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这期节目,抑扬格的两位比利时留子主播来聊聊比利时的国宝级漫画《丁丁历险记》!
1929年,布鲁塞尔漫画家乔治·雷米(Georges Prosper Remi,1907—1983)以埃尔热(Hergé)为笔名,创作了丁丁这位带着小狗闯荡世界的记者。之后的半个世纪中,埃尔热让丁丁在漫画格子中走遍世界,从欧洲到非洲到美洲到亚洲,从古墓到遗迹到孤岛,从深海到太空。《丁丁历险记》也随之销往全球,一代代读者得以从画框中略窥广阔世界的形貌。
与许多其他文化产品一样,《丁丁历险记》根植于一种文化叙事传统。在19世纪,资本主义全球扩张,一个个殖民帝国成型,西方人将世界看作供他们游历、探险、研究的场域,随之诞生了我们今天熟知的类型文学传统:推理小说、冒险小说、寻宝小说、间谍小说……而《丁丁》是它们在20世纪漫画领域的继承者:在故事中,丁丁是侦探、探险家、科学家、间谍,而世界广袤神秘,等待着他去发掘。
然而,《丁丁》从一开始就不只是一套娱乐漫画,它自诞生起就深深牵涉于政治纷争中。系列首作《丁丁在苏联》讲述了丁丁作为欧洲战士与共产主义斗争的故事,至今没有中译本。丁丁接着前往刚果,比利时在非洲的殖民地,试图“教化”当地人民。但是,在丁丁启程前往中国之前,画家埃尔热遇到了中国艺术家张充仁,这一相遇完全改变了埃尔热的政治立场与创作手法。而之后,丁丁还要面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的世界格局……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就试着讲述《丁丁历险记》这套漫画在19世纪的前世与20世纪的今生。
【本期主播】安迪,前德语文学研究者。
昱彤,德语哲学研究者。
00:44 我们聊丁丁的天时、地利和人和
02:03 对丁丁的个人印象
06:09 《丁丁历险记》融合了多种19世纪的文学类型:推理、冒险、寻宝、间谍、旅行
08:38 《丁丁历险记》里的两位侦探对推理传统中侦探-助手二元结构的戏仿
13:09 两套译名的问题
13:52 漫画人物的命名:鳕鱼、向日葵、贞洁的花
14:45 丁丁的人物形象:无名者创造的无名角色,以拟声词为名,具有完美德性,反而似乎失去了性格和特点
17:32 丁丁:青春期持续四十年的硬汉派侦探
21:44 《丁丁历险记》的世界观:延续了十九世纪的航海传统和对野性他者的殖民想象,譬如魔法在东方存在,无法为西方理性所驯服
24:44 漫画的人类学和民俗学基础:《丁丁在刚果》在博物馆写成,《破碎的耳朵》以博物馆藏品为线索展开
26:45 在战后祛魅的世界里继续探险,开启新的神秘地带:海底、太空、雪
30:05 时代印迹:埃尔热早年的种族主义与天主教意识形态
38:35 《蓝莲花》与张充仁:向写实风格转型(可以参考播客边角聊的节目)
41:17《蓝莲花》里的翔实材料、反帝国主义叙事和中西交流的主题
47:38 《奥托卡王的权杖》:埃尔热的保守主义倾向与政治寓言——反法西斯,但是拥护君主制
54:52 《丁丁在西藏》:“雪原上藏着一切秘密”
59:25 三个二元结构:理性与神秘、冒险与禁忌、文明和野蛮
1:04:59 《丁丁历险记》的核心:人与人的联结,友谊的主题超越对自然的征服
1:09:04 漫画这种特别的文本形式:埃尔热逐渐发展出复杂的叙事结构以及清晰的图像风格
1:25:08 最后回到友谊的主题——阔别40年后,埃尔热给张充仁的信
《丁丁历险记》系列中的作品:
其他人物及作品:
封面设计:Chai
音乐:Frédéric Chopin, Trois nouvelles études, i in F-minor. (演奏:张础禹)
抑扬格是一档立足文本的哲学与文学播客。
小红书:@抑扬格播客
邮箱:[email protected]
By 抑扬格播客这期节目,抑扬格的两位比利时留子主播来聊聊比利时的国宝级漫画《丁丁历险记》!
1929年,布鲁塞尔漫画家乔治·雷米(Georges Prosper Remi,1907—1983)以埃尔热(Hergé)为笔名,创作了丁丁这位带着小狗闯荡世界的记者。之后的半个世纪中,埃尔热让丁丁在漫画格子中走遍世界,从欧洲到非洲到美洲到亚洲,从古墓到遗迹到孤岛,从深海到太空。《丁丁历险记》也随之销往全球,一代代读者得以从画框中略窥广阔世界的形貌。
与许多其他文化产品一样,《丁丁历险记》根植于一种文化叙事传统。在19世纪,资本主义全球扩张,一个个殖民帝国成型,西方人将世界看作供他们游历、探险、研究的场域,随之诞生了我们今天熟知的类型文学传统:推理小说、冒险小说、寻宝小说、间谍小说……而《丁丁》是它们在20世纪漫画领域的继承者:在故事中,丁丁是侦探、探险家、科学家、间谍,而世界广袤神秘,等待着他去发掘。
然而,《丁丁》从一开始就不只是一套娱乐漫画,它自诞生起就深深牵涉于政治纷争中。系列首作《丁丁在苏联》讲述了丁丁作为欧洲战士与共产主义斗争的故事,至今没有中译本。丁丁接着前往刚果,比利时在非洲的殖民地,试图“教化”当地人民。但是,在丁丁启程前往中国之前,画家埃尔热遇到了中国艺术家张充仁,这一相遇完全改变了埃尔热的政治立场与创作手法。而之后,丁丁还要面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的世界格局……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就试着讲述《丁丁历险记》这套漫画在19世纪的前世与20世纪的今生。
【本期主播】安迪,前德语文学研究者。
昱彤,德语哲学研究者。
00:44 我们聊丁丁的天时、地利和人和
02:03 对丁丁的个人印象
06:09 《丁丁历险记》融合了多种19世纪的文学类型:推理、冒险、寻宝、间谍、旅行
08:38 《丁丁历险记》里的两位侦探对推理传统中侦探-助手二元结构的戏仿
13:09 两套译名的问题
13:52 漫画人物的命名:鳕鱼、向日葵、贞洁的花
14:45 丁丁的人物形象:无名者创造的无名角色,以拟声词为名,具有完美德性,反而似乎失去了性格和特点
17:32 丁丁:青春期持续四十年的硬汉派侦探
21:44 《丁丁历险记》的世界观:延续了十九世纪的航海传统和对野性他者的殖民想象,譬如魔法在东方存在,无法为西方理性所驯服
24:44 漫画的人类学和民俗学基础:《丁丁在刚果》在博物馆写成,《破碎的耳朵》以博物馆藏品为线索展开
26:45 在战后祛魅的世界里继续探险,开启新的神秘地带:海底、太空、雪
30:05 时代印迹:埃尔热早年的种族主义与天主教意识形态
38:35 《蓝莲花》与张充仁:向写实风格转型(可以参考播客边角聊的节目)
41:17《蓝莲花》里的翔实材料、反帝国主义叙事和中西交流的主题
47:38 《奥托卡王的权杖》:埃尔热的保守主义倾向与政治寓言——反法西斯,但是拥护君主制
54:52 《丁丁在西藏》:“雪原上藏着一切秘密”
59:25 三个二元结构:理性与神秘、冒险与禁忌、文明和野蛮
1:04:59 《丁丁历险记》的核心:人与人的联结,友谊的主题超越对自然的征服
1:09:04 漫画这种特别的文本形式:埃尔热逐渐发展出复杂的叙事结构以及清晰的图像风格
1:25:08 最后回到友谊的主题——阔别40年后,埃尔热给张充仁的信
《丁丁历险记》系列中的作品:
其他人物及作品:
封面设计:Chai
音乐:Frédéric Chopin, Trois nouvelles études, i in F-minor. (演奏:张础禹)
抑扬格是一档立足文本的哲学与文学播客。
小红书:@抑扬格播客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