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寶島會客室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講座教授
邵廣昭教授,生於基隆市,臺灣大學動物學系漁業生物組學士、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及漁業組碩士、美國紐約州大Stony Brook生態進化系博士。曾任中央研究院動物學研究所副所長、所長,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所長,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執行長,及魚類學會等多個學會理事長。現為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講座教授、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顧問、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諮詢委員。
邵教授學術研究主要是台灣魚類多樣性的研究,著重於生物系統分類學、海洋生態學、魚類分類學、魚類生態學、演化生物學方面,並且是「台灣魚類資料庫計畫」主持人。長期推動台灣魚類及海洋生物之研究、教育與保育工作及生物多樣性資訊之整合工作不遺餘力。曾獲十大傑出青年、國科會傑出研究獎、侯金堆學術研究獎、金鼎獎、教育部文化獎章、十大農業專家、自然保育有功人士等諸多獎項。
邵教授做為知海、愛海的專家學者,20多年前就開始推動海洋保護區與魚類資料庫的建制;並走出研究室,積極向社會大眾倡導永續海洋、海洋生態資源、海洋廢棄物、海鮮選購指南等議題;更向英國影業公司買下記錄片〈魚線的盡頭〉(The End of the Line)的版權,免費提供民眾索取,推廣海洋教育。
「海洋資源與多樣性自然生態」是「海洋文化」重要的一環,今天再度邀請邵教授來到現場,繼續請他和聽眾朋友分享多年來對海洋生態資源的研究與推廣教育工作,以及他對台灣「海洋精神與文化」的看法。
By 陳郁秀, Rti寶島會客室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講座教授
邵廣昭教授,生於基隆市,臺灣大學動物學系漁業生物組學士、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及漁業組碩士、美國紐約州大Stony Brook生態進化系博士。曾任中央研究院動物學研究所副所長、所長,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所長,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執行長,及魚類學會等多個學會理事長。現為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講座教授、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顧問、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諮詢委員。
邵教授學術研究主要是台灣魚類多樣性的研究,著重於生物系統分類學、海洋生態學、魚類分類學、魚類生態學、演化生物學方面,並且是「台灣魚類資料庫計畫」主持人。長期推動台灣魚類及海洋生物之研究、教育與保育工作及生物多樣性資訊之整合工作不遺餘力。曾獲十大傑出青年、國科會傑出研究獎、侯金堆學術研究獎、金鼎獎、教育部文化獎章、十大農業專家、自然保育有功人士等諸多獎項。
邵教授做為知海、愛海的專家學者,20多年前就開始推動海洋保護區與魚類資料庫的建制;並走出研究室,積極向社會大眾倡導永續海洋、海洋生態資源、海洋廢棄物、海鮮選購指南等議題;更向英國影業公司買下記錄片〈魚線的盡頭〉(The End of the Line)的版權,免費提供民眾索取,推廣海洋教育。
「海洋資源與多樣性自然生態」是「海洋文化」重要的一環,今天再度邀請邵教授來到現場,繼續請他和聽眾朋友分享多年來對海洋生態資源的研究與推廣教育工作,以及他對台灣「海洋精神與文化」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