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吟的荒野 | 自然文学经典

低吟的荒野 | 秋 | 《最后的绿头鸭》(上)


Listen Later

狩猎的季节已经结束,北方一片寂静。路上,再也没有身穿红夹克的狩猎者驾车奔驰,来来往往; 山间,再也没有强力步枪刺耳的枪鸣。乡野终于有了自己的清静,等待着冬雪。鹿群漂游移到湿地,野鸭早就去了南方。马登溪两岸那些多岩的山岭也归于平静,到那里仅仅是为了倾听和感觉就十分惬意。如今,那片乡野,它的一切,都属于我,因为,那里毫无人们想索取的东西——没有猎物可杀,没有鱼可钓,没有任何值得索取之物。 


 

半年之内,它能清清静静,冰天雪地,无人打扰。晴天,鹿会溜达到它的峡谷,有时还会越过山岭。狼会涉过它的水路,在月光皎洁的夜晚,它们会在山顶号叫。黄昏,雕鸮会从阴暗的树林中发出怪叫。北极光会变幻地跳跃在地平线上,可是却无人观赏。


 

半年之内,荒野会重新归来。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才想在那里待上一天,在狂热暴躁的行为过去之后,感受一下荒野,在大雪致使路难行之前,重获野性的感觉。我想体验屏息期待冰雪冻结的那种感受。

 

当我进山时,依然是清晨,天气晴朗。灰噪鸦用颤音歌唱,似乎到处都是山雀的身影。一只松鸡冲出白杨林,疯狂地在树中绕来绕去。我攀上一道山脊以便更好地俯瞰溪谷。我的下方是一片狭长的褐色草地,晶莹湛蓝的小溪如同一条丝带蜿蜒从中流过。一只啄木鸟在一根干枯的朽木上敲击着,它那清脆的撞击声在山间回响。我可以听得见轻柔欢唱的流水声,知道它意味着小溪在注入湖泊前最后的奔流。


 

我下了山,发现了一条沿着小溪的底部通向一片雪松沼泽地的伐木小道。很久之前,有人在那里削了一些栅栏杆,堆放在路边。栅栏杆依然坚硬干燥,由于半个世纪的风吹雨打而变成了银灰色,但却如同它们被下面的海狸坝摧毁时那样毫无腐损。对我而言,雪松杆的气味很好闻,摸起来质感坚实。我喜欢这种活儿。自然粗犷,干净利索,与我的心境和乡村的风格相吻合。


 

离开沼泽地,我攀上另一道山脊,在能够俯瞰上游草地的花岗岩山顶上顿足,那个小山受冰河作用而形成,光秃秃的。此时,我能清晰地看到刚才听到的激流以及水声下面那池碧水。深秋银蓝色的天空映照在广漠的、褐色网状般的沼泽地上。就在此时,我听到了一种能够改变眼前这风景的声音,那种回荡于空中的、孤寂的“嘎嘎”声。

 

尽管那声音很远,但却依然令我为之震惊,因为在那个结了冰的溪底,它显得是如此格格不入。我将望远镜对准那个小池塘,在那里看到了绿头鸭,一个孤寂的黑点,独自沉静地在水中浮游。当湖泊还没有结冰,还有机会栖息和觅食的往日,它本该是随着V字形的庞大鸟群飞向南方的。可是由于某种原因,它掉了队。于是当冷空气袭来,宽阔的水面越来越少时,它留了下来。再有一两天零下的气温,这个小池塘露出的水面就会越来越小。随后,水貂、狐狸或野狼就会发现它,几片彩色华丽的羽毛将会标出它死去的地点。

 

一时间,我就这么一动不动地站着,观望着那鸭子不慌不忙地在水面不停地绕着圈。可是当我趴在那里时,却在设想着周密的谋略。我必须设法惊起这只鸟,以便它能飞向南方。我要用足够的惊吓力,使它本能地飞向正确的方向。仅靠向它扔石头或从远处惊吓它是不够的;我必须靠近它,如此一来,全然出于惊慌,它就会直上云霄,而不会返回池塘绕圈浮游。这样做要尤为小心谨慎。另外,我还想就近观看它飞起时那阳光下的羽翼,捕获那鸟儿直冲云霄时不顾一切的狂野感受。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低吟的荒野 | 自然文学经典By 爱因斯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