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上次說過的俄羅斯黑海旗艦莫斯科號巡洋艦沉沒事件,武器專家推測艦上有兩枚核彈頭,這下隨著艦艇沉沒就到黑海底下,這可不是什麼小事情。
而類似這種情況在美國軍方有專有名詞:「斷箭」(Broken Arrow)是用來形容核武器事故,但又不會造成核戰爭的危險情況。與「核閃」(Nucflash)不同,這是指可能發生的核爆炸或其他可能導致戰爭的嚴重事件。
說到斷箭,就會想到1996年的好萊塢電影、由吳宇森執導、約翰·屈伏塔和克里斯蒂安·史萊特領銜主演的斷箭,劇情是駕駛美國空軍最新和高度機密的隱形轟炸機B-3與盜竊美國核武器的驚險故事。至今依然是津津樂道,不過現實中類似的核事故嗎?答案是YES,接下來我們就來回顧歷史上的斷箭事件。
首先要知道,在冷戰期間隨著美蘇軍備競賽不斷升級,發生數次核武器事故。1950年至今美國國防部有明確記載是32起 「斷箭」事件,那麼發生這麼多嚴重的「斷箭」應該有原因吧?這就要說到「鉻穹行動」,這是由美國戰略空中司令部(SAC)上世紀60年代初發起,是美國情報部門認為,無法在短期內追上蘇聯核武器數量,那就得避免在有可能遭受第一輪核打擊後失去反擊能力,SAC決定進行空中警戒,保證全天24小時都有至少十二架轟炸機飛行在可以對蘇聯發動核打擊空域。光是想像就知道對飛機和乘員都是高強度,萬一有疏忽會發生無法挽回的事故,比方一名B-52機長回憶:「在24小時連續飛行結束後,就像被撕成了碎片……」不意外在計劃開始不久「斷箭」事件頻繁出現。…..
fb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historysquare/
FB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873307933055348
Podcast : http://kshin.co
電子書著作
Amazon : https://reurl.cc/g8lprR
Readmoo :https://reurl.cc/jqpYmm
Kobo : https://reurl.cc/GdDLgW
Google : https://reurl.cc/9ZyLy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