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大學生不想學 Podcast 第二集:大學生如何看待課堂學習?
主持人:全威
各位觀眾大家好,歡迎來到我們的 Podcast「大學生不想學:從課堂到職場的真心話大冒險」。我們的節目希望透過訪談畢業生、在學學生和學校老師,共同探討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困惑與挑戰。
在現今的課堂上,許多學生更專注於手機,或覺得老師的教學內容不如 AI 來得有用。因此,我們希望透過不同角度的對話,來找出如何提升學習動機與未來發展的可能方向。
今天,我們很高興邀請到目前就讀台北市立大學的微笑,來和我們聊聊他對於課堂學習的看法。
從課堂到實習:大學生的學習與探索
全威: 微笑,歡迎你來到節目,請先跟大家介紹一下自己。
微笑: 大家好,我是微笑,目前就讀於台北市立大學公共事務學系三年級。我曾參與過一些實習計畫,也擔任過專案助理的角色,不過對於未來的職涯規劃,目前還不是很確定。
全威: 你在學期間參與了哪些實習呢?
微笑: 我透過學校的安排,到台北市政府各局處參與實習。另外,我也在私人企業擔任主管助理,主要負責文書與行政相關的工作。
全威: 所以你的實習經驗涵蓋了公部門和私人企業,這讓你有機會體驗不同的工作環境。那麼,你覺得這些實習對於你未來的職涯探索有幫助嗎?
微笑: 我覺得實習的確讓我有更多實務經驗,但也讓我發現自己還沒有明確的職業方向。我目前還在摸索,到底是要往公職發展,還是進入企業工作。
大學生如何看待課堂學習?
全威: 在學校的課堂學習方面,你覺得自己的學習態度如何?
微笑: 說實話,我並不是一個很認真的學生。我對於自己感興趣的課程會比較投入,但對於沒有興趣的課,只求60 分及格就好。
全威: 那麼,你對哪些課程特別有興趣呢?
微笑: 我對公共政策和社會學比較感興趣,因為這些課程會探討真實的社會問題。例如,公共政策課程曾經討論過世大運,社會學課程則會分析社會現象,讓我覺得有趣,也能增加知識。
全威: 那你認為,讓你對這些課程感興趣的關鍵因素是什麼?
微笑: 我覺得主要是老師的教學方式,當老師願意帶入實際案例,或開放討論時,學習變得比較有吸引力。反之,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就會讓人提不起勁。
全威: 除了這些課程之外,有沒有哪一門課讓你覺得特別投入?
微笑: 有一門政治學課,老師使用公共議題辯論的方式,讓學生準備議題、報告和辯論。我們會討論民主、投票、國際關係等主題,這樣的課程方式讓我不得不關注同學的發言,因為我要準備反駁或補充內容,這讓我學習更專注。
全威: 所以透過辯論和討論,讓你更積極參與課程。那這門課的老師還有做哪些特別的設計,讓學生更投入呢?
微笑: 老師會將全班分成五組,每週輪流派代表發言,但其他同學也能自由參與討論。此外,老師的功力也很重要,他能夠抓住學生的發言重點,並加以整理,使全班都能理解。
全威: 這的確是一個很好的課堂設計,讓學生能夠真正參與。而且你提到老師會幫助整理學生的發言,確保討論的流暢度,這也是很關鍵的。
微笑: 是的,另外我在「地方政府」這門課裡,也因為發言分數占總成績 30%,大家都不得不積極發言,這種機制的確讓討論變得更熱烈。
從學校到職場:大學生應該如何準備?
全威: 你覺得學校的課程對於你的未來發展有幫助嗎?
微笑: 我覺得學校課程確實有提供一些基礎知識,但很多東西跟職場實際需求還是有落差。例如,我們學校比較偏向理論,但在職場上,實務經驗和人脈更為重要。
全威: 你有試圖透過什麼方式來補足這個落差嗎?
微笑: 我參與了政府與私人企業的實習,也嘗試學習政治幕僚的相關工作。此外,我對 AI 也很感興趣,所以正在學習如何運用 ChatGPT,並計劃考取 AI 相關的證照。
全威: 這是很棒的自我提升方式,那你覺得 AI 能夠幫助你的職涯發展嗎?
微笑: 我認為 AI 在行政文書、會議記錄等方面確實能提供幫助,但這也讓我擔心未來被取代。因此,我希望培養更多結合 AI 的技能,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全威: 這確實是許多人關心的議題,那你對未來的職涯有什麼最大的不確定性呢?
微笑: 我最大的困惑是「我未來要做什麼」以及「我能做什麼」。雖然有實習經驗,但發現實習與正式工作的內容其實差距很大。此外,我也擔心 AI 會讓某些工作被取代,因此還在摸索自己的優勢。
全威: 這些都是很值得思考的問題。不過正如我們剛剛聊到的,職涯本來就是不斷探索的過程,保持開放心態,願意學習和調整,才能找到自己的方向。
結語
今天我們邀請到了微笑,與我們分享他在大學的學習經驗、實習過程,以及對未來職涯的探索。他的經歷讓我們看到,大學生在課堂與職場之間的轉換,確實存在許多挑戰。
希望這集 Podcast 能夠幫助在學學生思考自己的學習方向,也讓老師們更了解學生的需求。
感謝各位收聽「大學生不想學」,我們下集見!
大學生不想學 Podcast 第二集:大學生如何看待課堂學習?
主持人:全威
各位觀眾大家好,歡迎來到我們的 Podcast「大學生不想學:從課堂到職場的真心話大冒險」。我們的節目希望透過訪談畢業生、在學學生和學校老師,共同探討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困惑與挑戰。
在現今的課堂上,許多學生更專注於手機,或覺得老師的教學內容不如 AI 來得有用。因此,我們希望透過不同角度的對話,來找出如何提升學習動機與未來發展的可能方向。
今天,我們很高興邀請到目前就讀台北市立大學的微笑,來和我們聊聊他對於課堂學習的看法。
從課堂到實習:大學生的學習與探索
全威: 微笑,歡迎你來到節目,請先跟大家介紹一下自己。
微笑: 大家好,我是微笑,目前就讀於台北市立大學公共事務學系三年級。我曾參與過一些實習計畫,也擔任過專案助理的角色,不過對於未來的職涯規劃,目前還不是很確定。
全威: 你在學期間參與了哪些實習呢?
微笑: 我透過學校的安排,到台北市政府各局處參與實習。另外,我也在私人企業擔任主管助理,主要負責文書與行政相關的工作。
全威: 所以你的實習經驗涵蓋了公部門和私人企業,這讓你有機會體驗不同的工作環境。那麼,你覺得這些實習對於你未來的職涯探索有幫助嗎?
微笑: 我覺得實習的確讓我有更多實務經驗,但也讓我發現自己還沒有明確的職業方向。我目前還在摸索,到底是要往公職發展,還是進入企業工作。
大學生如何看待課堂學習?
全威: 在學校的課堂學習方面,你覺得自己的學習態度如何?
微笑: 說實話,我並不是一個很認真的學生。我對於自己感興趣的課程會比較投入,但對於沒有興趣的課,只求60 分及格就好。
全威: 那麼,你對哪些課程特別有興趣呢?
微笑: 我對公共政策和社會學比較感興趣,因為這些課程會探討真實的社會問題。例如,公共政策課程曾經討論過世大運,社會學課程則會分析社會現象,讓我覺得有趣,也能增加知識。
全威: 那你認為,讓你對這些課程感興趣的關鍵因素是什麼?
微笑: 我覺得主要是老師的教學方式,當老師願意帶入實際案例,或開放討論時,學習變得比較有吸引力。反之,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就會讓人提不起勁。
全威: 除了這些課程之外,有沒有哪一門課讓你覺得特別投入?
微笑: 有一門政治學課,老師使用公共議題辯論的方式,讓學生準備議題、報告和辯論。我們會討論民主、投票、國際關係等主題,這樣的課程方式讓我不得不關注同學的發言,因為我要準備反駁或補充內容,這讓我學習更專注。
全威: 所以透過辯論和討論,讓你更積極參與課程。那這門課的老師還有做哪些特別的設計,讓學生更投入呢?
微笑: 老師會將全班分成五組,每週輪流派代表發言,但其他同學也能自由參與討論。此外,老師的功力也很重要,他能夠抓住學生的發言重點,並加以整理,使全班都能理解。
全威: 這的確是一個很好的課堂設計,讓學生能夠真正參與。而且你提到老師會幫助整理學生的發言,確保討論的流暢度,這也是很關鍵的。
微笑: 是的,另外我在「地方政府」這門課裡,也因為發言分數占總成績 30%,大家都不得不積極發言,這種機制的確讓討論變得更熱烈。
從學校到職場:大學生應該如何準備?
全威: 你覺得學校的課程對於你的未來發展有幫助嗎?
微笑: 我覺得學校課程確實有提供一些基礎知識,但很多東西跟職場實際需求還是有落差。例如,我們學校比較偏向理論,但在職場上,實務經驗和人脈更為重要。
全威: 你有試圖透過什麼方式來補足這個落差嗎?
微笑: 我參與了政府與私人企業的實習,也嘗試學習政治幕僚的相關工作。此外,我對 AI 也很感興趣,所以正在學習如何運用 ChatGPT,並計劃考取 AI 相關的證照。
全威: 這是很棒的自我提升方式,那你覺得 AI 能夠幫助你的職涯發展嗎?
微笑: 我認為 AI 在行政文書、會議記錄等方面確實能提供幫助,但這也讓我擔心未來被取代。因此,我希望培養更多結合 AI 的技能,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全威: 這確實是許多人關心的議題,那你對未來的職涯有什麼最大的不確定性呢?
微笑: 我最大的困惑是「我未來要做什麼」以及「我能做什麼」。雖然有實習經驗,但發現實習與正式工作的內容其實差距很大。此外,我也擔心 AI 會讓某些工作被取代,因此還在摸索自己的優勢。
全威: 這些都是很值得思考的問題。不過正如我們剛剛聊到的,職涯本來就是不斷探索的過程,保持開放心態,願意學習和調整,才能找到自己的方向。
結語
今天我們邀請到了微笑,與我們分享他在大學的學習經驗、實習過程,以及對未來職涯的探索。他的經歷讓我們看到,大學生在課堂與職場之間的轉換,確實存在許多挑戰。
希望這集 Podcast 能夠幫助在學學生思考自己的學習方向,也讓老師們更了解學生的需求。
感謝各位收聽「大學生不想學」,我們下集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