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震惊!超5成职场人认为,下班后也该秒回老板消息!》
作者:脉脉编辑部
盼望着,盼望着,五一黄金周的脚步近了。时钟的指针已经朝着下班缓缓迈进,只希望它走得快些、再快些。
即便是左拼右凑出来的五天假,哪怕是靠牺牲了几个周末才换来的黄金周,但总归能从上班+加班+调休的恶性循环中摆脱出来,浮上水面透一口气吧。
真想过一个舒舒服服、懒懒散散、无人打扰的假期啊!
三天后,小王同学迎着暮春的正午阳光,睡到了自然醒。
仍然赖在床上,在枕头旁摸到手机,打开外卖软件想点一份特辣螺蛳粉,盘算着要不要加一份煎蛋,毕竟也是过节嘛。
可是,企业微信的提示声却不合时宜地响起。
小王心里涌起不详的预感,定睛一看,果然是公司群聊。
老板:“这个项目出了点问题,你来看一下?@小王”
那时那刻,小王很想假装没看到,窗外的阳光是如此地明媚耀眼,新鲜酸辣的美食正在远方招手,朋友圈里早已摆满了别人的旅行自拍九宫格。
犹豫了3分半钟,小王回复:
“好的。”
明明是法定节假日,却被老板和领导们搞成了无偿加班日。
上午让你改几行bug,下午让他调整一个PPT,晚上十点还要和客户语音过一下项目的update。
许多大BOSS都认为,既然领了工资,就应该7x24小时全天候在线啊,随叫随到是一个职场人的本分吧。
加班费?那自然是不存在的。
遗憾的是,这种理念如此深入人心,连许多职场人都深表认同。
脉脉刚刚发布的《2021职场人加班真相调研报告》中,竟然有超过半数的职场人认为:下班时间,也应该回复公司信息,而且应该是:秒回。
在问卷调查中,有52%的职场人说:“没办法啊,假日也应该回复工作消息啊,这是工作需要嘛。”
有23%的人觉得,下班时间回不回消息,得看情况也得看我本人的心情。
重要又紧急的工作,必回。
重要但不紧急的工作,可回可不回。
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工作……如果心情不佳,那就可以假装没看见了。
值得欣喜的是,仍然还有25%的职场人坚信:“既然下班了,这就是我的私人时间,闲人和忙人都请勿扰!”
然而,问卷调查只能表达出人们的理念和意愿,请大家环顾左右,看看自己和身边的职场人,有几个人能坚守住私人时间神圣不可侵犯的底线呢?
恐怕,那就是老板和高管本人吧。
身为打工人,这点数还是有的。
然而这个问题呢,我们也可以辩证地来看。
虽然存在很多一休假就神隐的大BOSS,但身先士卒、鞠躬尽瘁、以加班为己任的大老板和高管也数不胜数。
毕竟高薪、期权、上市都是工作的第一驱动力,许多BOSS和VP级别的高管,已经分不清工作和生活的界限,毕竟他们分分钟都是几百万上下,时刻在为自己打工。
在脉脉的调查中,也能清晰地看到这样的趋势,从收入水平来看,收入越低的职场人,下班后回复信息的意愿越低。
而收入较高的职场人,既然在工作中收获颇丰,也就乐于牺牲一点点私人时间。
其实吧,很多工作信息,就是他们主动发出来的。
说到这里,相信你也想到了这个充满诱惑力的问题:那这是不是也可以说明,如果愿意随叫随到,时时刻刻积极回复领导召唤,就能让自己距离升职加薪更近一步呢?
事业梦想当然是美好的,但现实却是小概率的。真实职场的调查结果,给我们迎头泼了一桶冰水。
大概有40%的加班行为被彻底无视,不但从未见过加班补贴,远期的薪酬、职位回报也都毫无指望。只有11%的职场人,真的通过加班获得了升职加薪,而60%的人,加班复加班,三年又三年。
现实已经如此赤裸地摆在我们的面前,你还要加班吗?还会秒回所有的工作信息吗?
听过许多人信誓旦旦地说:“世界变化很快,谁都可能会背叛你,只有工作不会背叛你。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每一次加班,都是在为自己的未来储蓄。”
事情果真如此吗?
难道说,只有加班,才算得上兢兢业业的好员工?只有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耗费在工作上,才能收获自己想要的生活?
股神巴菲特曾经说过一句话:
很多人比我工作时间更长、更努力,但我做事更加理性。
一门心思地扑在加班上,真的是职场里的最优解吗?
脉脉上曾经有过一个热门的职场问答:“准点下班VS加班,究竟谁才是好员工?”,有8.1万职场人毅然选择了“准点下班”,而只有不足一万人选择了“加班的员工才是好员工”。
我们有理由提出审慎的质疑:支持加班的这九千多人,到底混入了多少位老板?
支持准点下班的人认为,如今许多管理者目光短浅,只用“工作时间”这种单一目标来考察员工,这种评价标准抹杀了人们的个体差异和创造性,把员工当成没有感情的加班机器,这只会让员工们厌恶工作,每个人都在摸鱼、滑水、空耗时间,长期看来,并不会对公司产生正面的价值。
效率和结果,才应该是工作考核的要义。
理性的管理者,会量化业绩考核标准,真正地衡量出员工的价值,让企业氛围更轻松、更活跃,也更具创造性。
许多与加班常年缠斗的职场人都觉得,如果少加一些班,我可以用空闲时间来阅读、思考、提升自己,让自己的职场竞争力大大增加,而不必引起疲于应付眼前的工作,磨损掉了身体健康和精神力。
996、大小周已经让我们身心俱疲,回到家里,只能倒头就睡。
太阳升起,又是加班的一天。
然而,不管是支持还是反对,长期加班仍然都是横亘在我们面前冷冰冰的无奈现实。
《2021职场人加班真相调研报告》数据显示:有52%的职场人说,自己永远都不会爱上加班。
是啊,累了,当然就不想再爱了。
五一小长假的真面目,其实是调休。
加班的真面目,是加码剥削我们的劳动力,也让我们慢慢丧失追求美好生活的能力。
那么作为职场人的你,在宝贵的五一小长假期间,还会秒回老板的工作消息吗?
《震惊!超5成职场人认为,下班后也该秒回老板消息!》
作者:脉脉编辑部
盼望着,盼望着,五一黄金周的脚步近了。时钟的指针已经朝着下班缓缓迈进,只希望它走得快些、再快些。
即便是左拼右凑出来的五天假,哪怕是靠牺牲了几个周末才换来的黄金周,但总归能从上班+加班+调休的恶性循环中摆脱出来,浮上水面透一口气吧。
真想过一个舒舒服服、懒懒散散、无人打扰的假期啊!
三天后,小王同学迎着暮春的正午阳光,睡到了自然醒。
仍然赖在床上,在枕头旁摸到手机,打开外卖软件想点一份特辣螺蛳粉,盘算着要不要加一份煎蛋,毕竟也是过节嘛。
可是,企业微信的提示声却不合时宜地响起。
小王心里涌起不详的预感,定睛一看,果然是公司群聊。
老板:“这个项目出了点问题,你来看一下?@小王”
那时那刻,小王很想假装没看到,窗外的阳光是如此地明媚耀眼,新鲜酸辣的美食正在远方招手,朋友圈里早已摆满了别人的旅行自拍九宫格。
犹豫了3分半钟,小王回复:
“好的。”
明明是法定节假日,却被老板和领导们搞成了无偿加班日。
上午让你改几行bug,下午让他调整一个PPT,晚上十点还要和客户语音过一下项目的update。
许多大BOSS都认为,既然领了工资,就应该7x24小时全天候在线啊,随叫随到是一个职场人的本分吧。
加班费?那自然是不存在的。
遗憾的是,这种理念如此深入人心,连许多职场人都深表认同。
脉脉刚刚发布的《2021职场人加班真相调研报告》中,竟然有超过半数的职场人认为:下班时间,也应该回复公司信息,而且应该是:秒回。
在问卷调查中,有52%的职场人说:“没办法啊,假日也应该回复工作消息啊,这是工作需要嘛。”
有23%的人觉得,下班时间回不回消息,得看情况也得看我本人的心情。
重要又紧急的工作,必回。
重要但不紧急的工作,可回可不回。
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工作……如果心情不佳,那就可以假装没看见了。
值得欣喜的是,仍然还有25%的职场人坚信:“既然下班了,这就是我的私人时间,闲人和忙人都请勿扰!”
然而,问卷调查只能表达出人们的理念和意愿,请大家环顾左右,看看自己和身边的职场人,有几个人能坚守住私人时间神圣不可侵犯的底线呢?
恐怕,那就是老板和高管本人吧。
身为打工人,这点数还是有的。
然而这个问题呢,我们也可以辩证地来看。
虽然存在很多一休假就神隐的大BOSS,但身先士卒、鞠躬尽瘁、以加班为己任的大老板和高管也数不胜数。
毕竟高薪、期权、上市都是工作的第一驱动力,许多BOSS和VP级别的高管,已经分不清工作和生活的界限,毕竟他们分分钟都是几百万上下,时刻在为自己打工。
在脉脉的调查中,也能清晰地看到这样的趋势,从收入水平来看,收入越低的职场人,下班后回复信息的意愿越低。
而收入较高的职场人,既然在工作中收获颇丰,也就乐于牺牲一点点私人时间。
其实吧,很多工作信息,就是他们主动发出来的。
说到这里,相信你也想到了这个充满诱惑力的问题:那这是不是也可以说明,如果愿意随叫随到,时时刻刻积极回复领导召唤,就能让自己距离升职加薪更近一步呢?
事业梦想当然是美好的,但现实却是小概率的。真实职场的调查结果,给我们迎头泼了一桶冰水。
大概有40%的加班行为被彻底无视,不但从未见过加班补贴,远期的薪酬、职位回报也都毫无指望。只有11%的职场人,真的通过加班获得了升职加薪,而60%的人,加班复加班,三年又三年。
现实已经如此赤裸地摆在我们的面前,你还要加班吗?还会秒回所有的工作信息吗?
听过许多人信誓旦旦地说:“世界变化很快,谁都可能会背叛你,只有工作不会背叛你。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每一次加班,都是在为自己的未来储蓄。”
事情果真如此吗?
难道说,只有加班,才算得上兢兢业业的好员工?只有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耗费在工作上,才能收获自己想要的生活?
股神巴菲特曾经说过一句话:
很多人比我工作时间更长、更努力,但我做事更加理性。
一门心思地扑在加班上,真的是职场里的最优解吗?
脉脉上曾经有过一个热门的职场问答:“准点下班VS加班,究竟谁才是好员工?”,有8.1万职场人毅然选择了“准点下班”,而只有不足一万人选择了“加班的员工才是好员工”。
我们有理由提出审慎的质疑:支持加班的这九千多人,到底混入了多少位老板?
支持准点下班的人认为,如今许多管理者目光短浅,只用“工作时间”这种单一目标来考察员工,这种评价标准抹杀了人们的个体差异和创造性,把员工当成没有感情的加班机器,这只会让员工们厌恶工作,每个人都在摸鱼、滑水、空耗时间,长期看来,并不会对公司产生正面的价值。
效率和结果,才应该是工作考核的要义。
理性的管理者,会量化业绩考核标准,真正地衡量出员工的价值,让企业氛围更轻松、更活跃,也更具创造性。
许多与加班常年缠斗的职场人都觉得,如果少加一些班,我可以用空闲时间来阅读、思考、提升自己,让自己的职场竞争力大大增加,而不必引起疲于应付眼前的工作,磨损掉了身体健康和精神力。
996、大小周已经让我们身心俱疲,回到家里,只能倒头就睡。
太阳升起,又是加班的一天。
然而,不管是支持还是反对,长期加班仍然都是横亘在我们面前冷冰冰的无奈现实。
《2021职场人加班真相调研报告》数据显示:有52%的职场人说,自己永远都不会爱上加班。
是啊,累了,当然就不想再爱了。
五一小长假的真面目,其实是调休。
加班的真面目,是加码剥削我们的劳动力,也让我们慢慢丧失追求美好生活的能力。
那么作为职场人的你,在宝贵的五一小长假期间,还会秒回老板的工作消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