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1月31日,“联合国军”在东线发起攻击。为创造歼敌条件,彭德怀命令邓华指挥的邓集团主力于2月5日和6日相继出动,向洪川以南地域迅速开进。此时,“联合国军”被志愿军阻击在砥平里和横城以北地区,形成突出态势,造成志愿军从侧面反击的有利战机。
是先打横城?还是先打砥平里?或者两者同时攻击?
2月7日,彭德怀专门致电邓华、并有关各军及韩先楚和第38军征询意见。次日,第38军、第42军、韩先楚、邓华先后回电,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主张各异。有坚持先打砥平里之敌,认为可直接震撼联合国军在西线的主攻集团。但砥平里之敌主要是美军5个营,兵力比较集中,战斗力强,且有较为坚固的工事,若两昼夜之内,不能解决战斗,则东、南、西三面美军和南朝鲜军都可实施增援,会让志愿军和人民军处于不利态势。横城之敌虽多,但主要是南朝鲜军,战斗力弱,且处于运动中,态势突出,两翼暴露,有利于志愿军在人民军配合下实施围歼,初战将其打乱的把握较大。经过再三权衡,彭德怀最终决定:首先歼灭横城之敌,如攻击得手,再向原州、平昌及该线以南扩张战果,万一不利时,也可控制洪川地区,有利于后面作战。
集中优势兵力是人民军队在革命战争时期制胜的法宝。毛泽东的十大军事原则之一就是“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在进行反突击战斗时,应尽可能集中兵力和火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从敌翼侧和正面同时突击时分割敌人,迅速歼敌。
横城反击作战中,担任攻击部队的9个师约10万人,而横城之敌为南朝鲜军1个师又1个团和美军1个团,共计2万余人,志愿军有四倍以上的兵力优势。尤其在沓谷岘至431.9高地约9公里的主要突破地段上,集中了6个师(欠1个团)的兵力,敌我兵力对比为1∶7.3。凭借局部的绝对优势兵力,志愿军迅速切断了敌人向横城的退路,协同正面的有力冲击,因而能迅速的将敌人分割围歼。
By 暮鼓仙声1月31日,“联合国军”在东线发起攻击。为创造歼敌条件,彭德怀命令邓华指挥的邓集团主力于2月5日和6日相继出动,向洪川以南地域迅速开进。此时,“联合国军”被志愿军阻击在砥平里和横城以北地区,形成突出态势,造成志愿军从侧面反击的有利战机。
是先打横城?还是先打砥平里?或者两者同时攻击?
2月7日,彭德怀专门致电邓华、并有关各军及韩先楚和第38军征询意见。次日,第38军、第42军、韩先楚、邓华先后回电,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主张各异。有坚持先打砥平里之敌,认为可直接震撼联合国军在西线的主攻集团。但砥平里之敌主要是美军5个营,兵力比较集中,战斗力强,且有较为坚固的工事,若两昼夜之内,不能解决战斗,则东、南、西三面美军和南朝鲜军都可实施增援,会让志愿军和人民军处于不利态势。横城之敌虽多,但主要是南朝鲜军,战斗力弱,且处于运动中,态势突出,两翼暴露,有利于志愿军在人民军配合下实施围歼,初战将其打乱的把握较大。经过再三权衡,彭德怀最终决定:首先歼灭横城之敌,如攻击得手,再向原州、平昌及该线以南扩张战果,万一不利时,也可控制洪川地区,有利于后面作战。
集中优势兵力是人民军队在革命战争时期制胜的法宝。毛泽东的十大军事原则之一就是“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在进行反突击战斗时,应尽可能集中兵力和火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从敌翼侧和正面同时突击时分割敌人,迅速歼敌。
横城反击作战中,担任攻击部队的9个师约10万人,而横城之敌为南朝鲜军1个师又1个团和美军1个团,共计2万余人,志愿军有四倍以上的兵力优势。尤其在沓谷岘至431.9高地约9公里的主要突破地段上,集中了6个师(欠1个团)的兵力,敌我兵力对比为1∶7.3。凭借局部的绝对优势兵力,志愿军迅速切断了敌人向横城的退路,协同正面的有力冲击,因而能迅速的将敌人分割围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