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寶島會客室
中央通訊社
台灣漁港之美,凡走過必有體會,但你聽過比西里岸與龍港漁港的故事嗎? 讓生態作家劉克襄再度伴你走讀地方傳奇。
劉克襄董事長,台中烏日人,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系畢業,曾服務於多家報紙媒體的副刊部門,晚近亦曾擔任公視行腳節目主持人。現任中央通訊社董事長。
劉克襄董事長年輕時就以鳥類生態作為散文題材,開啟了臺灣自然寫作的風氣,由於他對鳥類觀察入微,書寫細膩,還被戲稱為「鳥作家」。劉克襄長期透過旅行的方式嚴謹的從事自然觀察、拍攝與繪畫,研究自然誌、旅行歷史與古道研究;具多重身分,既是詩人、小說家、自然觀察者,也是臺灣史旅行研究者。曾獲中國時報文學獎敘事詩獎及第一屆台灣詩獎、吳三連獎報導文學獎、時報文學敘事詩推薦獎、台灣詩獎、自然保育獎、小太陽獎等。
劉克襄近年多行走港台各地郊野,並任教於大學,善以獨特而深入的觀點解說,導覽各地古村老鎮和地理風貌,曾出版生態旅遊指南等著作多部。近年較具代表性作品為《11元的鐵道旅行》、《十五顆小行星》、《男人的菜市場》,以及《四分之三的香港》。2019年新作《早安,自然選修課》榮獲第六屆聯合報文學大獎。
今天再度邀請劉董事長來到節目中,繼續請他分享關於台灣漁村的傳奇。
By 陳郁秀, Rti寶島會客室
中央通訊社
台灣漁港之美,凡走過必有體會,但你聽過比西里岸與龍港漁港的故事嗎? 讓生態作家劉克襄再度伴你走讀地方傳奇。
劉克襄董事長,台中烏日人,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系畢業,曾服務於多家報紙媒體的副刊部門,晚近亦曾擔任公視行腳節目主持人。現任中央通訊社董事長。
劉克襄董事長年輕時就以鳥類生態作為散文題材,開啟了臺灣自然寫作的風氣,由於他對鳥類觀察入微,書寫細膩,還被戲稱為「鳥作家」。劉克襄長期透過旅行的方式嚴謹的從事自然觀察、拍攝與繪畫,研究自然誌、旅行歷史與古道研究;具多重身分,既是詩人、小說家、自然觀察者,也是臺灣史旅行研究者。曾獲中國時報文學獎敘事詩獎及第一屆台灣詩獎、吳三連獎報導文學獎、時報文學敘事詩推薦獎、台灣詩獎、自然保育獎、小太陽獎等。
劉克襄近年多行走港台各地郊野,並任教於大學,善以獨特而深入的觀點解說,導覽各地古村老鎮和地理風貌,曾出版生態旅遊指南等著作多部。近年較具代表性作品為《11元的鐵道旅行》、《十五顆小行星》、《男人的菜市場》,以及《四分之三的香港》。2019年新作《早安,自然選修課》榮獲第六屆聯合報文學大獎。
今天再度邀請劉董事長來到節目中,繼續請他分享關於台灣漁村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