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慧雙修

淨空法師:護法比弘法重要,中國古代的君王,沒有一個不重視教育


Listen Later

淨空法師:護法比弘法重要,中國古代的君王,沒有一個不重視教育

大聖大賢都是以老師的身分出現在世間,從事於教學的工作。但是我們都知道老師教得再好,也不可以違背國家的教育政策,所以國家護法功德就大了。

  我們稱中國古代的君王,提起來都稱作古聖先王,稱帝王都稱聖人。聖人是什麼意思?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一切理事因果,他懂得,他明白,這種人稱「聖」。所以他們制定的教育政策,可以跟諸佛菩薩完全配合,我們講「弘護」。佛菩薩、這些聖賢人弘法,帝王護法,護法比弘法還要重要。如果沒有這些護法的人,佛菩薩再有智慧、再有能力,不能發揮,影響力不大,他能教幾個人?影響社會,影響國家,影響世界,一定要聖賢的領導人來護持正法。在中國古代的君王,沒有一個不重視教育,沒有一個不護持教學,正式列入國家政策的是漢武帝,漢武帝將孔孟的學說,訂為國家教育政策,教育的方針。這個政策定下來之後,一直到清朝末年,幾乎兩千年當中,歷代的君王都遵守。雖然有改朝換代,這個教育政策永遠沒有變更,所以儒家孔孟的學說變成中國教學的主流。

漢明帝時候佛教傳到中國,由於佛教的教學跟孔孟教學是立在同一個基礎上,就是孝道,所以傳到中國來之後,就被中國朝野普遍歡迎,帝王親自主持佛陀教育,於是孔孟教學跟佛陀的教學,在中國同時並行。佛教教學的效果超過了儒家,原因在哪裡?儒家的教育是隸屬在宰相下面的一個部,就是教育部,歸宰相管,佛教教育歸帝王親自來掌管。中國人尊敬皇帝,總比尊敬宰相要殊勝得多,所以皇帝自己親自主持推行的,這個效果超過了儒家教學。所以在中國諺語常講,「家家觀世音,戶戶彌陀佛」,這是帝王護法。儒跟佛教人什麼?都是教人明瞭人與人的關係,懂得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吉、什麼是凶,教你有智慧有能力,辨別真妄、辨別邪正、辨別善惡、辨別是非利害,教我們這個。

節選自淨空法師講解的『太上感應篇』之195集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福慧雙修By 老實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