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淨空法師:善護口業——如非禮勿言,樂道人善,開發人之善心是也
【故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胡不勉而行之。】
在前面這一段「改過遷善」,這一段很要緊。註解裡面說得很多,很重要,這裡面也引用了《了凡四訓》跟古大德講的懺罪的一些方法,很值得我們參考,值得我們學習。今天我們講到總結,『故』這個字是總結全文。『吉人』,這是吉凶禍福,也就是我們常講的善人。講善人還不太恰當,講福人,很有福報的人,這個「吉」跟「福報」非常貼切,很有福報的人。有福之人,他一定具備這三個條件,這三個條件是語善,言語善,善的標準就是佛給我們講的十善業道。此地註解也註得非常好,語善他講,「如非禮勿言,樂道人善,開發人之善心是也」,這三句講得好。換句話說,不應該說的話決定不說,非禮勿言,喜歡稱讚別人,喜歡說別人的善事,決定沒有嫉妒、沒有隱瞞。喜歡說別人的善事,喜歡開發別人的善心,這就是常常能夠教誨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斷惡修善,勸導一切眾生明瞭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這非常重要,這是「語善」。
太上在前面一再教導我們積德累功,積德累功最重要的就是語善。實在講許許多多人心地也不錯,做人也很好,就是言語不謹慎,所有的功德都從言語上漏掉了,你說這多可惜。所以《無量壽經》上佛教給我們「善護三業」,把口業擺在第一,這不能說沒有道理。你看看太上也把「語善」擺在第一,跟《無量壽經》上不謀而合。《無量壽經》佛教導我們,「善護口業,不譏他過」,我們在前面說過了,不但不能說,決定不能把別人的惡放在自己心上。把別人的惡要放在自己心上,我們的心就壞了,這很冤枉的事情。我們心原本是善的,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現在我們的心為什麼會變成這樣的?絕不可以怪別人,怨天尤人這個罪過太大了。怪自己不好,為什麼把其他人這些不善的事情,要把它放在自己心上?沒有人叫你放,是你自己放在心上,把自己純善的心變成不善。心不善,語怎麼會善?所以根是心。世出世間大聖大賢教我們修行,所謂是「從根本修」。根本是什麼?根本是心,人心跟佛心是一個心。佛的心,我們在經論裡面讀到,「不容毫分不善間雜」,這是佛心。凡夫的心,不善的多,善的少,所以才變成六道,所以才變成三途,三途六道就是這麼來的。我們從今天起明白這個道理,自己心中的不善,要趕快把它捨棄掉,把它消除掉,放下。我們要像佛一樣,容納虛空法界一切善法,這個人就成佛了,轉凡成聖。
節選自淨空法師講解的『太上感應篇』之194集
淨空法師:善護口業——如非禮勿言,樂道人善,開發人之善心是也
【故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胡不勉而行之。】
在前面這一段「改過遷善」,這一段很要緊。註解裡面說得很多,很重要,這裡面也引用了《了凡四訓》跟古大德講的懺罪的一些方法,很值得我們參考,值得我們學習。今天我們講到總結,『故』這個字是總結全文。『吉人』,這是吉凶禍福,也就是我們常講的善人。講善人還不太恰當,講福人,很有福報的人,這個「吉」跟「福報」非常貼切,很有福報的人。有福之人,他一定具備這三個條件,這三個條件是語善,言語善,善的標準就是佛給我們講的十善業道。此地註解也註得非常好,語善他講,「如非禮勿言,樂道人善,開發人之善心是也」,這三句講得好。換句話說,不應該說的話決定不說,非禮勿言,喜歡稱讚別人,喜歡說別人的善事,決定沒有嫉妒、沒有隱瞞。喜歡說別人的善事,喜歡開發別人的善心,這就是常常能夠教誨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斷惡修善,勸導一切眾生明瞭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這非常重要,這是「語善」。
太上在前面一再教導我們積德累功,積德累功最重要的就是語善。實在講許許多多人心地也不錯,做人也很好,就是言語不謹慎,所有的功德都從言語上漏掉了,你說這多可惜。所以《無量壽經》上佛教給我們「善護三業」,把口業擺在第一,這不能說沒有道理。你看看太上也把「語善」擺在第一,跟《無量壽經》上不謀而合。《無量壽經》佛教導我們,「善護口業,不譏他過」,我們在前面說過了,不但不能說,決定不能把別人的惡放在自己心上。把別人的惡要放在自己心上,我們的心就壞了,這很冤枉的事情。我們心原本是善的,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現在我們的心為什麼會變成這樣的?絕不可以怪別人,怨天尤人這個罪過太大了。怪自己不好,為什麼把其他人這些不善的事情,要把它放在自己心上?沒有人叫你放,是你自己放在心上,把自己純善的心變成不善。心不善,語怎麼會善?所以根是心。世出世間大聖大賢教我們修行,所謂是「從根本修」。根本是什麼?根本是心,人心跟佛心是一個心。佛的心,我們在經論裡面讀到,「不容毫分不善間雜」,這是佛心。凡夫的心,不善的多,善的少,所以才變成六道,所以才變成三途,三途六道就是這麼來的。我們從今天起明白這個道理,自己心中的不善,要趕快把它捨棄掉,把它消除掉,放下。我們要像佛一樣,容納虛空法界一切善法,這個人就成佛了,轉凡成聖。
節選自淨空法師講解的『太上感應篇』之194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