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1941年6月22日,德国发起巴巴罗萨行动,联合其他欧洲轴心国集团的成员国以及芬兰,共同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目标是期望借由兵分三路的快速突击,攻占波罗的海地区、莫斯科和乌克兰。北方主力由里布元帅的德国北方集团军和芬兰军进攻,中路由博克元帅的德国中央集团军进攻,南方由伦德施泰特元帅的德国南方集团军下辖曼斯坦因等名将和罗马尼亚军进攻。最终战略目标则是在1941年末,攻下从阿斯特拉罕至阿尔汉格尔斯克所连结的“AA战线”以内范围,并且能够有效掌握里海和白海的周遭交通。希特勒的目标是借由发展成为军事大国的德国,来消除苏联本身,以彻底消灭共产主义。并且借由驱赶当地居民的方式来获得所谓的“生存空间”。同时,德国也希望能够攻占苏联的重要地区,并且借由当地的战略资源进而能够击败德国的其他对手。
虽然苏联红军在战争之前亦有准备战略反攻计划,但是轴心国部队发起的巴巴罗萨行动仍迫使苏联最高统帅部只能够采取战略防卫作战。到了夏日期间,轴心国成功进占大量的苏联领土,并且也造成苏联军方巨大的人员和物资损失,交通几乎瘫痪。然而,到了8月中旬,德国国防军陆军总司令部决定让渐趋劳累的德国中央集团军暂止发起对于苏联的包围作战,并且连同第2装甲军团一同向乌克兰以及列宁格勒推进。德军在对基辅的攻势中获得压倒性的成功,导致一共有4个苏联集团军遭到围剿和歼灭,这也让德军得以更早占领克里米亚到乌克兰东部的工业发达地区。
将近75%的轴心国部队以及绝多数原本布署于法国和地中海中部的空军部队陆陆续续转移到东线,这促使英国政府重新思考其大战略计划。同年7月,英国和苏联一同组成反对德国的英苏协定,同时英国和苏联也一起入侵伊朗,以确保波斯走廊和伊朗当地油田不会落入德军占领之下。到了8月,英国和美国则一同签署《大西洋宪章》。
1941年6月22日,德国发起巴巴罗萨行动,联合其他欧洲轴心国集团的成员国以及芬兰,共同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目标是期望借由兵分三路的快速突击,攻占波罗的海地区、莫斯科和乌克兰。北方主力由里布元帅的德国北方集团军和芬兰军进攻,中路由博克元帅的德国中央集团军进攻,南方由伦德施泰特元帅的德国南方集团军下辖曼斯坦因等名将和罗马尼亚军进攻。最终战略目标则是在1941年末,攻下从阿斯特拉罕至阿尔汉格尔斯克所连结的“AA战线”以内范围,并且能够有效掌握里海和白海的周遭交通。希特勒的目标是借由发展成为军事大国的德国,来消除苏联本身,以彻底消灭共产主义。并且借由驱赶当地居民的方式来获得所谓的“生存空间”。同时,德国也希望能够攻占苏联的重要地区,并且借由当地的战略资源进而能够击败德国的其他对手。
虽然苏联红军在战争之前亦有准备战略反攻计划,但是轴心国部队发起的巴巴罗萨行动仍迫使苏联最高统帅部只能够采取战略防卫作战。到了夏日期间,轴心国成功进占大量的苏联领土,并且也造成苏联军方巨大的人员和物资损失,交通几乎瘫痪。然而,到了8月中旬,德国国防军陆军总司令部决定让渐趋劳累的德国中央集团军暂止发起对于苏联的包围作战,并且连同第2装甲军团一同向乌克兰以及列宁格勒推进。德军在对基辅的攻势中获得压倒性的成功,导致一共有4个苏联集团军遭到围剿和歼灭,这也让德军得以更早占领克里米亚到乌克兰东部的工业发达地区。
将近75%的轴心国部队以及绝多数原本布署于法国和地中海中部的空军部队陆陆续续转移到东线,这促使英国政府重新思考其大战略计划。同年7月,英国和苏联一同组成反对德国的英苏协定,同时英国和苏联也一起入侵伊朗,以确保波斯走廊和伊朗当地油田不会落入德军占领之下。到了8月,英国和美国则一同签署《大西洋宪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