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何從孩子日常中的哪些行為及端倪,察覺他們正在往下墜落?
又該如何接住這些孩子?
為何他們難以承擔,要以「自我傷害」來表達?
自傷或輕生的青春期孩子,內心隱藏了什麼痛?
其實,想讓孩子開口談,
家長必須自我催眠──「我是一隻鸚鵡」,
要做的事只有兩件──「傾聽」與「同理」!
今天特別邀請到校園諮商心理師,在青少年輔導領域,包含國高中及大學有著十餘年第一線經驗的陳雪如心理師來到關係相談所。本集她以深入觀察與實際個案的細膩分享,揭露那些青少年隱微的心裡事,理解他們自我傷害背後的壓力及情緒壓抑,以及大人該有哪些具體的應對及溝通之道。
本集重點
1/ 孩子出現哪些行為,該多加關心?
失眠、莫名哭泣、暴躁、食欲不佳、暴飲暴食……也可能都是孩子內在情緒風暴的外在展現方式。很多孩子,其實是等著被大人主動詢問、關心,試著進一步理解,會發現孩子其實正透過某些行為,努力撐下去讓自己撐下去。
2/ 為什麼孩子會自傷?這原來是求救訊號?
很多時候,孩子其實並不知道自己內在情緒怎麼了,只能透過摳手、筆尖刺手、割腕⋯⋯種種具體的痛來轉移注意力,看著鮮血流出來舒緩難以言說的情緒。自傷,往往是一種求救訊號,試著想告訴大人:「我有某些痛苦過不去、處理不了,我不知該如何是好。」
3/ 想讓孩子開口談,家長請自我催眠──「我是一隻鸚鵡」
墜落中的孩子,更需要被「傾聽與同理」,他們內心有想離開世界的一部分,但也有想存活奮鬥的一部分。家長不要避而不談死亡,若孩子很難開口,家長請謹記:重複孩子講的關鍵字,不要以自己的主觀方式重新詮釋孩子講的重點。
★好書傳送門:
《青春不是突然就叛逆》
https://shopping.parenting.com.tw/campaigns/Podcastonly/products/2692
◎陳雪如Ashley心理師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AshleyPsychologist
**節目許願池,邀請你一起來許願** http://reurl.cc/GdK7ov**
到許願池告訴所長你的困擾,分享「家的心關係」練習成果!
**訂閱收聽親子天下Podcast** https://cplink.co/1739xAOQ**
追蹤主持人粉專由此進→
◎鄧惠文:http://facebook.com/fate.or.character
◎陳品皓臨床心理師:http//facebook.com/antisocialphobia
◎親子天下Podcast 好讀推薦** https://cplink.co/BmbBFuqJ**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