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第十七问
九州何错?川谷何洿(wū)?东流不溢,孰知其故?
译文: 九州的地势为什么那么交错复杂?山川谷地为什么那么深?
河流的水都是向东流,谁知道这是为什么?
第十七对
州错富媪(ǎo),爰定于趾。躁川静谷,形有高庳。
东穷归墟,又环西盈。脉穴土区,而浊浊清清。
坟垆燥疏,渗(shèn)渴而升。充融有余,泄漏复行。
器运浟浟,又何溢为!
译文: 交错分布在大地上的九州,是大禹跑到各地去考察后确定的。
古代川和谷都是指河流,川的水势比谷要大,流的迅疾,所以称为躁川,谷的水势比较缓,故称静谷,川谷污深是因为地形有高有低。
列子汤问中记载,在渤海东面有一个名为“归墟”的大沟,水向东流,都流到了归墟这个大沟里了,然后又环形回来,充盈西方。
那是怎么回来的呢?是从地里的孔道和泥缝中流回西方的,变的或清或浊。
那些高起的、黑而硬的土是干燥的,土质稀松。水渗入这种土壤后,被不断的吸收,而逐渐升向高处。
西北高处的水因此而充足有余,即使在流行途中有所损失,仍会不断的流向东南。
水就这样循环流动着,怎么会满呢?
在这里柳宗元猜测到了自然界的水是循环的,但他所提出的循环方法和路径是错误的。实际的情况是,河水留到海洋,海水蒸发成水蒸气,被大气循环带到陆地上,形成降水,又成为河流的水源。
第十七问
九州何错?川谷何洿(wū)?东流不溢,孰知其故?
译文: 九州的地势为什么那么交错复杂?山川谷地为什么那么深?
河流的水都是向东流,谁知道这是为什么?
第十七对
州错富媪(ǎo),爰定于趾。躁川静谷,形有高庳。
东穷归墟,又环西盈。脉穴土区,而浊浊清清。
坟垆燥疏,渗(shèn)渴而升。充融有余,泄漏复行。
器运浟浟,又何溢为!
译文: 交错分布在大地上的九州,是大禹跑到各地去考察后确定的。
古代川和谷都是指河流,川的水势比谷要大,流的迅疾,所以称为躁川,谷的水势比较缓,故称静谷,川谷污深是因为地形有高有低。
列子汤问中记载,在渤海东面有一个名为“归墟”的大沟,水向东流,都流到了归墟这个大沟里了,然后又环形回来,充盈西方。
那是怎么回来的呢?是从地里的孔道和泥缝中流回西方的,变的或清或浊。
那些高起的、黑而硬的土是干燥的,土质稀松。水渗入这种土壤后,被不断的吸收,而逐渐升向高处。
西北高处的水因此而充足有余,即使在流行途中有所损失,仍会不断的流向东南。
水就这样循环流动着,怎么会满呢?
在这里柳宗元猜测到了自然界的水是循环的,但他所提出的循环方法和路径是错误的。实际的情况是,河水留到海洋,海水蒸发成水蒸气,被大气循环带到陆地上,形成降水,又成为河流的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