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启示录 | 黑暗的年代

009二战:两次大战之间


Listen Later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德国与英法俄等协约国在法国巴黎签订了投降协议。经过几番讨价还价之后,战败国德国最终还是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使德国丧失了许多领土。当时,许多政治家天真地以为,通过这样的施压和钳制,德国将不会再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但是,谁也没有想到,恰恰是因为《凡尔赛和约》,在德国人心中埋下了一颗随时都有可能爆发的仇恨的种子。


柏林,1945年,欧洲脱离了纳粹恐怖统治,红军正在进行最后的战役。苏联上尉尤瑟夫-普劳托夫这样写道,“恨意如此深,我们想结束战争,歼灭想杀死我们的军队,一劳永逸地结束这场战争。”13年前,柏林最时髦的库尔菲尔斯滕大道,代表着仍处于危机中的德国。一座纪念碑纪念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几百万受害者。玛琳-提特里希在柏林唱着“蓝天使”。托马斯-曼在亚历山大广场菩提大道的菩提树荫下,欣赏自己的诺贝尔文学奖。柏林是欧洲文化中心,也是全球最开放最包容的城市之一。


但1933年,一切都改变了,通过恫吓、煽动和利用德国退伍军人的痛苦心理等方法,希特勒和他的武装部队控制了整个德国,纳粹党利用德国左派的分裂,成功掌握了政权。甚至连希特勒高举的拳头和革命式的敬礼,都是为了讨好人民群众,以取得广泛的支持。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合法获得了政权。几个月后,他已经巩固了独裁政权,成为元首。


“希特勒的领袖意志和绝对权力,就是表现出个人崇拜。当时希特勒不管走到哪里,都是海洋一般的欢呼。他凭借什么做到这些呢?希特勒的能力就是善于叫卖“虚拟”。他通过《25条政纲》向所有的德国人做出许诺,我们都知道,社会阶层多元化使利益多元化,但是他能够满足所有阶层利益。”


在其著作《我的奋斗》一书中,希特勒表明了自己的任务。身为经受过苦难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退伍军人,他的首要任务是摧毁法国、洗刷1919年凡尔赛和约的耻辱。《凡尔赛和约》解除了德国的武装,并剥夺了德国的部分领土。接着,他想夺取他所谓的生存空间,德国有八千万人口,是法国的两倍,他想让德国赢得它应得的世界强权地位。希特勒是病态的反犹主义者,他的任务还包括,确立雅利安种族的优势地位,认为这种优势正受到犹太人的威胁,他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战败、通货膨胀、失业等等问题,都归罪于犹太人。这些犹太人将被送到第一个集中营——达濠,希特勒将共产党员、社会民主党员和所有反对纳粹政权的人都关在了这里。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二战启示录 | 黑暗的年代By 暮鼓仙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