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大學生不想學》 021
受訪者:宥嫀|華江高中畢,現就讀世新大學口語傳播暨社群媒體學系大一新生
主題:內向詩人如何勇闖舞台?一位文藝寫手的自我鍛鍊之路
全威:歡迎來到《大學生不想學》,今天我們邀請到的是宥嫀。先請你自我介紹一下?
宥嫀:哈囉大家好,我是鍾宥嫀,畢業於台北的華江高中。我是那種「台上E人、台下I人」的人,反差蠻大的。我喜歡看小說、詩集,尤其是寫實題材的作品,也會自己寫詩,用比喻豐富自己的表達。
🌟「台上幽默,台下內向」
全威:你說你有反差感,那上台的你和私下的你差別在哪?
宥嫀:私底下我蠻害羞、也有點社恐,但只要講到我喜歡的東西,比如小說、電影、詩,我就會變得滔滔不絕。上台反而是我可以比較完整、比較大膽地表達的時刻。
全威:那你同學怎麼看你?
宥嫀:他們通常記不得我報告的內容,但都記得我的人設,覺得我好笑、有趣。有點失焦(笑)。老師則會說我內容很專業,但對我的風格比較沒興趣。
📖「閱讀與詩:讓我安靜地面對世界」
全威:你說你喜歡小說,有特定類型嗎?
宥嫀:我喜歡寫實題材的,比如家暴或社會議題。它們雖然沉重,但讓我看到光明與黑暗是並存的。
全威:為什麼不是影視?文字的吸引力在哪?
宥嫀:因為我共情力強,影像太直接會讓我情緒崩潰。文字比較有緩衝,可以自己決定吸收多少、什麼時候停下來。
✍️「我是IG上的寫手」
全威:你也會寫詩?現在年輕人還會寫詩嗎?
宥嫀:IG上有一個寫手圈,雖然很小眾,但大家會默默關注彼此。我會用 Canva 設計詩的排版,配圖放在 IG 上。
全威:所以不是為了參加文學獎?
宥嫀:沒有,我們不比文學獎,只是出於喜歡。
🎤「為什麼選擇口傳系?」
全威:你為什麼念口傳系?
宥嫀:高一原本想念心理系,因為我喜歡觀察情緒,也會分析、找資料。但後來發現自己講話太直接,不太會安慰人,給不了「情緒價值」。
高二想轉去戲劇,但團體溝通常常卡關,太內向了,所以最後決定來口傳系——算是想訓練自己不足的地方。
全威:你真的很有勇氣耶,面對自己的弱項還願意去練。
宥嫀:嗯,是想把軟實力補回來。避免誤解,也讓自己更能跟人合作。
🧠「AI 是我對話的練習夥伴」
全威:那AI在你生活中扮演什麼角色?
宥嫀:像朋友也像老師。我會跟它玩故事接龍,有時候讓它扮演心理師,和我對話,再分析對話內容。我想觀察自己,也觀察對方怎麼說話。
全威:你根本是用AI進行後設溝通分析欸!
宥嫀:算是我一種小眾的樂趣啦(笑)。
🎯「未來四年的目標是?」
全威:你對大學四年有什麼規劃?
宥嫀:我想參加演講比賽。對內向的人來說,上台很焦慮,但我會在心裡告訴自己「這是興奮不是害怕」,這樣表現會比較好。我也想把自己喜歡的議題講出來,讓更多人看見被忽略的社會問題。
全威: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宥嫀:我想成為一個可以幫助別人的人。即使不能解決問題,也能讓議題被更多人聽見。
🤝「我的小小願望: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全威:最後問你一個問題,大學四年你最想完成什麼?
宥嫀:找一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深度對談、互相扶持的人。AI雖然陪我很多,但我還是希望在現實生活中找到那樣的人。
全威小結:
從「內向寫手」到「勇敢上台」,宥嫀是一位用文字尋找共鳴、用語言練習勇氣的大一新鮮人。她不只寫詩,更在努力讓議題被聽見、讓自己被理解。宥嫀希望透過他的分享可以讓這個世界看見更多灰色的地帶,也祝福宥嫀能找到那個與她一起說故事的人。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bhztgn08kf01y795rhhtrd/comments
🎙️《大學生不想學》 021
受訪者:宥嫀|華江高中畢,現就讀世新大學口語傳播暨社群媒體學系大一新生
主題:內向詩人如何勇闖舞台?一位文藝寫手的自我鍛鍊之路
全威:歡迎來到《大學生不想學》,今天我們邀請到的是宥嫀。先請你自我介紹一下?
宥嫀:哈囉大家好,我是鍾宥嫀,畢業於台北的華江高中。我是那種「台上E人、台下I人」的人,反差蠻大的。我喜歡看小說、詩集,尤其是寫實題材的作品,也會自己寫詩,用比喻豐富自己的表達。
🌟「台上幽默,台下內向」
全威:你說你有反差感,那上台的你和私下的你差別在哪?
宥嫀:私底下我蠻害羞、也有點社恐,但只要講到我喜歡的東西,比如小說、電影、詩,我就會變得滔滔不絕。上台反而是我可以比較完整、比較大膽地表達的時刻。
全威:那你同學怎麼看你?
宥嫀:他們通常記不得我報告的內容,但都記得我的人設,覺得我好笑、有趣。有點失焦(笑)。老師則會說我內容很專業,但對我的風格比較沒興趣。
📖「閱讀與詩:讓我安靜地面對世界」
全威:你說你喜歡小說,有特定類型嗎?
宥嫀:我喜歡寫實題材的,比如家暴或社會議題。它們雖然沉重,但讓我看到光明與黑暗是並存的。
全威:為什麼不是影視?文字的吸引力在哪?
宥嫀:因為我共情力強,影像太直接會讓我情緒崩潰。文字比較有緩衝,可以自己決定吸收多少、什麼時候停下來。
✍️「我是IG上的寫手」
全威:你也會寫詩?現在年輕人還會寫詩嗎?
宥嫀:IG上有一個寫手圈,雖然很小眾,但大家會默默關注彼此。我會用 Canva 設計詩的排版,配圖放在 IG 上。
全威:所以不是為了參加文學獎?
宥嫀:沒有,我們不比文學獎,只是出於喜歡。
🎤「為什麼選擇口傳系?」
全威:你為什麼念口傳系?
宥嫀:高一原本想念心理系,因為我喜歡觀察情緒,也會分析、找資料。但後來發現自己講話太直接,不太會安慰人,給不了「情緒價值」。
高二想轉去戲劇,但團體溝通常常卡關,太內向了,所以最後決定來口傳系——算是想訓練自己不足的地方。
全威:你真的很有勇氣耶,面對自己的弱項還願意去練。
宥嫀:嗯,是想把軟實力補回來。避免誤解,也讓自己更能跟人合作。
🧠「AI 是我對話的練習夥伴」
全威:那AI在你生活中扮演什麼角色?
宥嫀:像朋友也像老師。我會跟它玩故事接龍,有時候讓它扮演心理師,和我對話,再分析對話內容。我想觀察自己,也觀察對方怎麼說話。
全威:你根本是用AI進行後設溝通分析欸!
宥嫀:算是我一種小眾的樂趣啦(笑)。
🎯「未來四年的目標是?」
全威:你對大學四年有什麼規劃?
宥嫀:我想參加演講比賽。對內向的人來說,上台很焦慮,但我會在心裡告訴自己「這是興奮不是害怕」,這樣表現會比較好。我也想把自己喜歡的議題講出來,讓更多人看見被忽略的社會問題。
全威: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宥嫀:我想成為一個可以幫助別人的人。即使不能解決問題,也能讓議題被更多人聽見。
🤝「我的小小願望: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全威:最後問你一個問題,大學四年你最想完成什麼?
宥嫀:找一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深度對談、互相扶持的人。AI雖然陪我很多,但我還是希望在現實生活中找到那樣的人。
全威小結:
從「內向寫手」到「勇敢上台」,宥嫀是一位用文字尋找共鳴、用語言練習勇氣的大一新鮮人。她不只寫詩,更在努力讓議題被聽見、讓自己被理解。宥嫀希望透過他的分享可以讓這個世界看見更多灰色的地帶,也祝福宥嫀能找到那個與她一起說故事的人。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bhztgn08kf01y795rhhtrd/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