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磨练与共修 | AI製作

022 遠離身邊6種「有毒的人」!人生的大部分災難,源於與錯誤的人糾纏不休


Listen Later


有缘人,在红尘俗世中,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些人一旦靠近,便是一场灵魂修行。哪怕你是跟他一起虚度光阴,他的磁场都会给你温暖,给你力量。

遗憾的是,不是每个人都能与你灵魂相近,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你。有些人一旦靠近,便是一场精神损耗。哪怕你是去与他分享喜悦,他都能让你黯然神伤。

与优秀的人相处,彼此成就;与错误的人同行,得到的是彼此消耗。世界上有一种人,你同他打交道,常常会感觉到无端的沮丧和受挫。他们似乎总是在永无止境地抱怨、挑毛病、找问题,散发种种负能量,把周围的人拖下水,能拉低身边的能量,还能让人产生莫名的悲观情绪。这样的人,我们称之为有毒的人。

现实中,每个人都难免会遇到各种身上带毒的人。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消耗你的心神,榨干你的生命力,最终毒害你的人生。我们的能量是有限的,不值得为别人损耗。任何时候,遇到身上有这六种有毒人格的人,请赶紧远离。

一、指责性人格

总爱指责别人的人,心里是有毒的。这种人一旦遇到事情,总是选择逃避责任,张口就怪罪和指责别人。和他们在一起,你总觉得自己有错,最终活得越来越痛苦。

圆珠美玲分享过一个自己的故事。半年前,她老公因为公司效益不好,被列入了裁员名单。离职回家那天,老公就对她大发脾气,说:“都是因为你,本来几年前我就准备跳槽,你劝我要稳定,现在被辞了,你满意了吧?”美玲听着丈夫蛮横的指责,只能偷偷抹泪。

失业后,丈夫找工作屡屡碰壁,每天回家总带着一肚子怨气。有一次丈夫回到家,看到孩子乱扔的玩具突然又爆发了,冲着美玲说:“一天天连孩子都带不好,家里这么乱,真没用。”美玲听完,既生气又委屈,自己每天除了操持家务,还要带孩子,累死累活,换来的却是各种无端的责备。最终,美玲忍无可忍,只能选择离婚。

心理学家艾尔伯特·艾利斯说,指责性人格的人会让你压抑得看不到自己的价值,最终活成一个低价值感的人。在这样的人影响下,一个人就会陷入纠结、憋屈和痛苦的情绪中。和他们相处,只会使你压抑得喘不过气来。遇到这样的人,及时远离才是保护自己唯一的方式。

二、反驳性人格

心理学上有一个反驳性人格的概念。拥有这类人格的人,无论自己是否有理,凡事都要和别人唱反调。你与他们争论,不仅无法说服对方,反而会陷入无谓的消耗。

比如有园主过年参加了一次同学聚会,席间大家谈到现在有些城市过年不许放鞭炮的话题。有人说这样规定也是有理由的,放鞭炮可能会引起火灾。然而其中一个同学听了,反问道:“谁说放鞭炮一定会引发火灾?”园主解释说,放鞭炮时火星四溅,遇到干燥物就容易失火。对方听后又是一连串质问:“不放鞭炮就没有火灾了吗?消防队是干什么的?”这让现场众人十分无奈,干脆选择沉默不再争辩。

有位作家说:“别跟杠精硬杠,你赢不了。”因为在他狭小的世界里,自己就是绝对真理。爱反驳的人,不管别人怎么说,他都要抬杠,以彰显自己的智慧。与其和他们没完没了地争辩下去,不如从一开始就躲得远远的。毕竟,你永远吵不过一个自以为是的人,也永远辩不赢一个油盐不进的人。和他们相处,只会不断拉低你的层次,让你的情绪越来越差。

三、卖惨型人格

有一家小餐馆,是个夫妻店,生意一度很红火。后来,老板因病去世,饭馆便由老板娘独自打理。经受了这样重大的变故,老板娘非常伤心,自此,她便经常对客人念叨:“生意不好做,员工很难招,一个人撑着好辛苦。”一开始大家还能理解,但听得多了,客人都被她搞得心事重重,渐渐地,客人就不愿意过来。没多久,餐馆就倒闭了。

现实中,有很多像老板娘这样的人,在遭遇伤痛后到处卖惨,结果让生活雪上加霜。一个人若沉溺于诉苦,除了会加深自身的痛苦外,还会给他人不断制造阴霾。喜欢到处哭诉不幸的人,总是心灰意冷,悲观厌世,无时无刻不在向周围散发负能量。与之接触久了,我们也不免受其影响,让生活随之浸泡在一汪苦水当中。

人与人之间的情绪是会传染的。喜欢卖惨的人,就像附在你身上的水蛭,会慢慢吸走你的能量,让你情绪低落,消极懈怠。碰到这样的人,及时与他们撇清关系,是最好的选择。

四、打压型人格

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你刚被领导夸赞,便会有人嘲讽“这有什么了不起”;你通过努力考到了某个证书,就被说完全是因为运气好;你想尝试一个赚钱的想法,有人却说你不是这块料,趁早放弃。和这些一直打击你的人在一起,你会渐渐失去信心,变得自卑怯懦。

有位年轻人刚参加工作时,遇到过一个策划主管。有次他提交了一个策划案,主管看过后,直接甩了回去说:“写得太烂了,考虑到执行了吗?”年轻人又仔细改了一版交上去,结果又被打回,说缺乏创新,毫无亮点。那段时间,这个年轻人每天都感觉精神和身体极度疲惫。后来一个朋友知道了,劝他早点离职。他听了朋友的建议,换了份工作。新公司的领导对他非常包容,总是鼓励他。在这里,他终于找到了工作的乐趣和价值。

一个持续被否定的人,无异于时刻在接受法庭的审判。那些贬低和否定你的人,只会吞噬你的自信,浇灭你的热情,最后让你在自我质疑中把人生过得一片灰暗。如果有人一直贬低你,否定你,甚至诋毁你,请一定赶快离开,不要回头。

五、索取型人格

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比如你的文笔不错,新结交的朋友知道了,便请你到家里给他的孩子辅导写作。你不好意思拒绝,便在周末去做了一次辅导。但没想到的是,这只是个开始。因为你太好说话,这位朋友就变本加厉地找你帮忙,今天写一篇演讲稿,明天写份企划书,后天再做个投影片。为了帮朋友的忙,你不仅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甚至还经常耽误了正事。随着对方的所求不断增多,你感到身心俱疲。人无可忍之下,你果断与对方绝交,这才让生活重新变得轻松自在起来。

你也终于明白,爱索取的人,只会将你当作工具利用,直到消耗掉你的全部价值。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因为你的良善心软,处处拿捏你。你越迁就,别人就会索要越多;你越忍耐,对方就越是欺压。和这样的人在一起,不仅是在消耗我们的时间、精力,更是在掏空我们的真心。

久而久之,他们便会注视我们的生活,使我们越活越累。面对不知感恩、贪婪无度的人,趁早远离,别让我们的善意被一次次辜负。

六、嫉妒型人格

曾经热门电视剧《你是我的城池营垒》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医学生许延山和米卡是好朋友,两人进入同一家医院,还都被分在了重点科室。后来米卡得到了主任邵医生的赏识,经常受邀参加各种研讨会,这让许延山很不爽,他对米卡的不满也与日俱增。

有次科室要评优,因为担心自己竞争不过米卡,许延山便找机会偷偷删除了米卡的资料,导致米卡只能临时拼凑一篇论文。结果许延山如愿获得了医院的评优。然而没过多久,事情就被揭发。面对米卡的质问,他反而控诉起米卡得到的好处比自己多。最终两人形同陌路,而许延山也被开除,大好的前程全数尽毁。

哲学家曾说过:“人可以允许陌生人的发迹,却绝不能原谅一个身边人的上升。”那些见不得你好的人,内心长满了嫉妒的恶之花。在他们眼里,你的优异、事业的成功、生活的幸福,绝不可以超过他们。他们从不反省自己,而是想方设法试图把你拉下来。心怀嫉妒的人,不管你如何真心相待,总有一天他会让你栽个大跟头。

以上六种有毒人格的人,你身边有吗?如果有,那要注意了。和他们打交道,除了损耗自己,你什么都得不到。

有人肯定要问了,那生活中遇到这些有毒的人纠缠该怎么办呢?

有位同修曾经分享过他的经历。在他们单位,有一个同事总是负能量满满,经常抱怨、批评别人,甚至散播负面情绪。一开始,这位同修还碍于同事之间的面子,总是回应他,并且一直试图通过正面回应来改变这种状况。但是他发现这一切努力都是徒劳,不仅没有帮助,反而让自己也变得越来越消极,情绪上受到非常大的干扰。

后来他实在是无法继续忍受了,决定干脆不搭理。实在躲不开的时候,就尽量减少与这个同事的接触,不再回应那些消极的言论。慢慢的,那位同事总是在他这里自讨没趣,也就不再找他抱怨了。他感觉自己仿佛从一个沉重的氛围中解脱出来,重新找回了内心的平静和正能量。

当我们发现自己被有毒的人缠绕时,最有效的做法是切断与他们的联系,保持距离,不再让自己被对方的情绪和行为所影响。关键在于要及时察觉到这种纠缠,并认识到任何形式的反驳、自我证明、回应或与对方建立情绪联系的尝试,都是让你陷得更深的陷阱。

所以不要回应。比如,当有人故意激怒你,或者试图引发你的其他负面情绪,以便与你纠缠时,你要意识到,这是他们在用自己的负能量拉扯你。这些人就像负能量载荷爆棚的负向能量体,自己难受得不行,必须赶紧找到一个人输送负向能量,好让自己好受一些。

一旦你被这样的人逮住了,并且咬住了,就像蚂蟥吸血一样,他不喝饱了,绝不松口。所以,最佳的策略是,干脆不让他贴上来。这时候的你,不应该继续互动,让自己被对方左右。相反,你需要立刻控制自己的情绪,拒绝与他们建立任何情绪上的联系,从而摆脱那种试图吸引你纠缠的圈套。

你可以做的是,停止回复他们的消息,不搭理,不再接住他们抛向你的球。用一种旁观者的冷漠态度,来观察对方的每一个行为和情绪,清楚地告诉自己,他们的情绪、想法和行为与我无关。这样,你就能够收回自己的能量、精力、时间和注意力,重新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

避免被不好的人和事牵扯,尽可能地与这些有毒的人保持距离。我们无法选择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但可以选择让自己不和什么样的人接触。永远不要把人生消耗在不值得的人身上。学会把有毒的人请出生命,与他们划清界限,才能保护自己,让生活更顺心。

最后,有缘人,我也想要提醒你,以上谈到的有毒人格,我们更要时刻对照自己,用来自省,不要让自己成为了有毒的人而不自知。

感谢你看到最后。如果今天的分享对你有所帮助,请按个赞给我响应,回复一句“远离有毒之人”。愿每个人都能把时间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精神磨练与共修 | AI製作By 來自香港的河馬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