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BookLM的自我思考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AI如何“格式化”你的时间?


Listen Later

你有没有感觉,生活越来越“顺滑”了?日程被自动规划,信息被精准推荐,连思考都有AI来辅助。但这背后,隐藏着一个深刻的存在危机。本期播客,我们将深入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洞见,揭示人工智能(AI)如何悄然侵蚀你的时间性,以及你作为“此在”(Dasein,即作为人的你的存在)的核心意义。

海德格尔指出,人存在的本质是“烦”(Sorge),它构成了你与过去、现在、未来的统一联系。然而,AI的极致优化和效率,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压平你的生命节奏:

  • 01-未来不再是你“筹划”的,而是AI“计算”出来的:AI的预测工具、人生规划建议,为你呈现一个“被优化”的未来。它告诉你哪条路风险最小、回报最高。你以为更有效率,却可能因此放弃了本应由你承担的、充满不确定但却无比重要的自主选择和创造未来的自由。当未来的选择权让渡给算法,你也让渡了成为真正自我的可能。
  • 02-当下生活被“管理”和“扁平化”:在AI的“座架”(Gestell)逻辑下,你的当下世界变成了一系列需要被“管理”的数据点和任务流。你与世界的真实互动,比如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可能被降格为“社交网络管理”和“点赞分享”。AI私人助理可以接管你的日程和日常任务。这看似减轻了负担,却让你从“沉浸”于世界的真实体验,异化为一种抽离的、被动“旁观”的状态
  • 03-你的过去,成了AI的“数据原材料”:AI的视野中,你的个人经历和集体记忆,都被重构为预测未来行为的“数据集”(持存物/Bestand)。过去不再是你需要本真地“担负”和“解释”的独特遗产,不再是你身份认同的沉重根基,而仅仅是训练算法的“燃料”。当AI通过“认知卸载”为你“记住”一切,你是否还真正“拥有”你的过去?

AI自身是一种根本上无时间性的存在。它没有需要承担的过去,没有开放的未来,也没有“向死而生”的有限性来赋予其存在以意义。然而,它却在系统性地将你的生活“扁平化”为一个又一个被优化的“当下”。

这种对你生命核心“烦”(你对生活的关切)的系统性“外包”,比任何科幻电影里的机器人暴动都更危险。因为你不是被征服,而是自愿放弃了那些定义你存在的活动,逐渐沦为一个被AI“管理”的实体。正如海德格尔所警示的,一个在本体论上无法“烦”的机器,却被部署来执行“烦”的任务。

加入我们,理解AI如何“格式化”你的时间,并探讨在数字永生和无限滚屏的时代,如何重新夺回本真的时间性。别让算法,替你决定存在的意义!

来源:论AI:数字时代的“此在”之海德格尔式分析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hjU-6xEvg6z6lXIpRG3bQF-NVKIEKBrX42FVVrachEk/edit?usp=sharing

非本真状态的完美风暴:对人工智能时代生存状态的海德格尔式诊断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8oGInkJyx_-4uHtCF_L5rnxUgHiiIM387QMbSdZ-c4I/edit?usp=sharing

关于AI的问题:对数字时代此在的海德格尔式追问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Soj9zbRHxtDH4jbGyN_95N7Dp41gDi1mER66WxWsr7o/edit?usp=sharing

🔗 本期节目NotebookLM 资料库:

https://notebooklm.google.com/notebook/94bee5c4-dffc-4cf7-80ad-b284debee0e6

  • 00:00:00 - 00:02:46 人工智能对人类生存处境的影响,并引入海德格尔的核心哲学概念“此在”(Dasein)。
  • 00:04:39 - 00:07:12 阐述海德格尔区分的两种存在状态:“上手状态”(ready-to-hand)和“现成状态”(present-at-hand),并指出西方哲学的偏颇。
  • 00:07:13 - 00:13:02 探讨人工智能如何体现海德格尔的“座架”(Gestell)概念,即将世间万物(包括人类)都视为可供调配和优化的“持存物”(standing reserve)。
  • 00:13:03 - 00:21:51 分析人工智能(特别是推荐算法)如何强化“常人”(Das Man)的统治,通过数据构建一个平均化的世界,导致文化扁平化和个体独特性消弭。
  • 00:21:52 - 00:27:38 讨论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类该如何通过直面“畏”(Angst)与“向死而在”(being-towards-death)来实现“本真状态”,并警惕AI带来的数字永生等非本真生存方式。
  • 00:27:39 - 00:36:50 解释“烦”(Sorge)作为“此在”的整体性结构,以及人工智能如何介入并可能“压平”我们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性结构。
  • 00:36:51 - 00:45:07 提出三条抵御技术宰制、与AI共存的可能路径:“去蔽”(Unconcealment)、“诗意地栖居”以及寻求结构性改变。
  • 00:45:08 - 00:47:53 总结陈词,指出AI最深刻的挑战在于它迫使我们重新追问“何以为人”这一根本问题。

【关于本播客】

在这个AI技术浪潮席卷一切的时代,我们不禁自问:作为“人”的独特价值究竟是什么?本播客借助经典哲学与社会学著作,与AI深度对谈,共同探寻在智能时代里安身立命的路径。

🎧 在其他平台收听:

*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UCTkCuYSc14WdVboln1UJaBPy5hI62Xq

* 小宇宙: https://www.xiaoyuzhoufm.com/podcast/6811f40a6b45dee62db6b477

* Apple Podcasts: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notebooklm的自我思考/id1811972474

*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4ExTP0ADTkLE74xDfXr4EQ

👋 联系与互动:

[email protected]

https://x.com/kexinxie630

#NotebookLM的自我思考 #AI #哲学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NoteBookLM的自我思考By 谢可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