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完这一课

03. 经济下行期,个人努力有用吗?


Listen Later

🎙️主讲老师

梁捷,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博士后,看理想《生娃、养老、打工人: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一平方公里内的经济学》等节目主讲人。

📚今日课程:经济学📒课堂摘抄

1. 抖音成立于2016年;小红书成立于2013年;B站成立于2010年。在2016年以前,没有人认为它们会成为大厂。滴滴成立于2012年,我还记得2012或2013年第一次使用打车软件时的震惊。过去我们说到大厂,指的是BAT,百度、腾讯、阿里,但BAT这三家公司并称,互联网上最早的记录是2010年。

2. 2007的时候,GDP增速是14.2%,接下来两年经济危机,GDP增速还是有9%左右。2010年,GDP增速10.6%,也是最近十多年我们最后一次看到两位数。我们有很多年没提“两位数增长速度”了吧,倒是整天在说“软着陆”。GDP增速两位数的时候,是我们挺无感的时候。而软着陆的过程,恰是很多人觉得“时代红利”这几年。为什么会这样,这就需要我们学习一点经济学。

3. 有人发明一套话术来描述人们的赚钱状态,叫作alpha和beta理论。这套理论最初是金融市场里的黑话,现在被搬到普通人的生活里。我们不太严格地解释一下alpha和beta理论。在股市里,有些公司可以靠着自己的能力使得股价上升,跑赢大盘,这种是alpha理论,而另一些公司则主要是靠着板块或者大盘的趋势变动而使得股价上升,这种是beta理论。比如前些年白酒板块非常好,茅台领涨,而其他一些不太知名的白酒股票也会跟着涨,就是beta理论在起作用。

4. 我们总是容易过度悲观或者过度乐观,在经济下行时期过度悲观,而在经济繁荣时期过度乐观,对于长期过度悲观而对于短期过度乐观。

5. 我们讨论的是经济学,所以课堂里的教育,书本上的知识,网络上的各种慕课,包括今天的节目,全都不会对你直接生效。只有市场才会直接地教育你

6. 我们的生活固然受到宏观经济的总体影响,但也时时受到个人非理性行为的影响。非理性行为是人性的必然组成部分,无法压制,无法克服。非理性冲动有时候会给我们带来意外的回报,但有时候也可能摧毁我们的生活。所以我们常常需要一套制度、一套框架来辅助我们作出重大决策。例如经常有人会咨询专家,我是否应该买房,孩子高考是否应该填报某个专业。这种问题本质上跟明天会不会下雨是同类型的问题。也许专家抬头看看天,可以给你一个斩钉截铁的回复。

✏️课后划重点

1. 经济学,到底是研究什么的?

2. 什么是“见证历史”、见证经济周期?

3. 如何从4个不同学科视角看待“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

4. 金融行业不好就业,为什么不去大厂?

5. 经济下行期,我们自己还可以做些什么?

本集参与

主讲人|梁捷

编辑|ruicen 小尹

后期|小尹

统筹|ruicen 荞木 jiajun

本节目由辉瑞中国与看理想联合出品,每周二早7: 00更新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问题✏️

完整文稿可前往看理想APP➡️03. 经济下行期,个人努力有用吗?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学完这一课By 看理想vistop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