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寶島會客室
李岳峰 導演
李岳峰導演,台灣導演、編劇、製作人。出生於高雄,1969年北上謀生,後因為興趣進入影視圈,23歲開始跟隨白景瑞導演學習影視製導事務。
李岳峰導演由於自身成長與生活過程多舛,親身目睹生活周邊,在夾縫裡艱辛求生活的社會現象與人物,這種些深沉感受,影響了李導演拍攝影視作品的風格,也擅長將台灣俚語之美融入戲劇。
李岳峰導演擅長以戲劇紀錄台灣的生活與人物,舉凡早期的作品《愛》、《緣》,或是陸續在公視製播的《後山日先照》、《家》、《出外人生》,都以最貼近民眾的生活劇敘說故事,讓觀眾猶如時光倒反,回到過去的生活場景。老一輩的觀眾可以藉由戲劇憶當年、重溫舊夢;中青世代的族群可以回想兒時時光;而年輕人、小朋友可以認識台灣過去的社會環境與生活型態,也能透過戲劇認識台語的優美。
李導演的作品《後山日先照》,改編自吳豐秋同名長篇小說,講述關於台灣、關於你我的故事,曾榮獲2002年「金鐘獎最佳導演獎」。2007年公視的年度文學大戲《出外人生》是描述1960年代一群自中南部北上台北打拼的眾人的故事。導演的作品構思上的題材主旨大多呈現台灣多族群交融共處,過程中或有矛盾和沖突,但最後終能以愛為依歸。2019年7月即將於公視推出的時代生活劇第1號作品《苦力》,則是勞工階級的故事。主要精神是描述一群小人物如何不畏艱難,在逆境中正面思考、互相幫助、努力出頭天。
今天很高興邀請到李導演來到現場,請導演跟聽眾分享投入影視工作,一路的體驗與歷程,以及所遇到的困境又是如何面對?另外,對於台語戲劇節目未來的發展又有什麼樣的建議和期許?
By 陳郁秀, Rti寶島會客室
李岳峰 導演
李岳峰導演,台灣導演、編劇、製作人。出生於高雄,1969年北上謀生,後因為興趣進入影視圈,23歲開始跟隨白景瑞導演學習影視製導事務。
李岳峰導演由於自身成長與生活過程多舛,親身目睹生活周邊,在夾縫裡艱辛求生活的社會現象與人物,這種些深沉感受,影響了李導演拍攝影視作品的風格,也擅長將台灣俚語之美融入戲劇。
李岳峰導演擅長以戲劇紀錄台灣的生活與人物,舉凡早期的作品《愛》、《緣》,或是陸續在公視製播的《後山日先照》、《家》、《出外人生》,都以最貼近民眾的生活劇敘說故事,讓觀眾猶如時光倒反,回到過去的生活場景。老一輩的觀眾可以藉由戲劇憶當年、重溫舊夢;中青世代的族群可以回想兒時時光;而年輕人、小朋友可以認識台灣過去的社會環境與生活型態,也能透過戲劇認識台語的優美。
李導演的作品《後山日先照》,改編自吳豐秋同名長篇小說,講述關於台灣、關於你我的故事,曾榮獲2002年「金鐘獎最佳導演獎」。2007年公視的年度文學大戲《出外人生》是描述1960年代一群自中南部北上台北打拼的眾人的故事。導演的作品構思上的題材主旨大多呈現台灣多族群交融共處,過程中或有矛盾和沖突,但最後終能以愛為依歸。2019年7月即將於公視推出的時代生活劇第1號作品《苦力》,則是勞工階級的故事。主要精神是描述一群小人物如何不畏艱難,在逆境中正面思考、互相幫助、努力出頭天。
今天很高興邀請到李導演來到現場,請導演跟聽眾分享投入影視工作,一路的體驗與歷程,以及所遇到的困境又是如何面對?另外,對於台語戲劇節目未來的發展又有什麼樣的建議和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