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德国哲学家,《存在与时间》的作者,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于1933年加入了纳粹党。海德格尔与纳粹的纠缠并不止于表面,他以党员身份出任弗莱堡大学校长,在校内推行纳粹政策;在1934年的讲话“国家社会主义的教育”(“国家社会主义”,Nationalsozialismus,简称“Nazi”,即“纳粹”)的结尾,他为希特勒三呼万岁。
海德格尔的许多学生与后辈成为了享誉世界的作家、学者,她们中很多有犹太背景,赫伯特·马尔库塞、汉娜·阿伦特、伊曼努尔·列维纳斯与雅克·德里达是其中几例。因此,如何处理海德格尔的纳粹问题成为了纠缠二十世纪思想史的一缕不散阴魂。我们这一专题的主角,保罗·策兰(Paul Celan,1920—1970)也生活其阴影之下。
保罗·策兰,犹太裔德语诗人,《死亡赋格》的作者,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德语诗人之一,也是纳粹大屠杀的幸存者。1951年,策兰开始系统性地阅读海德格尔,此时他早已知道后者是个纳粹;但即使如此,他依然从后者的哲学中感受到了巨大的吸引力,同时也对后者的纳粹过往及其拒不道歉的态度感到极端反感。另一方面,海德格尔战后也开始阅读策兰,他非常熟悉并喜爱策兰的作品;当他的学生奥托·波格勒说策兰可与柏拉图、歌德相提并论时,海德格尔表示了同意。
于是我们面临着两个谜团。一方面是策兰的海德格尔之谜:策兰到底从这位纳粹哲学家的作品中读到了什么,让他虽然愤怒却又痴迷、并一次次为海德格尔的哲学辩护?另一方面是海德格尔的策兰之谜:海德格尔到底从这位犹太裔诗人的痛苦的歌中读到了什么,让他如此热爱?双方的思想有过哪些交汇、交流、交锋?
在节目末尾我们读的策兰题赠给海德格尔的诗的中德文如下:
声音来自荨麻之路:
用你的手朝我们走来。
那独守孤灯者,
仅有手,供其阅读。
Stimmen vom Nesselweg her:
Komm auf den Händen zu uns.
Wer mit der Lampe allein ist,
hat nur die Hand, draus zu lesen.
安迪,前德语文学研究者。
昱彤,德语哲学研究者。
00:12 我们为什么做这期特辑?
04:58 海德格尔生平简介:进入哲学,出版《存在与时间》,加入纳粹党
10:51 我们自己如何看待海德格尔的哲学和政治?
23:10 策兰和海德格尔的相遇之谜
24:38 策兰阅读海德格尔的经历
26:18 策兰与海德格尔的通信关系、通过《子午线》发生的思想交流
28:10 策兰为何一直回避与海德格尔见面?
29:34 策兰对海德格尔到底是什么态度?策兰的矛盾与纠结
31:52 海德格尔对策兰的吸引:哲学语言与诗学观点
35:20 海德格尔的诗学:诗作为原语言(Ursprache),反思现代科学宰制下的技术化语言
42:18 海德格尔眼中的哲学危机:语言的机械化和僵死
46:32 策兰与海德格尔的诗学交流之一:诗作为“手艺活”(Handwerk)
48:13 策兰如何看待诗歌作为手艺活?——有保留的赞同
53:39 海德格尔如何理解手艺活?——木匠与庄子
55:23 策兰与海德格尔的诗学交流之二:诗作为“应答”(entsprechen)
58:48 海德格尔的“应答”:存在、语言对我们说话,我们要倾听并且应答
1:02:34 策兰对海德格尔“应答”的质疑
1:05:44 策兰的观点:诗需要看到语言的边界,但也要看到边界中的可能性
1:07:00 海德格尔对策兰的回应:策兰的诗仍是“应答”——诗属于疯癫的、孤寂的人
1:09:16 策兰与海德格尔在弗莱堡、黑森林的会面:几件轶事
1:18:52 海德格尔的“策兰之谜”:他到底为什么喜欢策兰?
1:22:35 海德格尔与策兰的错过:特拉克尔的《诗篇》与策兰的《死亡赋格》(欢迎大家收听我们播客【策兰篇】第三期节目!)
1:25:16 策兰题赠给海德格尔的四句诗:他对海德格尔诗学的直接回应
策兰作品:
海德格尔作品:
其他人物及作品:
封面设计:Chai
音乐:Franz Schubert, Drei Klavierstücke, i, D. 946(演奏:张础禹)
抑扬格是一档立足文本的哲学与文学播客。
小红书:@抑扬格播客
邮箱:[email protected]
策兰篇第一|保罗·策兰,在语言的疆界上流亡(已发布)
策兰篇第二|保罗·策兰,巴黎和耶路撒冷的陌生人(已发布)
策兰篇第三|死亡的赋格?死亡的探戈?大屠杀中的诗与歌(已发布)
策兰篇加更|《死亡赋格》的孪生作?魏斯格拉斯的《他》(已发布)
策兰篇第四|语言和时间的地貌:策兰的晚期作品《呼吸结晶》(已发布)
策兰篇特辑|保罗·策兰与海德格尔:走在诗歌的荨麻路上(本期节目)
策兰篇第五|头足倒置的诗学:走在《子午线》上(8月20日)
By 抑扬格播客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德国哲学家,《存在与时间》的作者,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于1933年加入了纳粹党。海德格尔与纳粹的纠缠并不止于表面,他以党员身份出任弗莱堡大学校长,在校内推行纳粹政策;在1934年的讲话“国家社会主义的教育”(“国家社会主义”,Nationalsozialismus,简称“Nazi”,即“纳粹”)的结尾,他为希特勒三呼万岁。
海德格尔的许多学生与后辈成为了享誉世界的作家、学者,她们中很多有犹太背景,赫伯特·马尔库塞、汉娜·阿伦特、伊曼努尔·列维纳斯与雅克·德里达是其中几例。因此,如何处理海德格尔的纳粹问题成为了纠缠二十世纪思想史的一缕不散阴魂。我们这一专题的主角,保罗·策兰(Paul Celan,1920—1970)也生活其阴影之下。
保罗·策兰,犹太裔德语诗人,《死亡赋格》的作者,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德语诗人之一,也是纳粹大屠杀的幸存者。1951年,策兰开始系统性地阅读海德格尔,此时他早已知道后者是个纳粹;但即使如此,他依然从后者的哲学中感受到了巨大的吸引力,同时也对后者的纳粹过往及其拒不道歉的态度感到极端反感。另一方面,海德格尔战后也开始阅读策兰,他非常熟悉并喜爱策兰的作品;当他的学生奥托·波格勒说策兰可与柏拉图、歌德相提并论时,海德格尔表示了同意。
于是我们面临着两个谜团。一方面是策兰的海德格尔之谜:策兰到底从这位纳粹哲学家的作品中读到了什么,让他虽然愤怒却又痴迷、并一次次为海德格尔的哲学辩护?另一方面是海德格尔的策兰之谜:海德格尔到底从这位犹太裔诗人的痛苦的歌中读到了什么,让他如此热爱?双方的思想有过哪些交汇、交流、交锋?
在节目末尾我们读的策兰题赠给海德格尔的诗的中德文如下:
声音来自荨麻之路:
用你的手朝我们走来。
那独守孤灯者,
仅有手,供其阅读。
Stimmen vom Nesselweg her:
Komm auf den Händen zu uns.
Wer mit der Lampe allein ist,
hat nur die Hand, draus zu lesen.
安迪,前德语文学研究者。
昱彤,德语哲学研究者。
00:12 我们为什么做这期特辑?
04:58 海德格尔生平简介:进入哲学,出版《存在与时间》,加入纳粹党
10:51 我们自己如何看待海德格尔的哲学和政治?
23:10 策兰和海德格尔的相遇之谜
24:38 策兰阅读海德格尔的经历
26:18 策兰与海德格尔的通信关系、通过《子午线》发生的思想交流
28:10 策兰为何一直回避与海德格尔见面?
29:34 策兰对海德格尔到底是什么态度?策兰的矛盾与纠结
31:52 海德格尔对策兰的吸引:哲学语言与诗学观点
35:20 海德格尔的诗学:诗作为原语言(Ursprache),反思现代科学宰制下的技术化语言
42:18 海德格尔眼中的哲学危机:语言的机械化和僵死
46:32 策兰与海德格尔的诗学交流之一:诗作为“手艺活”(Handwerk)
48:13 策兰如何看待诗歌作为手艺活?——有保留的赞同
53:39 海德格尔如何理解手艺活?——木匠与庄子
55:23 策兰与海德格尔的诗学交流之二:诗作为“应答”(entsprechen)
58:48 海德格尔的“应答”:存在、语言对我们说话,我们要倾听并且应答
1:02:34 策兰对海德格尔“应答”的质疑
1:05:44 策兰的观点:诗需要看到语言的边界,但也要看到边界中的可能性
1:07:00 海德格尔对策兰的回应:策兰的诗仍是“应答”——诗属于疯癫的、孤寂的人
1:09:16 策兰与海德格尔在弗莱堡、黑森林的会面:几件轶事
1:18:52 海德格尔的“策兰之谜”:他到底为什么喜欢策兰?
1:22:35 海德格尔与策兰的错过:特拉克尔的《诗篇》与策兰的《死亡赋格》(欢迎大家收听我们播客【策兰篇】第三期节目!)
1:25:16 策兰题赠给海德格尔的四句诗:他对海德格尔诗学的直接回应
策兰作品:
海德格尔作品:
其他人物及作品:
封面设计:Chai
音乐:Franz Schubert, Drei Klavierstücke, i, D. 946(演奏:张础禹)
抑扬格是一档立足文本的哲学与文学播客。
小红书:@抑扬格播客
邮箱:[email protected]
策兰篇第一|保罗·策兰,在语言的疆界上流亡(已发布)
策兰篇第二|保罗·策兰,巴黎和耶路撒冷的陌生人(已发布)
策兰篇第三|死亡的赋格?死亡的探戈?大屠杀中的诗与歌(已发布)
策兰篇加更|《死亡赋格》的孪生作?魏斯格拉斯的《他》(已发布)
策兰篇第四|语言和时间的地貌:策兰的晚期作品《呼吸结晶》(已发布)
策兰篇特辑|保罗·策兰与海德格尔:走在诗歌的荨麻路上(本期节目)
策兰篇第五|头足倒置的诗学:走在《子午线》上(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