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安上人's Podcast

文殊般若經講記 09-3.


Listen Later

【09-3分集講述經文】:「文殊師利即白佛言,如是世尊,我實先來欲見如來。何以故,我樂正觀利益眾生。我觀如來如如相,不異相,不動相,不作相,無生相,無滅相,不有相,不無相,不在方,不離方,非三世,非不三世,非二相,非不二相,非垢相,非淨相。以如是等正觀如來利益眾生。」

【09-3分集精要】:1. 「諸法實相,亦即諸法如義,若人如是見,是謂真見如來。」,以此段文來點出「要如何見如來」。2. 佛名號十稱如下:佛、如來、世尊、應供、正等覺(正遍知)、善逝、世間解、明行足、天人師、無上士(調御丈夫)等。3. 初學佛人為了捉賊(除煩惱),常藉著持佛名號達一心不亂,然而這只是初步功夫而已,對於我們的心常尚未能掌控自如,還是會隨外境起舞!故應當勤積福德方能更上一層。4. 修行若六度萬行未圓滿就無法有圓滿的果德,沒有足夠的福慧(德),是沒有辦法靜下來坐在那邊修行的!故往昔祖師在教徒弟修行,一開始常不急於直接點破,而是讓其在生活中磨練!因為修行除重內修功夫外,無論是否已經明心見性,都得在生活中行六度萬行,累積福慧資糧,方能圓滿佛果!以布施而言,當盡量做到將自己所有給大眾用,與大眾結善緣!5. 禪坐,修行不是一味勇猛精進即可,需要有善知識及妙法的指引,否則容易走火入魔,陷入危險之境而不自知!6. 湛寂佛是超越時空的,非三世,非不三世,無有方所,在湛寂性中,亦不見宇宙緣起,故非二相非不二相。了知「法爾如是」這真理,我們便能對事不強求,隨緣而存在,如湛寂佛。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宏安上人's PodcastBy 妙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