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淨空法師:虛空法界一切眾生就是自己,為一切眾生服務,就是為自己服務
註解裡面引用佛經說,「三界無別法,唯是一心作」。《華嚴經》上講的,大乘經上佛常說,十法界依正莊嚴,一切眾生,「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是我們自性裡頭流露出來的。明白這個道理,虛空法界一切眾生就是自己,我們為一切眾生服務,就是為自己服務。如果只知道自私自利,把眾生遺忘掉了,那是自己害自己,為自己個人自私自利,這是六道輪迴的根。本來沒這個東西,為什麼會變現出六道輪迴?六道輪迴我講得很多,是從妄想分別執著裡頭變現出來的。假如我們沒有執著,輪迴就沒有了;沒有分別,十法界就沒有了,四聖法界沒有了;妄想沒有了,一真法界四十一個位次沒有了,果報是究竟圓滿佛。所以六道是三樣東西變現出來的:妄想、分別、執著。四聖法界我們講的聲聞、緣覺、菩薩、十法界裡面的佛,是妄想分別變現的,他沒有執著。一真法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這四十一個位次是妄想變的,他們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佛在經上給我們講得這麼清楚,這麼明白。
佛教導我們終極的目標是教我們證得究竟佛果,究竟佛果之證得,最重要的是個「認知」,觀念轉變過來。認知什麼是事實真相?真實的認知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自己。你有這個認知,你的慈悲心才真正發出來,大慈大悲,對一切眾生無條件的尊重,無條件的愛護,無條件的協助,自自然然能夠捨己為人,這裡頭有個大道理在。凡夫迷,迷在哪裡?不了解事實真相,嚴重的執著自私自利,這壞了!自私自利執著到嚴重的程度,就決定是地獄;能夠稍微放寬一點,從地獄出來了,在餓鬼道、畜生道,理跟事我們一定要懂。這裡引用得好,又說「能隨緣染淨,遍造十法界」,說明十法界怎麼來的?十法界是隨染淨緣而造的。所謂染緣,染是執著,是見思煩惱。見思煩惱頭一個是「身見」,執著身是我,我們一定要捨棄,再也不幹這個傻事情了。
再過兩天,上海那邊有個團要來,我們幾乎是每一個星期從外面都有團來。他們打電話問我,想帶一點東西給我,我說我什麼都不要了,如果你們想帶,我們這邊同學很多,帶一點東西供養同學們,我什麼都不要了,萬緣放下,身心世界、世出世法統統放下。只要有一樁放不下,就是累贅,你往生沒有把握;統統放下了,往生有把握,隨時可以走,隨處可以走。你說多自在!這個我們一生沒空過,其他全是假的。人與人之間,人與一切眾生之間,就是一個「緣」字,為什麼不與眾生結善緣?為什麼跟眾生結惡緣?所以順境逆境、善人惡人,決定不放在心上,你心就清淨了。善人,我們尊敬、讚歎;惡人,我們尊敬,不讚歎。普賢菩薩教給我們的,「禮敬諸佛」裡面不分善惡,統統要禮敬,決定要尊重。但是讚歎,「讚歎如來」,如來是什麼?善的,與性德相應的言行我們讚歎;與性德不相應的不讚歎,就這麼一點點差別。供養,惡人我們也要供養他,不能不供養,平等供養。他有苦難,我們還是盡心盡力幫助他,決定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一律平等對待,你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
節選自淨空法師講解『太上感應篇』之192集
淨空法師:虛空法界一切眾生就是自己,為一切眾生服務,就是為自己服務
註解裡面引用佛經說,「三界無別法,唯是一心作」。《華嚴經》上講的,大乘經上佛常說,十法界依正莊嚴,一切眾生,「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是我們自性裡頭流露出來的。明白這個道理,虛空法界一切眾生就是自己,我們為一切眾生服務,就是為自己服務。如果只知道自私自利,把眾生遺忘掉了,那是自己害自己,為自己個人自私自利,這是六道輪迴的根。本來沒這個東西,為什麼會變現出六道輪迴?六道輪迴我講得很多,是從妄想分別執著裡頭變現出來的。假如我們沒有執著,輪迴就沒有了;沒有分別,十法界就沒有了,四聖法界沒有了;妄想沒有了,一真法界四十一個位次沒有了,果報是究竟圓滿佛。所以六道是三樣東西變現出來的:妄想、分別、執著。四聖法界我們講的聲聞、緣覺、菩薩、十法界裡面的佛,是妄想分別變現的,他沒有執著。一真法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這四十一個位次是妄想變的,他們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佛在經上給我們講得這麼清楚,這麼明白。
佛教導我們終極的目標是教我們證得究竟佛果,究竟佛果之證得,最重要的是個「認知」,觀念轉變過來。認知什麼是事實真相?真實的認知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自己。你有這個認知,你的慈悲心才真正發出來,大慈大悲,對一切眾生無條件的尊重,無條件的愛護,無條件的協助,自自然然能夠捨己為人,這裡頭有個大道理在。凡夫迷,迷在哪裡?不了解事實真相,嚴重的執著自私自利,這壞了!自私自利執著到嚴重的程度,就決定是地獄;能夠稍微放寬一點,從地獄出來了,在餓鬼道、畜生道,理跟事我們一定要懂。這裡引用得好,又說「能隨緣染淨,遍造十法界」,說明十法界怎麼來的?十法界是隨染淨緣而造的。所謂染緣,染是執著,是見思煩惱。見思煩惱頭一個是「身見」,執著身是我,我們一定要捨棄,再也不幹這個傻事情了。
再過兩天,上海那邊有個團要來,我們幾乎是每一個星期從外面都有團來。他們打電話問我,想帶一點東西給我,我說我什麼都不要了,如果你們想帶,我們這邊同學很多,帶一點東西供養同學們,我什麼都不要了,萬緣放下,身心世界、世出世法統統放下。只要有一樁放不下,就是累贅,你往生沒有把握;統統放下了,往生有把握,隨時可以走,隨處可以走。你說多自在!這個我們一生沒空過,其他全是假的。人與人之間,人與一切眾生之間,就是一個「緣」字,為什麼不與眾生結善緣?為什麼跟眾生結惡緣?所以順境逆境、善人惡人,決定不放在心上,你心就清淨了。善人,我們尊敬、讚歎;惡人,我們尊敬,不讚歎。普賢菩薩教給我們的,「禮敬諸佛」裡面不分善惡,統統要禮敬,決定要尊重。但是讚歎,「讚歎如來」,如來是什麼?善的,與性德相應的言行我們讚歎;與性德不相應的不讚歎,就這麼一點點差別。供養,惡人我們也要供養他,不能不供養,平等供養。他有苦難,我們還是盡心盡力幫助他,決定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一律平等對待,你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
節選自淨空法師講解『太上感應篇』之192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