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中医基础脱口秀「中医入门」,中医小白神必备,国学与中医自由转换,历史与现代无缝穿行,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来,听听大家的心声:"学中医想入门,听这个就够用了”、“听了这个专辑,我自学中医开窍了”、“能遇到有理论有临床,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课程太不容易啦,听起来不累,还能学到真东西”、“免费课程做的这么好,感恩感德”......本专辑由张宝国主讲,公众号「光明远」,张宝国VX「jianghutcm」。
本期的话题是正气天香散,专为肝郁气滞血瘀定制。这个话题可能有的人觉得听不懂什么意思,好,那下面就说一下正气天香散。
这个方可颇有来历,刘河间的方,这个方原本是乌药60克,香附末240克,苏叶、陈皮、干姜各30克,既然叫散剂,原方是把这五个成分打成细粉末,每次9克,水调服。散剂就得打细粉,末状的就得这么冲着喝,原方是这样的。治什么的?这个是行气止痛,它能解瘀散寒,能调气和血,所以治疗妇科的诸气作痛,这就特别管用。大家一听这是妇科治疗痛经的一个好方,没那么简单。这个方其实可以对内科、外科、妇科好多的问题都有效果,但是现代的服用方法一般是汤剂,就是煎汤送服。
下面给大家讲一讲内科、外科、妇科,那先说内科,先说胃痛。
胃痛的发病率太高了,胃炎、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或者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等,反正中医管这个病都可以定到胃脘痛,或者简单说叫胃痛,就是胃或者十二指肠的炎症或者溃疡,都可以定到这个范围。
今天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一个女性三十四岁,她的胃疼了两三年了,时不时就疼,生点气,着点凉疼的就明显。一个星期前又受寒又受凉,心情不太好,又累着了,所以这胃疼就犯了。一疼起来用手按着胃疼的位置就就能舒服点,用热水袋就更舒服了,喝口热水也舒服,吹一点凉风,吃口凉的就加重,所以就是遇温则缓,遇寒则重,手脚也凉。这个病其实有两三年了,不是没治过,医院就说这是浅表性的胃炎,也找中医看过,说这就是肝气犯胃的这么一个病,吃了好多药,抑制胃酸分泌的,促进胃动力的,喝过汤药什么的不详细讲了。一看她的舌苔,是什么情况呢?舌苔白腻,舌边有紫暗的颜色,一按脉,弦细脉。我问她吃饭没有?她说这两天基本没正常吃饭,没胃口,吃完也难受,是这么一个情况。
这个病很典型,是寒邪克胃,气滞血瘀,胃失和降,故而形成胃痛。怎么治呢?温中散寒,疏肝和胃、化瘀止痛,所以跟咱们今天这个标题,正气天香散专为肝郁气滞血瘀定制,这里又有肝郁,有气滞,又有血瘀,又有寒。那么正气天香散对证了,方子:乌药20克,香附末30克,陈皮、苏叶、干姜各10克,加元胡、白术各10克,干良姜、炙甘草各5克。开五副药,不能多开,得投药,以药测证,看看到底判断对不对。五副药下去之后胃疼就减轻了,也不吐酸水了,吃饭还有胃口了。说明什么?说明对证了,再来十副药,一共十五副药吃完胃病就好了。
我们分析一下,得胃病的人太多太多了,临床当中对胃痛,无论是胃炎、胃溃疡还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疼的时候都这个位置,胃脘部疼,胃部疼痛。所以只要跟寒有关,只要跟瘀有关,一般来讲用正气天香散作为基础方都会有效。
今天跟大家先分享一个内科的病,刚才我说外科也管用,好,那咱们说一个外科的疝气。
疝气的发病率就高了,小孩可以得疝气,成年人可以得疝气,老年人还可以得疝气,脐疝、腹股沟疝气等都比较常见。那么得这个病之后,有人说用药不好使怎么办?那就手术,别拖别等。
咱们接下来说疝气的一个例子,一个男性四十三岁,左侧的睾丸肿痛十来天了,这一疼就牵扯着腹股沟疼,走路加重,一走路就疼得更厉害,或者简单的做点家务活也疼,然后阴囊凉,自己就着急,来点止疼药、去痛片,但是不管用。十来天了怎么办?到医院去看看,医院说是疝气,结论好下,关键是怎么办?医院说手术吧,他年轻力壮的,一般不得这病,一般是老人孩子得这病,或者是妇女得这病,年轻力壮的男的得这个病用药恐怕不行,得手术。但是他害怕,比较犹豫,这一犹豫又过了两天,疼的实在受不了了,过来一看什么情况呢?舌苔白,脉沉弦,这是什么病呢?中医分析就是肾阳不足,典型的肾阳不足,厥阴中寒,寒凝经脉,阳气失运,所以这就简单了,温肝散寒,理气止痛。正气天香散,乌药20克,香附末30克,陈皮、苏叶、干姜各10克,还是基础方加橘核、延胡索、小茴香各10克,肉桂5克。
先来三副药,三天过后不行的话就去手术,三副药吃完他的小肚子热乎了,然后排气比较频繁,睾丸的肿痛明显减轻了,那就对证了呗。又用五副药也不疼了,也不凉了,也舒服了,好了,没症状了。
疝气一般都是寒凝肝脉,气滞导致的少腹疼痛牵引着睾丸疼痛。古人讲“治疝必先治气”,内经里也有七疝之说,七种疝气的说法。所以用正气天香散暖肝散寒,理气止痛,这病就好了。
咱们回到妇科,毕竟正气天香散大多数人说这个治痛经特别厉害,那咱们就说说痛经。有人说生过孩子以后就不会痛经,然后好多人在微信上跟我说这事,她说自己没结婚,没生孩子那会儿就痛经,现在孩子都十几二十几岁了,还痛经呢,所以痛经的原因五花八门,因为今天咱们不是专门讲痛经,所以也不细讲。但是痛经的发病年龄跨度太大了,可以从十几岁来月经,一直到绝经这么三十来年都可能发生痛经,所以痛经真的很复杂。
今天举一个例子,一个女性二十八岁,婚后三年未孕,没生孩子她痛经,只要一来月经了,来月经前三五天一星期,小肚子就疼就凉,月经正式来了疼的就更厉害了。月经量少,颜色暗红,有点血块,手脚都凉,而且一痛经的话就恶心,胃就疼,也不想吃东西,唉声叹气的,多方治疗效果不满意。那么以前有这情况吗?以前也有,自从来月经以后就有,只不过这三年严重了。一看舌象,舌苔薄白,一摸脉,沉弦脉。这个不难辨证,寒凝血瘀、胞络失畅,所以导致痛经,那就温经散寒,行气止痛。正气天香散,乌药20克,香附末30克,陈皮、苏叶、干姜各10克,加柴胡5克,当归、玄胡、艾叶各10克。五副药疼痛就好了,这种情况大家说还用避开生理期吗?没必要,本来就疼,所以生理期正常喝。
五副药就不疼了,那么不疼了是不是就好了呢?不是啊,就是说以后在来月经前,一般是前五天或者前七天,再喝上五副药,这样连续喝两三个月一般都好了。就她来讲是连续喝了三个月,后来观察半年一年都没事,都不疼了。
今天我就把这些例子捏到一起给大家讲一讲,痛经这个病一般是寒凝气滞最常见,她这个显然是因寒而起,遇寒加重,而且和气滞有关系,然后就血瘀了。所以说这个方子选择方向正确就能够解决问题了。
这是痛经的事,再给大家讲一个经期乳房胀痛,这个也是特别常见的,大家说对,一来月经乳房就胀痛,一般人轻微的不严重,但是要是疼的厉害了,这个就得说道说道。
三十二岁女性,一到月经前后就乳房胀痛,而且她的月经经常错后,错后个三天五天一星期,所以每个月都不准,总往后延,一来月经了她就感觉乳房开始疼,开始胀,一到月经正式来了痛到什么程度呢?痛到贴身的衣服碰到乳房都疼的不得了,但是也不能不穿衣服啊,所以非常的麻烦,然后小肚子也凉,月经颜色也暗,甚至有的时候有血块,胸闷,肋骨胀,唉声叹气的。谁要说句她不开心的话那就发脾气了,性情急躁。一看舌苔薄白,一按脉,脉弦细。我问咱们有基础的朋友,这是怎么回事?肝气郁滞呗,对,还有宫寒血阻。那就疏肝理气,散寒祛瘀。正气天香散这个方在今天的音频中念叨好几回了,乌药20克,香附末30克,陈皮、苏叶、干姜各10克,另外加上柴胡5克,橘叶、赤芍、当归、绿萼梅各10克。这个药什么时候吃呢?疼的时候就得吃,以后什么时候吃呢?就是月经来之前也好,之后也好,或者正来月经,只要乳房开始胀痛,就可以服用。吃到什么时候停?一般吃到月经结束,甭管是三天五天,七天十天,反正就吃到一结束就停。一般来讲按这方法连用两三个月,经期乳房胀痛,因为肝气瘀滞,因为宫寒血阻导致的这种经期乳房胀痛就能好。就这个病号来讲,她显然是肝气淤结,然后又遇寒,就这么一个情况。所以解郁散寒,温经通脉,肝郁好了,寒凝得解了,那么经水得下,乳房胀痛也就好了。仅就她来讲就用了一个月经周期就好了。
所以今天给大家讲正气天香散,它本来是辛温理气,分析一下乌药、陈皮入气分而理气,香附、紫苏入血分而行气,干姜入气分又入血分,然后整个药基本上都是芳香辛温的,都有味,所以它能够解郁散寒,让气血调和,所以这个方原本是为痛经而设立这么一个方,但是实际运用当中,肝郁气滞血瘀引起的内科、外科、妇科这些问题,只要灵活加减都可以运用的得心应手。
好了,这是本期的节目,大家如果想说两句,或者想问个问题,都可以在音频下方留言,或者关注公众号,在公众号里畅所欲言。如果想用点什么产品,到公众号里找一找也可以。
5
22 ratings
中医基础脱口秀「中医入门」,中医小白神必备,国学与中医自由转换,历史与现代无缝穿行,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来,听听大家的心声:"学中医想入门,听这个就够用了”、“听了这个专辑,我自学中医开窍了”、“能遇到有理论有临床,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课程太不容易啦,听起来不累,还能学到真东西”、“免费课程做的这么好,感恩感德”......本专辑由张宝国主讲,公众号「光明远」,张宝国VX「jianghutcm」。
本期的话题是正气天香散,专为肝郁气滞血瘀定制。这个话题可能有的人觉得听不懂什么意思,好,那下面就说一下正气天香散。
这个方可颇有来历,刘河间的方,这个方原本是乌药60克,香附末240克,苏叶、陈皮、干姜各30克,既然叫散剂,原方是把这五个成分打成细粉末,每次9克,水调服。散剂就得打细粉,末状的就得这么冲着喝,原方是这样的。治什么的?这个是行气止痛,它能解瘀散寒,能调气和血,所以治疗妇科的诸气作痛,这就特别管用。大家一听这是妇科治疗痛经的一个好方,没那么简单。这个方其实可以对内科、外科、妇科好多的问题都有效果,但是现代的服用方法一般是汤剂,就是煎汤送服。
下面给大家讲一讲内科、外科、妇科,那先说内科,先说胃痛。
胃痛的发病率太高了,胃炎、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或者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等,反正中医管这个病都可以定到胃脘痛,或者简单说叫胃痛,就是胃或者十二指肠的炎症或者溃疡,都可以定到这个范围。
今天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一个女性三十四岁,她的胃疼了两三年了,时不时就疼,生点气,着点凉疼的就明显。一个星期前又受寒又受凉,心情不太好,又累着了,所以这胃疼就犯了。一疼起来用手按着胃疼的位置就就能舒服点,用热水袋就更舒服了,喝口热水也舒服,吹一点凉风,吃口凉的就加重,所以就是遇温则缓,遇寒则重,手脚也凉。这个病其实有两三年了,不是没治过,医院就说这是浅表性的胃炎,也找中医看过,说这就是肝气犯胃的这么一个病,吃了好多药,抑制胃酸分泌的,促进胃动力的,喝过汤药什么的不详细讲了。一看她的舌苔,是什么情况呢?舌苔白腻,舌边有紫暗的颜色,一按脉,弦细脉。我问她吃饭没有?她说这两天基本没正常吃饭,没胃口,吃完也难受,是这么一个情况。
这个病很典型,是寒邪克胃,气滞血瘀,胃失和降,故而形成胃痛。怎么治呢?温中散寒,疏肝和胃、化瘀止痛,所以跟咱们今天这个标题,正气天香散专为肝郁气滞血瘀定制,这里又有肝郁,有气滞,又有血瘀,又有寒。那么正气天香散对证了,方子:乌药20克,香附末30克,陈皮、苏叶、干姜各10克,加元胡、白术各10克,干良姜、炙甘草各5克。开五副药,不能多开,得投药,以药测证,看看到底判断对不对。五副药下去之后胃疼就减轻了,也不吐酸水了,吃饭还有胃口了。说明什么?说明对证了,再来十副药,一共十五副药吃完胃病就好了。
我们分析一下,得胃病的人太多太多了,临床当中对胃痛,无论是胃炎、胃溃疡还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疼的时候都这个位置,胃脘部疼,胃部疼痛。所以只要跟寒有关,只要跟瘀有关,一般来讲用正气天香散作为基础方都会有效。
今天跟大家先分享一个内科的病,刚才我说外科也管用,好,那咱们说一个外科的疝气。
疝气的发病率就高了,小孩可以得疝气,成年人可以得疝气,老年人还可以得疝气,脐疝、腹股沟疝气等都比较常见。那么得这个病之后,有人说用药不好使怎么办?那就手术,别拖别等。
咱们接下来说疝气的一个例子,一个男性四十三岁,左侧的睾丸肿痛十来天了,这一疼就牵扯着腹股沟疼,走路加重,一走路就疼得更厉害,或者简单的做点家务活也疼,然后阴囊凉,自己就着急,来点止疼药、去痛片,但是不管用。十来天了怎么办?到医院去看看,医院说是疝气,结论好下,关键是怎么办?医院说手术吧,他年轻力壮的,一般不得这病,一般是老人孩子得这病,或者是妇女得这病,年轻力壮的男的得这个病用药恐怕不行,得手术。但是他害怕,比较犹豫,这一犹豫又过了两天,疼的实在受不了了,过来一看什么情况呢?舌苔白,脉沉弦,这是什么病呢?中医分析就是肾阳不足,典型的肾阳不足,厥阴中寒,寒凝经脉,阳气失运,所以这就简单了,温肝散寒,理气止痛。正气天香散,乌药20克,香附末30克,陈皮、苏叶、干姜各10克,还是基础方加橘核、延胡索、小茴香各10克,肉桂5克。
先来三副药,三天过后不行的话就去手术,三副药吃完他的小肚子热乎了,然后排气比较频繁,睾丸的肿痛明显减轻了,那就对证了呗。又用五副药也不疼了,也不凉了,也舒服了,好了,没症状了。
疝气一般都是寒凝肝脉,气滞导致的少腹疼痛牵引着睾丸疼痛。古人讲“治疝必先治气”,内经里也有七疝之说,七种疝气的说法。所以用正气天香散暖肝散寒,理气止痛,这病就好了。
咱们回到妇科,毕竟正气天香散大多数人说这个治痛经特别厉害,那咱们就说说痛经。有人说生过孩子以后就不会痛经,然后好多人在微信上跟我说这事,她说自己没结婚,没生孩子那会儿就痛经,现在孩子都十几二十几岁了,还痛经呢,所以痛经的原因五花八门,因为今天咱们不是专门讲痛经,所以也不细讲。但是痛经的发病年龄跨度太大了,可以从十几岁来月经,一直到绝经这么三十来年都可能发生痛经,所以痛经真的很复杂。
今天举一个例子,一个女性二十八岁,婚后三年未孕,没生孩子她痛经,只要一来月经了,来月经前三五天一星期,小肚子就疼就凉,月经正式来了疼的就更厉害了。月经量少,颜色暗红,有点血块,手脚都凉,而且一痛经的话就恶心,胃就疼,也不想吃东西,唉声叹气的,多方治疗效果不满意。那么以前有这情况吗?以前也有,自从来月经以后就有,只不过这三年严重了。一看舌象,舌苔薄白,一摸脉,沉弦脉。这个不难辨证,寒凝血瘀、胞络失畅,所以导致痛经,那就温经散寒,行气止痛。正气天香散,乌药20克,香附末30克,陈皮、苏叶、干姜各10克,加柴胡5克,当归、玄胡、艾叶各10克。五副药疼痛就好了,这种情况大家说还用避开生理期吗?没必要,本来就疼,所以生理期正常喝。
五副药就不疼了,那么不疼了是不是就好了呢?不是啊,就是说以后在来月经前,一般是前五天或者前七天,再喝上五副药,这样连续喝两三个月一般都好了。就她来讲是连续喝了三个月,后来观察半年一年都没事,都不疼了。
今天我就把这些例子捏到一起给大家讲一讲,痛经这个病一般是寒凝气滞最常见,她这个显然是因寒而起,遇寒加重,而且和气滞有关系,然后就血瘀了。所以说这个方子选择方向正确就能够解决问题了。
这是痛经的事,再给大家讲一个经期乳房胀痛,这个也是特别常见的,大家说对,一来月经乳房就胀痛,一般人轻微的不严重,但是要是疼的厉害了,这个就得说道说道。
三十二岁女性,一到月经前后就乳房胀痛,而且她的月经经常错后,错后个三天五天一星期,所以每个月都不准,总往后延,一来月经了她就感觉乳房开始疼,开始胀,一到月经正式来了痛到什么程度呢?痛到贴身的衣服碰到乳房都疼的不得了,但是也不能不穿衣服啊,所以非常的麻烦,然后小肚子也凉,月经颜色也暗,甚至有的时候有血块,胸闷,肋骨胀,唉声叹气的。谁要说句她不开心的话那就发脾气了,性情急躁。一看舌苔薄白,一按脉,脉弦细。我问咱们有基础的朋友,这是怎么回事?肝气郁滞呗,对,还有宫寒血阻。那就疏肝理气,散寒祛瘀。正气天香散这个方在今天的音频中念叨好几回了,乌药20克,香附末30克,陈皮、苏叶、干姜各10克,另外加上柴胡5克,橘叶、赤芍、当归、绿萼梅各10克。这个药什么时候吃呢?疼的时候就得吃,以后什么时候吃呢?就是月经来之前也好,之后也好,或者正来月经,只要乳房开始胀痛,就可以服用。吃到什么时候停?一般吃到月经结束,甭管是三天五天,七天十天,反正就吃到一结束就停。一般来讲按这方法连用两三个月,经期乳房胀痛,因为肝气瘀滞,因为宫寒血阻导致的这种经期乳房胀痛就能好。就这个病号来讲,她显然是肝气淤结,然后又遇寒,就这么一个情况。所以解郁散寒,温经通脉,肝郁好了,寒凝得解了,那么经水得下,乳房胀痛也就好了。仅就她来讲就用了一个月经周期就好了。
所以今天给大家讲正气天香散,它本来是辛温理气,分析一下乌药、陈皮入气分而理气,香附、紫苏入血分而行气,干姜入气分又入血分,然后整个药基本上都是芳香辛温的,都有味,所以它能够解郁散寒,让气血调和,所以这个方原本是为痛经而设立这么一个方,但是实际运用当中,肝郁气滞血瘀引起的内科、外科、妇科这些问题,只要灵活加减都可以运用的得心应手。
好了,这是本期的节目,大家如果想说两句,或者想问个问题,都可以在音频下方留言,或者关注公众号,在公众号里畅所欲言。如果想用点什么产品,到公众号里找一找也可以。
3 Listeners
4 Listeners
1 Listeners
1 Listeners
2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17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2 Listeners
142 Listeners
47 Listeners
12 Listeners
301 Listeners
10 Listeners
75 Listeners
7 Listeners
156 Listeners
2 Listeners
0 Listeners
22 Listeners
6 Listeners
0 Listeners
210 Listeners
26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