇡涅槃猛利之風
則能疾到無上道岸
若不值遇當久流轉無量生死
或時破壞墮於地獄畜󠇡生餓鬼
復次善男子
譬如有人不遇風王久住大海
作是思惟我等今者必在此死
如是念時忽遇利風隨順渡海
復作是言快哉是風未曾有也
令我等輩安隱得過大海之難󠇡
眾生如是久處愚癡
生死大海困苦窮悴
未遇如是大涅槃風
則應生念我等必定
墮於地獄畜󠇡生餓鬼
是諸眾生思惟是時
忽遇大乘󠇡大涅槃風
隨順吹向入於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方知真實生奇特想歎言快哉
我從昔來未曾見聞如是
如來微密之藏
爾乃於是大涅槃經生清淨信
復次善男子
如蛇脫皮為死滅耶 不也世尊
善男子
如來亦爾方便示現棄捨毒身
可言如來無常滅耶 不也世尊
如來於此閻浮提中方便捨身
如破毒蛇捨於故皮
是故如來名為常住
復次善男子
譬如金師得好真金
隨意造作種種諸器
如來亦爾於二十五
有悉能示現種種色身
為化眾生拔生死故
是故如來名無邊身
雖復示現種種諸身
亦名常住無有變易
復次善男子
如菴羅樹及閻浮樹一󠇢年三變
有時生花光色敷榮
有時生葉滋茂蓊鬱
有時彫落狀似枯死
善男子
於意云何是樹實為枯滅不耶
不也世尊
善男子
如來亦爾於三界中示三種身
有時初生有時長󠇡大有時涅槃
而如來身實非無常
迦葉菩薩讚言
善哉誠如聖教󠇡
如來常住無有變易
善男子
如來密語甚深難解
譬如大王告諸群臣先陀婆來
先陀婆者一名四實
一者鹽
二者器
三者水
四者馬
如是四法皆同此名
有智之臣善知此名
若王洗時索先陀婆即便奉水
若王食時索先陀婆即便奉鹽
若王食已將欲飲漿
索先陀婆即便奉器
若王欲遊索先陀婆即便奉馬
如是智臣善解大王四種密語
是大乘󠇡經亦復如是有四無常
大乘󠇡智臣應當善知
若佛出世為眾生說如來涅槃
智臣當知此是如來
為計常者說無常相
欲令比丘修無常想
或復說言正法當滅
智臣應知此是如來
為計樂者說於苦相
欲令比丘多修苦想
或復說言我今病苦眾僧破壞
智臣當知此是如來
為計我者說無我相
欲令比丘修無我想
或復說言所謂空者是正解脫
智臣當知此是如來
說正解脫無二十五有
欲令比丘修學空想 以是義故
是正解脫則名為空亦名不󠇡動
謂不󠇡動者是解脫中
無有苦故是故不󠇡動
是正解脫為無有相
謂無相者無有色聲
香味觸等故名無相
是正解脫常不變易
是解脫中無有無常熱惱變易
是故解脫名曰常住不變清涼
或復說言一󠇡切󠇡眾生有如來性
智臣當知此是如來
說於常法欲令比丘修正常法
是諸比丘若能如是隨順學者
當知是人真我弟子善知
如來微密之藏󠇡
如彼大王智慧之臣善知王意
善男子
如是大王亦有如是密語之法
何況如來而當無耶
善男子
是故如來微密之教󠇡難可得知
唯有智者乃能解我甚深佛法
非是世間凡夫品類所能信也
復次善男子
如波羅奢樹迦尼迦樹阿叔迦樹
值天亢旱不生花實
及餘水陸所生之物
皆悉枯悴無有潤澤不能增長󠇡
一󠇡切󠇡諸藥無復勢力
善男子
是大乘󠇡典大涅槃經亦復如是
於我滅後有諸眾生
不能恭敬無有威德 何以故
是諸眾生不知如來微密藏󠇡故
所以者何
以是眾生薄福德故
復次善男子
如來正法將欲滅盡
爾時多有行惡比丘
不知如來微密之藏󠇡
嬾墮懈怠不能讀誦
宣揚分別如來正法
譬如癡賊棄捨真寶擔負草
不解如來微密藏故
於是經中懈怠不勤
哀哉大險當來之世甚可怖畏
苦哉眾生不勤聽
受是大乘󠇡典大涅槃經
唯諸菩薩摩訶薩
等能於是經取真實義
不著󠇣文字隨順不󠇡逆為󠇡眾生說
復次善男子
如牧牛女為󠇡欲賣乳
貪多利故加二分水
轉賣與餘牧牛女人
彼女得已復加二分
轉復賣與近城女人
女人得已復加二分
轉復賣與城中女人
彼女得已復加二分詣市賣之
時有一󠇢人為子納婦
當須好乳以瞻賓客
至市欲買是賣乳者多索價數
是人答言汝乳多水不直爾許
正值我今瞻待賓客是故當取
取已還󠇡家煮用作糜都無乳味
雖復無味於苦味中千倍為勝
何以故
乳之為味諸味中最
善男子
我涅槃後正法未滅餘八十年
爾時是經於閻浮提當廣流布
是時當有諸惡比丘
抄略是經分作多分
能滅正法色香美味
是諸惡人雖復誦讀如是經典
滅除如來深密要義
安置世間莊嚴文飾無義之語
抄前著󠇣後抄後著󠇣前
前後著󠇣中中著󠇣前後
當知如是諸惡比丘是魔伴侶
受畜一󠇡切󠇡不󠇡淨之物
而言如來悉聽󠇡我畜
如牧牛女多加水乳
諸惡比丘亦復如是
雜以世語錯定是經
令多眾生不得正說正寫
正取尊重讚歎供󠇡養恭敬
是惡比丘為利養故
不能廣宣流布是經
所可分流少不足言
如彼牧牛貧窮女人展轉賣乳
乃至成糜而無乳味
是大乘󠇡典大涅槃經亦復如是
展轉薄淡無有氣味
雖無氣味猶勝餘經足一󠇢千倍
如彼乳味於諸苦味為千倍勝
何以故
是大乘󠇡典大涅槃經
於聲聞經最為上首
喻如牛乳味中最勝
以是義故名大涅槃
復次善男子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無有不求男子身者 何以故
一󠇡切󠇡女人皆是眾 惡之所住處󠇡
復次善男子
如蚊子尿不能令此大地潤洽
其女人者婬欲難滿亦復如是
譬如大地一󠇡切󠇡作丸如葶藶子
如是等男與一女人
共為欲事猶不能足
假使男子數如恒沙
與一女人共為欲事猶不能足
善男子
譬如大海一󠇡切󠇡天雨
百川眾流皆悉投注
而彼大海未曾滿足
女人之法亦復如是
假使一󠇡切󠇡悉為男者與一女人
共為󠇡欲事而亦不足
復次善男子
如阿叔迦樹波吒羅樹迦尼迦樹
春花開敷
有蜂唼取色香細味不知厭足
女人欲男亦復如是不知厭足
善男子
以是義故
諸善男子善女人等聽是
大乘󠇡大涅槃經
常應呵責女人之相󠇡求於男子
何以故
是大經典有丈夫相
所謂佛性
若人不知是佛性者則無男相
所以者何
不能自知有佛性故
若有不能知佛性者
我說是等名為女人
若能自知有佛性者
我說是人為丈夫相
若有女人能知自身定有佛性
當知是等即為男子
善男子
是大乘󠇡典大涅槃經
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之聚
何以故
以說如來祕密藏故
是故善男子善女人
若欲速知如來密藏
應當方便勤修此經
迦葉菩薩白佛言 世尊
如是如是 如佛所說
我今已有丈夫之相
得入如來微密藏故
如來今日始覺悟我
因是即得決定通達
佛言 善哉善哉 善男子
汝今隨順世間之法而作是說
迦葉復言
我不隨順世間法也
佛讚迦葉 善哉善哉
汝今所知無上法
味甚深難知而能得知
如蜂採味 汝亦如是
復次善男子
如蚊子澤不能令此大地沾洽
當來之世是經流布亦復如是
如彼蚊澤 正法欲滅
是經先當沒󠇡於此地
當知即是正法衰相
復次善男子
譬如過夏初月名秋秋雨連注
此大乘󠇡典大涅槃經亦復如是
為於南方諸菩薩故
當廣流布降注法雨彌滿其處
正法欲滅當至罽賓
具足無缺潛沒󠇡地中
或有信者或不信者
如是大乘󠇡方等經典
甘露法味悉沒󠇡於地
是經沒已一󠇡切󠇡諸餘
大乘󠇡經典皆悉滅沒󠇡
若得是經具足無缺人中象王
諸菩薩等當知如來
無上正法將滅不久
大般󠇡涅槃經卷第九
如來性品第四之六
#吸引力法則
#吸引力法則練習
#吸引力法則向宇宙下訂單
#吸引力法則 愛情
#吸引力法則音樂 愛情,
#吸引力法則 #財富
#吸引力法則音樂 金錢
#吸引力法則感恩
#吸引力法則 例子
#信望愛
#直金
#直金工作室
#diking,心想事成
#心想事成有着数
#心想事成肯定句
#心想事成的音乐
#心想事成法则
#心想事成 占卜
#吸引力法則 冥想
...more
View all episodes
By 嘎嘎烏拉拉
《大般涅槃經》經卷第九 如來性品第四之六 直金工作室

di_king246
《大般󠇡涅槃經》(般的音同波ㄅㄛ)
大般󠇡涅槃經卷第九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如來性品第四之六
復次善男子
譬如有人見月不󠇡現
皆言月沒󠇡而作沒想
而此月性實無沒󠇡也
轉現他方彼處󠇡眾生復謂月出
而此月性實無出也 何以故
以須彌山障故不󠇡現
其月常生性無出沒󠇡
如來應正遍知亦復如是
出於三千大千世界
或閻浮提示有父母
眾生皆謂如來生於閻浮提內
或閻浮提示現涅槃
而如來性實無涅槃
而諸眾生皆謂如來
實般󠇡涅槃喻如月沒󠇡
善男子
如來之性實無生滅
為󠇡化眾生故示生滅
善男子
如此滿月餘方見半
此方半月餘方見滿
閻浮提人若見月初
皆謂一󠇡日起初月想
見月盛󠇡滿謂十五日生盛󠇡滿想
而此月性實無虧盈
因須彌山而有增減
善男子
如來亦爾於閻浮提
或現初生或現涅槃
現始生時猶如初月
一󠇡切󠇡皆謂童子初生
行於七步如二日月
或復示現入於書堂如三日月
示現出家如八日月
放大智慧微妙光明
能破無量眾生魔眾
如十五日盛󠇡滿之月
或復示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以自莊嚴而現涅槃喻如月蝕
如是眾生所見不同
或見半月或見滿月或見月蝕
而此月性實無增減
蝕噉之者常是滿月
如來之身亦復如是
是故名為常住不󠇡變
復次善男子
喻如滿月一󠇡切󠇡悉現
在在處󠇡處󠇡城邑聚落山澤水中
若井若池若盆若鍑一󠇡切󠇡皆現
有諸眾生行百由
旬百千由旬見月常隨
凡夫愚人妄生憶想言
我本於城邑屋宅見
如是月今復於此空澤而見
為是本月為異於本
各作是念月形大小或如鍑口
或復有言大如車輪
或言猶如四十九由旬
一󠇡切󠇡皆見月之光明
或見團圓喻如金盤
是月性一種種眾生各見異相
善男子
如來亦爾出現於世
或有人天而作是念
如來今者在我前住
復有眾生亦生是念
如來今者在我前住
或有聾啞亦見如來有聾啞相
眾生雜類言音各異
皆謂如來悉同己語
亦各生念在我舍宅受我供󠇡養
或有眾生見如來身廣大無量
有見微小或有見佛是聲聞像
或復有見為緣覺像
有諸外道復各念言
如來今者在我法中出家學道
或有眾生復作是念
如來今者獨為󠇡我故出現於世
如來實性喻如彼月
即是法身是無生身
方便之身隨順於世
示現無量本業因緣
在在處󠇡處󠇡示現有生猶如彼月
以是義故如來常住無有變易
復次善男子
如羅睺羅阿修羅王以手遮月
世間諸人咸謂月蝕
阿修羅王實不能蝕
以阿修羅障其明故
是月團圓無有虧損
但以手障故使不現
若攝手時世間咸謂
月已還生皆言是月多受苦惱
假使百千阿修羅王不能惱之
如來亦爾
示有眾生於如來所生
粗惡心出佛身血
起五逆罪至一闡提
為未來世諸眾生故如是示現
壞僧斷法而作留難
假使百千無量諸魔
不能侵出如來身血
所以者何
如來之身無有肉血筋脈骨髓
如來真實實無惱壞
眾生皆謂法僧毀壞如來滅盡
而如來性真實無變無有
破壞隨順世間如是示現
復次善男子
如二人鬥
若以刀杖傷身出血
雖至於死不起殺想
如是業相輕而不󠇡重
於如來所本無殺心
雖出身血是業亦爾輕而不󠇡重
如來如是於未來世
為󠇡化眾生示現業報
復次善男子
猶如良醫勤教󠇡其子醫方根本
此是根藥此是莖藥
此是色藥種種相貌汝當善知
其子敬奉父之所敕
精勤習學善解諸藥
是醫後時壽盡命終
其子號󠇡咷而作是言
父本教󠇡我根藥如是莖藥
如是花藥如是色相如是
如來亦爾為󠇡化眾生示現制戒
應當如是受持莫犯
作五逆罪誹謗正法及一闡提
為未來世起是事者是故示現
欲令比丘於佛滅後作如是知
此是契經甚深之義
此是戒律輕重之相
此是阿毘曇分別法句
如彼醫子
復次善男子
如人知月六月一蝕
而上諸天須臾之間已見月蝕
何以故
彼天日長人間短故
善男子
如來亦爾天人咸謂如來壽短
如彼天人須臾之間頻見月蝕
如來又於須臾之間
示現百千萬億涅槃
斷煩惱魔陰魔死魔
是故百千萬億天魔
悉知如來入般󠇡涅槃
又復示現無量百千先業因緣
隨順世間種種性故
示現如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
是故如來常住無變
復次善男子
譬如明月眾生樂見
是故稱月號為樂見
眾生若有貪恚愚癡
則不得稱為樂見也
如來如是其性純善清淨無垢
是最可稱為樂見也
樂法眾生視之無厭
惡心之人不喜瞻睹
以是義故故言如來喻如明月
復次善男子
譬如日出有三時異 謂春夏冬
冬日則短春日處中夏日極長
如來亦爾於此
三千大千世界為短壽者
及諸聲聞示現壽短
斯等見已咸謂如來
壽命短促喻如冬日
為諸菩薩示現中
壽若至一劫若減一劫喻如春日
唯佛睹佛其壽無量喻如夏日
善男子
如來所說方等大乘󠇡
微密之教示現世間
雨󠇡大法雨於未來世
若有人能護持是
典開示分別利益眾生
當知是輩真是菩薩
喻如盛夏天降甘雨
若有聲聞緣覺之人
聞佛如來微密之教󠇡
喻如冬日多遇冷患
菩薩之人若聞如是
微密教誨如來常住性無變易
喻如春日萌牙開敷
而如來性實無長短
為󠇡世間故示現如是
即是諸佛真實法性
復次善男子
譬如眾星晝則不󠇡現
而人皆謂晝星滅沒󠇡其實不󠇡沒󠇡
所以不󠇡現日光映故
如來亦爾聲聞緣覺不能得見
喻如世人不󠇡見晝星
復次善男子
譬如陰闇日月不󠇡現
愚夫謂言日月失沒󠇡
而是日月實不失沒󠇡
如來正法滅盡之時三寶現沒󠇡
亦復如是非為永滅
是故當知如來常住無有變易
何以故
三寶真性不為諸垢之所染故
復次善男子
譬如黑月彗星夜現
其明炎熾暫出還沒󠇡
眾生見已生不祥想
諸辟支佛亦復如是出無佛世
眾生見已皆謂如來
真實滅度生憂悲想
而如來身實不󠇡滅度
如彼日月無有滅沒󠇡
復次善男子
譬如日出眾霧悉除
此大涅槃微妙經典
亦復如是出興於世
若有眾生一經耳者
悉能滅除一󠇡切󠇡諸惡無間󠇡罪業
是大涅槃甚深境界不可思議
善說如來微密之性
以是義故諸善男子善女人等
應於如來生常住心
無有變易正法不󠇡斷僧寶不󠇡滅
是故應當多修方便勤學是典
是人不久當得成於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故此經名為無量功德所成
亦名菩提不可窮盡
以不󠇡盡故故得稱為大般󠇡涅槃
有善光故猶如夏日
身無邊故名大涅槃
復次善男子
如日月光諸明中最
一󠇡切󠇡諸明所不能及
大涅槃光亦復如是
於諸契經三昧光明最為殊勝
諸經三昧所有光明所不能及
何以故
大涅槃光能入眾生諸毛孔故
眾生雖無菩提之心
而能為作菩提因緣
是故復名大般󠇡涅槃
迦葉菩薩白佛言 世尊
如佛所說大涅槃
光入於一󠇡切󠇡眾生毛孔
眾生雖無菩提之心
而能為作菩提因者
是義不然 何以故
世尊
犯四重禁作五逆人及一闡提
光明入身作菩提因者
如是等輩與淨持戒修
習諸善有何差別
若無差別如來何故說四依義
世尊 又如佛言
若有眾生聞大涅槃一經於耳
則得斷除諸煩惱者
如來云何先說有人於
恒河沙等佛所發心
聞大涅槃不解其義
若不解義云何能斷一󠇡切󠇡煩惱
佛言善男子
除一闡提 其餘眾生聞是經已
悉皆能作菩提因緣
法聲光明入毛孔者
必定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
若有人能供󠇡養恭敬無量諸佛
方乃得聞大涅槃經
薄福之人則不得聞 所以者何
大德之人乃能得聞
如是大事廝下小人則不得聞
何等為大
所謂諸佛甚深祕藏謂佛性是
以是義故名為大事
迦葉菩薩白佛言 世尊
云何未發菩提心者得菩提因
佛告迦葉
若有聞是大涅槃經
言我不󠇡用發菩提心誹謗正法
是人即於夢中見羅剎像心中怖懅
羅剎語言咄善男子
汝今若不發菩提心當斷汝命
是人惶怖覺已即發菩提之心
是人命終若在三惡及在人天
續復憶念菩提之心
當知是人是大菩薩摩訶薩也
以是義故
是大涅槃威神力故
能令未發菩提心者作菩提因
善男子
是名菩薩發心因緣非無因緣
以是義故
大乘󠇡妙典真佛所說
復次善男子
如虛空中興大雲雨注於大地
枯木石山高原堆阜水所不󠇡住
流注下田陂池悉滿
利益無量一󠇡切󠇡眾生
是大涅槃微妙經典亦復如是
雨󠇡大法雨普潤眾生
唯一闡提發菩提心無有是處󠇡
復次善男子
譬如焦種雖遇甘雨
百千萬劫終不生芽
芽若生者亦無是處󠇡
一闡提輩亦復如是
雖聞如是大般󠇡涅槃微妙經典
終不能發菩提心牙
若能發者無有是處󠇡 何以故
是人斷滅一󠇡切󠇡善根
如彼焦種不能復生菩提根牙
復次善男子
譬如明珠置濁水中
以珠威德水即為清
投之淤泥不能令清
是大涅槃微妙經典亦復如是
置餘眾生五無間󠇡罪
四重禁法濁水之中
猶可澄清發菩提心
投一闡提淤泥之中
百千萬歲不能令清起菩提心
何以故
是一闡提滅諸善根非其器故
假使是人百千萬歲
聽受如是大涅槃經
終不能發菩提之心 所以者何
無善心故
復次善男子
譬如藥樹名曰藥王
於諸藥中最為殊勝
若和酪漿若蜜若蘇
若水若乳若末若丸
若以塗瘡薰身塗目若見若嗅
能滅眾生一󠇡切󠇡諸病
如是藥樹不󠇡作是念
一󠇡切󠇡眾生若取我根不應取葉
若取葉者不應取根
若取身者不應取皮
若取皮者不應取身
是樹雖復不生是念
而能除滅一󠇡切󠇡病苦
善男子
是大涅槃微妙經典亦復如是
能除一󠇡切󠇡眾生惡業
四波羅夷五無間󠇡罪
若內若外所有諸惡
諸有未發菩提心者
因是則得發菩提心 何以故
是妙經典諸經中王
如彼藥樹諸藥中王
若有修習是大涅槃及不修者
若聞有是經典名字󠇡
聞已敬信所有
一󠇡切󠇡煩惱重病皆悉除滅
唯不能令一闡提輩安止住於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彼妙藥雖能療愈種種重病
而不能治必死之人
復次善男子
如人手瘡捉持毒藥毒則隨入
若無瘡者毒則不入
一闡提輩亦復如是
無菩提因如無瘡者毒不得入
所謂瘡者即是無上菩提因緣
毒者即是第一妙藥
完無瘡者謂一闡提
復次善男子
譬如金剛無能壞者
而能破壞一󠇡切󠇡之物
唯除龜甲及白羊角
是大涅槃微妙經典亦復如是
悉能安止無量眾生於菩提道
唯不能令一闡提輩立菩提因
復次善男子
如馬齒草娑羅翅樹尼迦羅樹
雖斷枝莖續生如故
不如多羅斷已不生
是諸眾生亦復如是
若得聞是大涅槃經
雖犯四禁及五無間󠇡
猶故能生菩提因緣
一闡提輩則不如是
雖得聽受是妙經典
而不能生菩提道因
復次善男子
如佉陀羅樹鎮頭迦樹
斷已不生及諸焦種
一闡提輩亦復如是
雖得聞是大涅槃經
而不能發菩提因緣猶如焦種
復次善男子
譬如大雨終不󠇡住空
是大涅槃微妙經典亦復如是
普雨󠇡法雨於一闡提則不能住
是一闡提周體密緻
猶如金剛不容外物
迦葉菩薩白佛言 世尊
如佛說偈󠇡
不󠇡見善不󠇡作 唯見惡可作
是處󠇡可怖畏 猶如險惡道
世尊
如是所說有何等義
佛言善男子
不󠇡見者謂不󠇡見佛性
善者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不󠇡作者所謂不能親近善友
唯見者見無因果
惡者謂謗方等大乘󠇡經典
可作者謂一闡提說無方等
以是義故一闡提
輩無心趣向清淨善法
何等善法謂涅槃也
趣涅槃者謂能修習賢善之行
而一闡提無賢善行
是故不能趣向涅槃
是處󠇡可畏謂謗正法
誰應怖畏所謂智者 何以故
以謗法者無有善心及方便故
險惡道者謂諸行也
迦葉復言
如佛所說
云何見所作
云何得善法
何處不怖畏
如王夷坦道
是義何謂
佛言善男子 見所作者
發露諸惡從生死
際所作諸惡悉皆發露
至無至處
以是義故是處󠇡無畏
喻如人王所遊正路
其中盜賊悉皆逃走
如是發露一󠇡切󠇡諸惡悉滅無餘
復次不󠇡見所作者
謂一闡提所作眾惡而不󠇡自見
是一闡提憍慢心故
雖多作惡於是事中初無怖畏
以是義故不得涅槃
喻如獼猴捉水中月
善男子
假使一󠇡切󠇡無量眾生
一󠇢時成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
此諸如來亦復不󠇡見彼
一闡提成於菩提
以是義故名不󠇡見所作
又復不󠇡見誰之所作
所謂不󠇡見如來所作
佛為󠇡眾生說有佛性
一闡提輩流轉生死不能知見
以是義故名為不󠇡見如來所作
又一闡提見於如來
畢竟涅槃謂真無常
猶如燈滅膏油俱盡 何以故
是人惡業不虧損故
若有菩薩所作善業迴向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
一闡提輩雖復毀呰破壞不信
然諸菩薩猶故施與
欲共成於無上之道 何以故
諸佛法爾 作惡不即受
如乳即成酪 猶灰覆火上
愚者輕蹈之 一闡提者名為無目
是故不󠇡見阿羅漢道
如阿羅漢不行生死險惡之道
以無目故誹謗方等
不欲修習如阿羅漢勤修慈心
一闡提輩不修方等亦復如是
若人說言我今不󠇡信聲聞經典
信受大乘󠇡讀誦解說
是故我今即是菩薩
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以佛性故眾生身中
即有十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我之所說不異佛說
汝今與我俱破無量
諸惡煩惱如破水瓶
以破結故即得見於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人雖作如是演說
其心實不󠇡信有佛性
為󠇡利養故隨文而說
如是說者名為惡人
如是惡人不󠇡速受果如乳成酪
譬如王使善能談論
巧於方便奉命他國
寧喪身命終不󠇡匿王所說言教
智者亦爾於凡夫中不惜身命
要必宣說大乘󠇡方等如來祕藏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善男子
有一闡提作羅漢像
住於空處󠇡誹謗方等大乘󠇡經典
諸凡夫人見已皆謂
真阿羅漢是大菩薩摩訶薩
是一闡提惡比丘輩住阿蘭若處󠇡
壞阿蘭若法見他得利心生嫉妒
作如是言
所有方等大乘󠇡經典
悉是天魔波旬所說
亦說如來是無常法
毀滅正法破壞眾僧
復作是言波旬所說非善順說
作是宣說邪惡之法
是人作惡不即受報
如乳成酪灰覆火上愚輕蹈之
如是人者謂一闡提
是故當知大乘󠇡方等
微妙經典必定清淨
如摩尼珠投之濁水水即為清
大乘󠇡經典亦復如是
復次善男子
譬如蓮花為日所照無不開敷
一󠇡切󠇡眾生亦復如是
若得見聞大涅槃日
未發心者皆悉發心為菩提因
是故我說大涅槃光
所入毛孔必為妙因
彼一闡提雖有佛性
而為無量罪垢所纏
不能得出如蠶處繭
以是業緣不能生於菩提妙因
流轉生死無有窮已
復次善男子
如優鉢羅花鉢頭摩花
拘牟頭華分陀利華
生於淤泥而終不󠇡為彼泥所污
若有眾生修大涅槃
微妙經典亦復如是
雖有煩惱終不為此煩惱所污
何以故
以知如來性相力故
善男子
譬如有國多清冷風
若觸眾生身諸毛孔
能除一󠇡切󠇡鬱蒸之惱
此大乘󠇡典大涅槃經亦復如是
遍入一󠇡切󠇡眾生毛孔
為作菩提微妙因緣
除一闡提
何以故非法器故
復次善男子
譬如良醫解八種藥滅
一󠇡切󠇡病唯除必死
一󠇡切󠇡契經禪定三昧亦復如是
能治一󠇡切󠇡貪恚愚癡諸煩惱病
能拔煩惱毒刺等箭
而不能治犯四重禁五無間󠇡罪
善男子
復有良醫過八種術
能除眾生所有病苦
唯不能治必死之病
是大涅槃大乘󠇡經典亦復如是
能除眾生一󠇡切󠇡煩惱
安住如來清淨妙因
未發心者令得發心
唯除必死一闡提輩
復次善男子
譬如良醫能以妙藥治諸盲人
令見日月星宿󠇢諸明一󠇡切󠇡色像
唯不能治生盲之人
是大乘󠇡典大涅槃經亦復如是
能為聲聞緣覺之人開發慧眼
令其安住無量無邊大乘󠇡經典
未發心者謂犯四禁五
無間󠇡罪悉能令發菩提之心
唯除生盲一闡提輩
復次善男子
譬如良醫善解八術
為󠇡治眾生一󠇡切󠇡病苦
與種種方吐下諸藥
及以塗身熏藥灌鼻散藥丸藥
若貧愚人不欲服之
良醫愍念即將是
人還󠇡其舍宅強與令服
以藥力故所患得除
女人產時兒衣不出
與之令服服已即出
并令嬰兒安樂無患
是大乘󠇡典大涅槃經亦復如是
所至之處󠇡若至舍宅
能除眾生無量煩惱
犯四重禁五無間󠇡罪
未發心者悉令發心
除一闡提
迦葉菩薩白佛言 世尊
犯四重禁及五無間󠇡名極重惡
譬如斷截多羅樹頭更不復生
是等未發菩提之心
云何能與作菩提因
佛言善男子
是諸眾生若於夢中夢墮地獄
受諸苦惱即生悔心哀哉
我等自招此罪
若我今得脫是罪者
必定當發菩提之心
我今所見最是極惡
從是覺已即知正法有大果報
如彼嬰兒漸漸長󠇡大
常作是念是醫最良善解方藥
我本處胎與我母藥
母以藥故身得安隱
以是因緣我命得全
奇哉我母受大苦惱
滿足十月懷抱我胎
既生之後推乾去濕
除去不淨大小便利
乳餔長養將護我身
以是義故我當報恩
色養侍衛隨順供󠇡養
犯四重禁及無間󠇡罪
臨命終時念是大乘󠇡大涅槃經
雖墮地獄畜󠇡生餓鬼天上人中
如是經典亦為是人作菩提因
除一闡提
復次善男子
譬如良醫及良醫子
所知深奧出過諸醫
善知除毒無上咒術
若惡毒蛇若龍若蝮
以諸咒術咒藥令良
復以此藥用塗革屣
以此革屣觸諸毒虫󠇡毒為󠇡之消
唯除一毒名曰大龍
是大乘󠇡典大涅槃經亦復如是
若有眾生犯四重禁五無間󠇡罪
悉能消滅令住菩提
如藥革屣能消眾毒
未發心者能令發心
安止住於菩提之道
是彼大乘󠇡大涅槃經威神藥故
令諸眾生生於安樂
唯除大龍一闡提輩
復次善男子
譬如有人以雜毒藥用塗大鼓
於大眾中擊之發聲
雖無心欲聞聞之皆死
唯除一󠇢人不橫󠇡死者
是大乘󠇡典大涅槃經亦復如是
在在處󠇡處󠇡諸行眾中有聞聲者
所有貪欲瞋恚愚癡悉皆滅盡
其中雖有無心思念
是大涅槃因緣力故
能滅煩惱而結自滅
犯四重禁及五無間󠇡聞是經已
亦作無上菩提因緣漸斷煩惱
除不橫󠇡死一闡提也
復次善男子
譬如闇夜諸所營作
一󠇡切󠇡皆息若未訖者要待日明
學大乘󠇡者雖修契經一󠇡切󠇡諸定
要待大乘󠇡大涅槃日
聞於如來微密之教󠇡
然後乃當造菩提業安住正法
猶如天雨潤益增長󠇡
一󠇡切󠇡諸種成就果實
悉除飢饉多受豐樂
如來祕藏無量法雨亦復如是
悉能除滅八種熱病
是經出世如彼果實
多所利益安樂一󠇡切󠇡
能令眾生見於佛性
如法花中八千聲聞得
受記莂成大果實
如秋收冬藏更無所作
一闡提輩亦復如是
於諸善法無所營作
復次善男子
譬如良醫聞他人子非人所持
尋以妙藥并遣一使敕語使言
卿持此藥速與彼人
彼人若遇諸惡鬼神
以藥力故悉當遠去
卿若遲晚吾自當往終
不令彼枉橫󠇡死也
若彼病人得見使者及吾威德
諸苦當除得安隱樂
是大乘󠇡典大涅槃經亦復如是
若比丘比丘尼優婆
塞優婆夷及諸外道
有能受持如是經典 讀誦通利
復為他人分別廣說
若自書寫令他書寫
斯等皆為菩提因緣
若犯四禁及五逆罪
若為邪鬼毒惡所持
聞是經典所有諸惡悉皆消滅
如見良醫惡鬼遠去
當知是人是真菩薩摩訶薩也
何以故
暫得聞是大涅槃
故亦以生念如來常故
暫得聞者尚得如是
何況書寫受持讀誦
除一闡提其餘皆是菩薩摩訶薩
復次善男子
譬如聾人不聞音聲
一闡提輩亦復如是
雖復欲聽是妙經典而不得聞
所以者何無因緣故
復次善男子
譬如良醫一󠇡切󠇡醫方無不通達
兼復廣知無量咒術
是醫見王作如是言 大王
今者有必死病
其王答言
卿不󠇡見我腹內之事
云何而言有必死病
醫即答言
若不󠇡見信應服下藥
既下之後王自驗之 王不肯服
爾時良醫以咒術
力令王糞門遍生瘡泡
兼復下虫󠇡血雜出
王見是已生大怖懅
讚彼良醫善哉善哉
卿先所白吾不󠇡用之
今乃知卿於吾此身作大利益
恭敬是醫猶如父母
是大乘󠇡典大涅槃經亦復如是
於諸眾生有欲無欲
悉能令彼煩惱崩落
是諸眾生乃至夢中
夢見是經恭敬供󠇡養
喻如大王恭敬良醫
是大良醫知必死者終不治之
是大乘󠇡典大涅槃經亦復如是
終不能治一闡提輩
復次善男子
譬如良醫善知八種
悉能療治一󠇡切󠇡諸病
唯不能治必死之人
諸佛菩薩亦復如是
悉能救療一󠇡切󠇡有罪
唯不能治必死之人一闡提輩
復次善男子
譬如良醫善知八種微妙經術
復能博達過於八種
以己所知先教󠇡其子
若水若陸山澗藥草悉令識知
如是漸漸教󠇡八事已
次復教󠇡餘最上妙術
如來應正遍知亦復如是
先教󠇡其子諸比丘
等方便除滅一󠇡切󠇡煩惱
修學淨身不堅固想
謂水陸山澗水者
喻身受苦如水上泡
陸者喻身不堅如芭蕉樹
其山澗者喻煩惱中修無我想
以是義故身名無我
如來如是於諸弟子
漸漸教󠇡學九部經法令善通利
然後教󠇡學如來祕藏
為其子故說如來常
如來如是說大乘󠇡典大涅槃經
為諸眾生已發心者
及未發心作菩提因
除一闡提
如是善男子
是大乘󠇡典大涅槃經
無量無數不可思議未曾有也
當知即是無上良醫
最尊最勝眾經中王
復次善男子
譬如大船從海此岸至於彼岸
復從彼岸還󠇡至此岸
如來應正遍知亦復如是
乘大涅槃大乘󠇡寶船
周旋往返濟渡眾生
在在處󠇡處󠇡有應度者
悉令得見如來之身
以是義故如來名曰無上船師
譬如有船則有船師
以有船師則有眾生渡於大海
如來常住化度眾生亦復如是
復次善男子
譬如有人在大海中乘船欲渡
若得順風須臾之間
則能得過無量由延
若不得者雖復久住
經無量歲不離本處
有時船壞沒水而死
眾生如是在於愚癡
生死大海乘諸行船
若得值遇大般󠇡涅槃猛利之風
則能疾到無上道岸
若不值遇當久流轉無量生死
或時破壞墮於地獄畜󠇡生餓鬼
復次善男子
譬如有人不遇風王久住大海
作是思惟我等今者必在此死
如是念時忽遇利風隨順渡海
復作是言快哉是風未曾有也
令我等輩安隱得過大海之難󠇡
眾生如是久處愚癡
生死大海困苦窮悴
未遇如是大涅槃風
則應生念我等必定
墮於地獄畜󠇡生餓鬼
是諸眾生思惟是時
忽遇大乘󠇡大涅槃風
隨順吹向入於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方知真實生奇特想歎言快哉
我從昔來未曾見聞如是
如來微密之藏
爾乃於是大涅槃經生清淨信
復次善男子
如蛇脫皮為死滅耶 不也世尊
善男子
如來亦爾方便示現棄捨毒身
可言如來無常滅耶 不也世尊
如來於此閻浮提中方便捨身
如破毒蛇捨於故皮
是故如來名為常住
復次善男子
譬如金師得好真金
隨意造作種種諸器
如來亦爾於二十五
有悉能示現種種色身
為化眾生拔生死故
是故如來名無邊身
雖復示現種種諸身
亦名常住無有變易
復次善男子
如菴羅樹及閻浮樹一󠇢年三變
有時生花光色敷榮
有時生葉滋茂蓊鬱
有時彫落狀似枯死
善男子
於意云何是樹實為枯滅不耶
不也世尊
善男子
如來亦爾於三界中示三種身
有時初生有時長󠇡大有時涅槃
而如來身實非無常
迦葉菩薩讚言
善哉誠如聖教󠇡
如來常住無有變易
善男子
如來密語甚深難解
譬如大王告諸群臣先陀婆來
先陀婆者一名四實
一者鹽
二者器
三者水
四者馬
如是四法皆同此名
有智之臣善知此名
若王洗時索先陀婆即便奉水
若王食時索先陀婆即便奉鹽
若王食已將欲飲漿
索先陀婆即便奉器
若王欲遊索先陀婆即便奉馬
如是智臣善解大王四種密語
是大乘󠇡經亦復如是有四無常
大乘󠇡智臣應當善知
若佛出世為眾生說如來涅槃
智臣當知此是如來
為計常者說無常相
欲令比丘修無常想
或復說言正法當滅
智臣應知此是如來
為計樂者說於苦相
欲令比丘多修苦想
或復說言我今病苦眾僧破壞
智臣當知此是如來
為計我者說無我相
欲令比丘修無我想
或復說言所謂空者是正解脫
智臣當知此是如來
說正解脫無二十五有
欲令比丘修學空想 以是義故
是正解脫則名為空亦名不󠇡動
謂不󠇡動者是解脫中
無有苦故是故不󠇡動
是正解脫為無有相
謂無相者無有色聲
香味觸等故名無相
是正解脫常不變易
是解脫中無有無常熱惱變易
是故解脫名曰常住不變清涼
或復說言一󠇡切󠇡眾生有如來性
智臣當知此是如來
說於常法欲令比丘修正常法
是諸比丘若能如是隨順學者
當知是人真我弟子善知
如來微密之藏󠇡
如彼大王智慧之臣善知王意
善男子
如是大王亦有如是密語之法
何況如來而當無耶
善男子
是故如來微密之教󠇡難可得知
唯有智者乃能解我甚深佛法
非是世間凡夫品類所能信也
復次善男子
如波羅奢樹迦尼迦樹阿叔迦樹
值天亢旱不生花實
及餘水陸所生之物
皆悉枯悴無有潤澤不能增長󠇡
一󠇡切󠇡諸藥無復勢力
善男子
是大乘󠇡典大涅槃經亦復如是
於我滅後有諸眾生
不能恭敬無有威德 何以故
是諸眾生不知如來微密藏󠇡故
所以者何
以是眾生薄福德故
復次善男子
如來正法將欲滅盡
爾時多有行惡比丘
不知如來微密之藏󠇡
嬾墮懈怠不能讀誦
宣揚分別如來正法
譬如癡賊棄捨真寶擔負草
不解如來微密藏故
於是經中懈怠不勤
哀哉大險當來之世甚可怖畏
苦哉眾生不勤聽
受是大乘󠇡典大涅槃經
唯諸菩薩摩訶薩
等能於是經取真實義
不著󠇣文字隨順不󠇡逆為󠇡眾生說
復次善男子
如牧牛女為󠇡欲賣乳
貪多利故加二分水
轉賣與餘牧牛女人
彼女得已復加二分
轉復賣與近城女人
女人得已復加二分
轉復賣與城中女人
彼女得已復加二分詣市賣之
時有一󠇢人為子納婦
當須好乳以瞻賓客
至市欲買是賣乳者多索價數
是人答言汝乳多水不直爾許
正值我今瞻待賓客是故當取
取已還󠇡家煮用作糜都無乳味
雖復無味於苦味中千倍為勝
何以故
乳之為味諸味中最
善男子
我涅槃後正法未滅餘八十年
爾時是經於閻浮提當廣流布
是時當有諸惡比丘
抄略是經分作多分
能滅正法色香美味
是諸惡人雖復誦讀如是經典
滅除如來深密要義
安置世間莊嚴文飾無義之語
抄前著󠇣後抄後著󠇣前
前後著󠇣中中著󠇣前後
當知如是諸惡比丘是魔伴侶
受畜一󠇡切󠇡不󠇡淨之物
而言如來悉聽󠇡我畜
如牧牛女多加水乳
諸惡比丘亦復如是
雜以世語錯定是經
令多眾生不得正說正寫
正取尊重讚歎供󠇡養恭敬
是惡比丘為利養故
不能廣宣流布是經
所可分流少不足言
如彼牧牛貧窮女人展轉賣乳
乃至成糜而無乳味
是大乘󠇡典大涅槃經亦復如是
展轉薄淡無有氣味
雖無氣味猶勝餘經足一󠇢千倍
如彼乳味於諸苦味為千倍勝
何以故
是大乘󠇡典大涅槃經
於聲聞經最為上首
喻如牛乳味中最勝
以是義故名大涅槃
復次善男子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無有不求男子身者 何以故
一󠇡切󠇡女人皆是眾 惡之所住處󠇡
復次善男子
如蚊子尿不能令此大地潤洽
其女人者婬欲難滿亦復如是
譬如大地一󠇡切󠇡作丸如葶藶子
如是等男與一女人
共為欲事猶不能足
假使男子數如恒沙
與一女人共為欲事猶不能足
善男子
譬如大海一󠇡切󠇡天雨
百川眾流皆悉投注
而彼大海未曾滿足
女人之法亦復如是
假使一󠇡切󠇡悉為男者與一女人
共為󠇡欲事而亦不足
復次善男子
如阿叔迦樹波吒羅樹迦尼迦樹
春花開敷
有蜂唼取色香細味不知厭足
女人欲男亦復如是不知厭足
善男子
以是義故
諸善男子善女人等聽是
大乘󠇡大涅槃經
常應呵責女人之相󠇡求於男子
何以故
是大經典有丈夫相
所謂佛性
若人不知是佛性者則無男相
所以者何
不能自知有佛性故
若有不能知佛性者
我說是等名為女人
若能自知有佛性者
我說是人為丈夫相
若有女人能知自身定有佛性
當知是等即為男子
善男子
是大乘󠇡典大涅槃經
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之聚
何以故
以說如來祕密藏故
是故善男子善女人
若欲速知如來密藏
應當方便勤修此經
迦葉菩薩白佛言 世尊
如是如是 如佛所說
我今已有丈夫之相
得入如來微密藏故
如來今日始覺悟我
因是即得決定通達
佛言 善哉善哉 善男子
汝今隨順世間之法而作是說
迦葉復言
我不隨順世間法也
佛讚迦葉 善哉善哉
汝今所知無上法
味甚深難知而能得知
如蜂採味 汝亦如是
復次善男子
如蚊子澤不能令此大地沾洽
當來之世是經流布亦復如是
如彼蚊澤 正法欲滅
是經先當沒󠇡於此地
當知即是正法衰相
復次善男子
譬如過夏初月名秋秋雨連注
此大乘󠇡典大涅槃經亦復如是
為於南方諸菩薩故
當廣流布降注法雨彌滿其處
正法欲滅當至罽賓
具足無缺潛沒󠇡地中
或有信者或不信者
如是大乘󠇡方等經典
甘露法味悉沒󠇡於地
是經沒已一󠇡切󠇡諸餘
大乘󠇡經典皆悉滅沒󠇡
若得是經具足無缺人中象王
諸菩薩等當知如來
無上正法將滅不久
大般󠇡涅槃經卷第九
如來性品第四之六
#吸引力法則
#吸引力法則練習
#吸引力法則向宇宙下訂單
#吸引力法則 愛情
#吸引力法則音樂 愛情,
#吸引力法則 #財富
#吸引力法則音樂 金錢
#吸引力法則感恩
#吸引力法則 例子
#信望愛
#直金
#直金工作室
#diking,心想事成
#心想事成有着数
#心想事成肯定句
#心想事成的音乐
#心想事成法则
#心想事成 占卜
#吸引力法則 冥想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