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不想學?從教室到職場間的真心話大冒險

004 Just Do It! 北京人大交流 短影音成為學習平(在學)


Listen Later

佳利:Just Do It! 北京人大交流 短影音成為學習平台

全威:各位觀眾大家好,歡迎來到《大學生不想學?從教室到職場的真心話大冒險》。今天我們邀請到的是佳利,來談談她的學習心得與歷程。請先自我介紹一下。
佳利:哈囉!各位聽眾大家好,我是陳佳利,目前是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的碩士生,大學部念的是英語系,也是在世新。今天能夠被老師認可來接受採訪,真的很榮幸。
全威:我通常找來上節目的,不是學得很好就是學得很差的(笑)。開玩笑的啦,我很佩服你,因為你不只在台灣的學習經驗豐富,還曾到中國人民大學交換。我想問你,目前在課堂上的學習狀況,你覺得有什麼不滿意或值得肯定的地方?
佳利:我覺得每一年、每個新生進來的狀態不同,老師也會隨之調整難度與熱忱。我觀察到現在的學生普遍學習動機比較低,這不完全是老師的問題,而是雙向的互動變少,老師也會因此改變教學方式。
全威:你是說,老師越教越少,是因為學生不想聽?
佳利:對啊,照本宣科沒人想聽,老師也會心累,只能用比較簡單的方式來教。我是助教,可以看到很多學生不願意回答問題,甚至連手機都不收,對課堂沒興趣。
全威:你覺得這樣的情況,是不是每況愈下?
佳利:有點像。以前學生被問到會緊張、會收手機,現在學生就乾脆不回應。甚至會覺得:「反正我可以上網查,不需要聽課。」
全威:但還是會有些學生像你,學習動機特別強。你覺得是什麼讓你跟其他人不同?
佳利:我覺得是探索的慾望。老師們引導我去思考,而不是要求死記。我在課堂上獲得肯定,反而更想思考、學習。這是可以被培養的,但很多人一旦錯過了那個階段,就很難拉回來了。
全威:那你去中國人民大學交換的經驗怎麼樣?跟台灣差很多嗎?
佳利:非常衝擊。我在人大找不到自習教室,只好坐在樓梯間念書。大家壓力很大,也很自律。台灣學生常因打工或其他原因不來上課,那邊學生的身份認同感非常強。
全威:那他們會像我們這邊一樣,邊上課邊滑手機嗎?
佳利:碩士班基本不會。他們用手機或平板大多是在查資料或做筆記,課堂上的互動也很多。老師會點名、提問,讓大家保持專注。
全威:你剛剛有提到 Podcast 和抖音,你覺得這些平台也可以當學習工具?
佳利:可以啊,只要你善用演算法。我的帳號從 2017 年開始使用,我刻意追蹤專業帳號,現在幾乎推給我的都是教授、知識型博主的內容。
全威:這樣真的很特別。大家都說抖音是搞笑、跳舞的內容,你卻用來學習。
佳利:是啊,但這需要主動「餵養」演算法,要有耐心跟它對抗。演算法會不斷測試你,只有你夠有自主性,才能反過來控制它。
全威:你會每天閱讀或寫作嗎?
佳利:閱讀不一定每天,但我會盡量每週都碰紙本書。寫作的話我每天寫日記,用手寫的。跟打字差很多,有實感,翻開本子看到自己的文字也會有成就感。
全威:你會擔心 AI 或 Google 讓我們失去記憶能力嗎?
佳利:會,我覺得太依賴 AI,會讓人漸漸失去對經驗與知識的掌控。很多資訊你好像看過,但你不知道在哪裡看過,這讓我覺得很不安。
全威:那你現在對未來有什麼規劃?
佳利:會參加提案比賽、考行銷證照,畢業前也想找實習,希望慢慢接軌職場,減少對未來的迷茫感。
全威:今天真的非常謝謝佳利的分享。從大學助教的觀察、自己對理論課程的熱情,到在人大交換的經驗、學習工具的運用,還有你每天手寫日記的習慣與對未來的思考,都讓我們看見一位學生如何透過不斷的探索與反思,找到屬於自己的學習路徑。

再次謝謝你,佳利,也謝謝各位的收聽,我們下次見!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bhztgn08kf01y795rhhtrd/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大學生不想學?從教室到職場間的真心話大冒險By 全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