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磨练与共修 | AI製作

044 俗語:水至清則無魚,下半句才是精華,蘊含為人處世的經驗


Listen Later

我是河马叔叔。不知道您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水至清则无鱼”。这句话,您是如何理解的呢?

从字面上看,它的意思是说,如果湖水太过清澈,看不到一点杂质的话,基本上就很难看到鱼了。因为太过清澈干净的水,鱼会很难生存。这其实是一种生活常识。如果我们用纯净水养鱼,是没有办法存活的。

那么,“水至清则无鱼”这句话,当然不是为了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生活常识。这句话还有半句,叫做“人至察则无徒”。“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实际上是从生活常识引申到为人处事的规则。

想象一下,一个人如果对别人的要求太过严格,那就没有人愿意和他合作,是会没有朋友的。就像太清澈的水,留不住鱼儿一样。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可以想一想,是哪种人会苛刻地要求别人呢?我想,这多半是个对自己要求很高的人。言于律己,对自己的要求很高,然后又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别人、要求别人。因为他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我是这样的,那你也应该这样;我做得到,那你也应该可以做得到。”

当然,这里有个前提,就是这样的人往往有要求别人的权利,比如上司要求下属、老板要求员工。但是,每个人心中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觉得,做人就要为梦想而奋斗;而有的人却认为,平淡安逸就挺好。有的人觉得,工作就一定要干出成绩;而有的人却觉得,只要不出错,就算有成绩。

所以,每个人的方方面面的标准都是不一样的。如果非得把自己的标准强加给身边的人,那就只会让他们变得疏远。

比如在职场中,一个团队里,或者说一个领导者,你对员工太苛刻,不允许别人有一点点过失,那么这个领导再厉害,也会变成一个光杆司令。因为他的要求太苛刻了,没有人会敢和他一起共事。

再者,对员工的要求太高,就会变得没有人情味。这个员工感受不到人性化的温情,自然就不会跟着他干。

所以我们经常说的这个包容,实际上就是一种有温度的人性化。那么对于普通人来说,你当然可以用高标准去要求自己,但也要懂得求同存异,对身边的人用包容的心去相处,少一些指责,多一些谅解。

每个人身上必定都会有他的优点,多看看别人的有点,多一点包容,这样才有可能交到不同的朋友,活出丰富多彩的人生。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就和您分享到这里,我是河马叔叔,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精神磨练与共修 | AI製作By 來自香港的河馬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