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希-马克威廉斯的精神分析书三册之一。
这是一本大量文字描述的书,很难想象一本描写精神状态的书会写的如此精彩,至少在我看来比绝大部分的小说故事要吸引人。
每个时代都会有它自己的问题,这个是可以肯定的。 我们的生活水平比较起以前来提高了很多了,尤其是在基础建设方便。即便是物价水平也翻了很多翻,比较以前跟现在,我们也应该心存感激,满心幸福。20年前,我们想要怎样的生活呢?
幸福吗?有几个人会做出肯定的回答?我怀疑。现在的每个人都神经兮兮的,借的钱不按时还,一要就跟你翻脸了,好像问你要钱的人是神经病样。更有甚者,父亲跟媳妇教育孩子的观点不一样,打了老婆一巴掌的。有的人学历高的离谱,可是事做的决绝,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这些都是病。《诊断》之所以精彩,就是你看了它以后,很多人做的很多事,你都会觉得其实也不是那么不可理喻。他们神经,是因为他们有病。你若看了,不敢说一定会治病(病有的是大环境造成的,个人无能为力),但是至少能学到一些跟这些病人打交道的方式方法。
前几天出差回平度的时间有点晚,到龙涛弟那边去住了一宿,恰巧弟弟心情不是很好,就跟弟弟闲聊了一会儿。 聊完以后弟弟感觉很轻松,我 笑称这是心理按摩,是很贵的。举个例子,我跟弟弟还有最近聊天的朋友说,你怎样做才不会得罪人?不管这个人是大人还是小孩。方法:第一,对待每个人,每件事的感情是真实的。即感情要真。第二,对待每个人,每件事的原则都是恒定的。即原则不变。只要做到这两条,即便得罪了某个人(无论大人跟小孩),过段时间他也会明白的,不会记恨你的。
为什么哥哥这么有智慧?其实是《诊断》教我的。
来读读吧。
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听过一个故事。关于3-7得28的故事。后来我知道作为读过书的人,分辨人的正常与否是个要求很低的标准。或者换个说法叫,书不能白读。从前有个秀才和一个傻子,俩人因为3-7=21还是3-7=28闹到了公堂之上。县太爷听明白俩人的问题之后,吩咐左右衙役把秀才打了一顿。秀才很冤枉,县太爷告诉他说,傻子远近闻名,街坊四邻都知道他傻。你是秀才却偏要和他争论对错。这本就是大错特错。。。秀才心悦诚服。而我,因为没打算学医,所以,没有想要给别人治病的想法。从这个故事里,我就单单学会了一条,不跟疯人争论,后来发展成远离不正常的人。是的,有副作用,社恐。跟陌生人无话可讲,跟自己亲密的人,滔滔不绝。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这里是滔滔不绝,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