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IN總經 #財訊 #總經 #中國 #經濟 #資產負債表 #辜朝明
各位財團好!這裡是財訊雙週刊!
「財團」就是財訊粉絲團,未來我們都會用財團來稱呼大家噢!
財訊週年慶活動開跑囉!
現在訂購財訊雜誌,享全年最低價還有機會獲得行李箱!
手刀訂購去→ https://pse.is/4wam9s
活動日期:2023/5/11-8/31
全球疫情解封後,人們原本期待中國經濟將迎來復甦,然而實際情況卻不如預期。洛克菲勒國際集團董事長在英國金融時報發文指出,華爾街對中國經濟的樂觀看法與現實脫節。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專訪了日本野村總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他將為我們解讀中國經濟的未來走向。
辜朝明表示,過去中國的經濟成就主要源於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而經濟不佳則與習近平有關。如果經濟成長放緩,黨和人民之間的契約關係可能發生變化,此外,政府過多介入各行業使企業和商人感到不安,它們將不敢借貸或控制投資金額,這也是經濟放緩的原因之一。
另外,中國地方政府債務惡化和房地產泡沫化也使中國陷入資產負債表衰退的困境。資產負債表衰退是指企業的資產價值下降,導致債務高於資產總額,企業將不得不拿現金還債或增加儲蓄,以應對更糟糕的財務狀況。
辜朝明提到,與日本和美國的情況相比,中國早已知道資產負債表衰退的影響,因此早在2016年,中國企業就開始減少借貸,採取去槓桿的措施。然而,中國企業在2018年貿易戰和資產泡沫之前已經開始去槓桿,這可能與習近平的政策有關。這種情況下,企業對財產被政府收回的不確定性增加,將不再願意投資。此外,中國地方政府負債已經很高,再次從金融市場融資將更加困難,這將給金融市場帶來更大壓力。
對於台灣來說,辜朝明認為,如果中國經濟發展良好,習近平將更有底氣採取軍事行動。然而,如果經濟狀況不佳,且想通過軍事行動轉移注意力,那麼這可能會使中國陷入困境,類似俄羅斯的情況。因此,習近平在採取對台軍事行動前應該會三思而後行。
《各節重點》
00:00 開場
00:19 中國疫後經濟表現不如預期
00:47 辜朝明如何看待中國政府、人民與經濟的關係
01:12 中國經濟放緩原因
01:59 什麼是資產負債表衰退
02:59 中國為何遠在資產泡沫化之前開始去槓桿?
04:11 中國地方政府財政惡化,無法融資
04:40 中國經濟狀況將如何影響台灣?
05:10 財團提問
★ 商業合作請洽
[email protected],或撥專線 (02)2551-2561 轉 255。
製作|財訊雙週刊
企劃|吳匡庭、曾維欣
攝影|吳尚哲
後製|曾維欣
口播|陳瑀希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