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1日本來是美中貿易戰的大限——川普和習近平,去年底,在阿根廷會談時,同意休戰90天,以3月1日為談判最後期限。如果到時候沒有達成協議,美國要把對中國2000億美元商品的關稅稅率從10%提升到25%。但在3月1號即將來臨之前,川普又宣佈,推遲上調關稅的計劃,因為雙方談判已經有了實質性進展,但還需要一些時間完成最終的協議。
根據路透社4月15號的報導,美中兩國的貿易磋商進入最後階段。據透露,為了促成美中在下個月達成協議,美方不再要求中國按美國的期望削減產業補貼,轉而聚焦在:停止強迫技術移轉、加強保護智慧財產權和放寬中國市場准入等方面,而中國在這些問題上已經表示要讓步。
但是美國財經新聞CNBC,在去年7月,美中開始互徵關稅,貿易戰正式開打的時候就指出,美中貿易戰背後的一個主要因素是,要贏得全球經濟產出將達12.3萬億美元的5G產業。在貿易戰進行的過程中,美國對中興電信公司和華為公司採取的各種行動,也可以看出來,科技市場的爭奪,特別是5G產業的爭奪,是一個重大的領域。
5G,也就是下一代的行動網路。這種技術可讓人們在短短幾秒之內下載整部電影,大幅改善行動上網體驗。5G的重要性還不只是高速行動網路而已,還號稱能支持下一代的基礎設施,關係到物聯網、自駕車、智慧城市等的發展,潛在商機無窮。
美國總統川普去年8月簽署了《國防授權法案》,禁止美國政府機構使用來自華為的電信設備和技術。華為的財務長孟晚舟也被加拿大逮捕。美國司法部今年1月28日正式起訴孟晚舟,並向加拿大司法部發出引渡孟晚舟要求。美國還要求各個盟國,不要使用華為的產品。但是這些國家能不能和美國一些抵制華為,仍需要再觀察。
怎麼看美中貿易戰和5G爭奪的最新發展?今天節目訪問對這些問題有長期關注的文化大學政治學系陳一新教授,為大家深入剖析最新的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