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不想學?從教室到職場間的真心話大冒險

009 不斷鼓勵互動 重視公開表達力 讓百人課程也能活力四射(教師)


Listen Later

🎙️節目名稱:《大學生不想學?從教室到職場的真心話大冒險》 
👥主持人:全威 
👤受訪者:嘉薇老師(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 
📍地點:國立臺北大學三峽校區

開場介紹
全威: 各位聽眾大家好,歡迎來到我們《大學生不想學》的Podcast節目。今天我們這一集訪問的是嘉薇老師。她教學資歷非常豐富,熱情參與公共事務,也出版多本書。讓我們歡迎嘉薇老師,請您跟大家打聲招呼,並簡單介紹一下自己。
嘉薇: 全威老師好,各位聽眾好,很榮幸來到這個節目。我目前在台北大學公共行政及政策學系任教,教學經驗約15年,課程涵蓋政治傳播、政黨與選舉、民意調查與分析、量化研究方法以及大數據分析。
我最初在交大通識中心教書,那段經歷讓我學習如何與非本科學生互動,也讓我練就用白話語言講解艱深理論的能力。我的背景是政大新聞系,碩博士也都在政大完成,總共待了十年,運氣不錯,這十年都住到宿舍(笑)。

學生變化觀察
全威:您覺得這十幾年學生在學習上的改變是什麼?社群媒體是不是造成教學的一些挑戰?
嘉薇:非常大的改變。智慧型手機和社群媒體的普及,讓教學面對資訊的競爭。我朋友是HTC工程師,他聽我抱怨學生上課滑手機,竟然回我:「太好了,我們的產品超越了大學課堂。」這反映出學生早已習慣即時資訊與社交互動。
但我也開始用這些媒介當作教學的工具。例如,我會請學生上課時打開政治人物的IG或Facebook,查看貼文與留言,進行評論與分析。這樣的共享情境,讓學生與我共同學習。

AI與教學的關係
全威:那你如何看待AI在教學中的應用?是否會擔心學生過度依賴?
嘉薇:我不反對學生使用AI,例如ChatGPT。有次上課,我請學生計算台灣有效政黨數,一位同學直接用AI得出正確答案。我雖驚訝,但也提醒學生:你得知道過程,不能只靠結果。
我也曾發現有學生過度依賴AI,結果產出與教材毫無關聯的內容。這樣的學生我會給予很低的分數,並在課堂上說明:使用AI沒有問題,但要為內容負責。
我會補充紙筆考試與口試,以確認學生真正的理解。

大班教學經營
全威:您的課常有一百人以上,在大班教學上怎麼經營?
嘉薇:我設計了許多互動機制。舉例來說,課程一開始有「五人分享新聞」或「提問老師」的環節,先到先得,有加分誘因。
此外我加設「橫向對話」,讓學生彼此討論。若時間允許,我也安排分組討論或導讀分享。這些活動都搭配加分,並在LINE群組中即時回饋。

發言與表達訓練
全威:我知道你也非常強調學生的口語表達訓練?
嘉薇:是的,我設計「PC短講」:Political Communication簡報,兩分鐘不看稿,要有重點與邏輯,佔學期成績20分。目的是訓練學生克服緊張,提升說的能力。
我也會鼓勵發言、設計加分機制、在LINE群組紀錄發言紀錄,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注與肯定。前幾週的氛圍營造是關鍵,風氣一旦建立,整堂課就活起來了。

AI世代的教師建議
全威:那你會給新進教師什麼建議?如何面對AI世代?
嘉薇:我建議老師們將AI視為合作夥伴。AI可以幫忙準備資料與論點,但真正的學習還是要靠學生親自消化與呈現。
設計「AI無法替代的活動」是關鍵,如辯論、角色扮演、即興講話。這些都能訓練學生即時反應、真實表達,讓教學更有深度。

結語
全威:謝謝嘉薇老師,今天的分享讓我們看到在這個競合的教室中,教師可以透過設計有效機制,激發學生參與,結合AI與互動教學,打造真正有感的學習場域。
嘉薇:也謝謝全威老師的訪問,我覺得老師能做的,不只是教書,還要幫學生整理知識脈絡,並連結到他們未來的職涯與人生。
全威:謝謝您的收聽,我們下集節目見!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bhztgn08kf01y795rhhtrd/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大學生不想學?從教室到職場間的真心話大冒險By 全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