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墙裂坛是由几位被金融耽误了的文艺青年发起的一个实验项目。
我们试图撞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探讨跨界的意义,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解读金融。不是用数学模型、经济学理论,而是用社会人类学、文史哲、艺术…这些与“人性”天然接近的知识来解读。
刚兑不讲武德,信仰耗子尾汁(上)
01
过去两周违约海啸之回顾:
1)先从一个小故事开始:内地老板和香港老板同时经历了濒临破产,香港老板得救了会感谢上帝,以后永远小心翼翼;而内地老板脱险了,会觉得是自己的胜利——死里逃生,我好厉害,下次继续。而我们这次面对的是一个更棘手的问题:在整个过程中内心完全无波澜的、甚至根本没打算还钱的发行人:国企,和地方政府。
2)过去两年我们经历了民营违约潮。而在2020年这个魔幻之年,我们又迎来了标志性事件:国企违约。
3)Eva详细回顾了一个月来债市上的每个关键时点:从华晨,永煤,到紫光,云南城投。甚至连风险最低级别的抗疫特别国债都要出来声明一下。
4)这真的是意外吗?刘院长觉得并不是。
5)同样财报上显示有几百上千亿货币资金的大国企,为什么连10亿的到期债券都兑付不起?
6)AAA的信仰已经消失,现在就像霍桑笔下的红字。要实现“信用分层”,首先应该做什么?
7)发行人不讲武德,那中介机构和评级公司呢?这应该是一起“集体犯罪”。
02
宏观面上的深层次原因:整个宏观大环境会不会是诱因?
1)央行信用紧缩,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中美利差扩大,外资涌入,人民币升值压力:这些是原因吗?
2)人民币升值就会给国内货币政策支持空间带来压力,要改善经常账户就要控制债务,减少投资(压缩债务),提高储蓄。汇率过强,肯定不是一个健康的状态,所以要给自己留空间,就必须压债?
3)小跑对我国的高储蓄率有些不同理解。
本期对谈有下集哦,明晚8点敬请期待!
您还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墙裂坛
3
22 ratings
墙裂坛是由几位被金融耽误了的文艺青年发起的一个实验项目。
我们试图撞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探讨跨界的意义,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解读金融。不是用数学模型、经济学理论,而是用社会人类学、文史哲、艺术…这些与“人性”天然接近的知识来解读。
刚兑不讲武德,信仰耗子尾汁(上)
01
过去两周违约海啸之回顾:
1)先从一个小故事开始:内地老板和香港老板同时经历了濒临破产,香港老板得救了会感谢上帝,以后永远小心翼翼;而内地老板脱险了,会觉得是自己的胜利——死里逃生,我好厉害,下次继续。而我们这次面对的是一个更棘手的问题:在整个过程中内心完全无波澜的、甚至根本没打算还钱的发行人:国企,和地方政府。
2)过去两年我们经历了民营违约潮。而在2020年这个魔幻之年,我们又迎来了标志性事件:国企违约。
3)Eva详细回顾了一个月来债市上的每个关键时点:从华晨,永煤,到紫光,云南城投。甚至连风险最低级别的抗疫特别国债都要出来声明一下。
4)这真的是意外吗?刘院长觉得并不是。
5)同样财报上显示有几百上千亿货币资金的大国企,为什么连10亿的到期债券都兑付不起?
6)AAA的信仰已经消失,现在就像霍桑笔下的红字。要实现“信用分层”,首先应该做什么?
7)发行人不讲武德,那中介机构和评级公司呢?这应该是一起“集体犯罪”。
02
宏观面上的深层次原因:整个宏观大环境会不会是诱因?
1)央行信用紧缩,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中美利差扩大,外资涌入,人民币升值压力:这些是原因吗?
2)人民币升值就会给国内货币政策支持空间带来压力,要改善经常账户就要控制债务,减少投资(压缩债务),提高储蓄。汇率过强,肯定不是一个健康的状态,所以要给自己留空间,就必须压债?
3)小跑对我国的高储蓄率有些不同理解。
本期对谈有下集哦,明晚8点敬请期待!
您还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墙裂坛
109 Listeners
2 Listeners
20 Listeners
272 Listeners
23 Listeners
51 Listeners
5 Listeners
30 Listeners
18 Listeners
10 Listeners
4 Listeners
3 Listeners
21 Listeners
8 Listeners
3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