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林语堂谈老子 《老子的智慧》第五十七章 治术 02 犯罪的原因
犯罪的原因
《庄子》之《则阳》
柏矩ju3向老聃学道。一天,他请求老子说:“请老师带我们四处游历一番。”
老聃回答说:“算了吧!天下都是一样的啊!”
柏矩再三要求,老聃只好答应道:“好吧!你想先去哪里?”
柏矩说:“先到齐国。”
他们一到齐国。看见一具死囚的尸体横卧在地,老聃推正了尸体,脱下朝服为他盖上,然后呼天而哭道:
“你呀!你!竟首当其冲地逃开了天下最大的灾难。”
接着他又说:“莫不是为盗?莫不是杀了人?世事大多有了荣辱,才有弊病;有了积财,才有争夺。如今治理天下的人,不断地建立荣辱,聚集财货,穷困人体,要想逃避这些弊端,怕是不容易了。”
“古代统治天下的人,若有功绩,都认为那是百姓辛劳的结果;若有过失,就以为那是自己造成的。同时,他还认为,政治之所以畅行,是因为百姓能守法;政治之所以阻塞,是因为自己的罪过。只要看百姓受饥受寒,便一再责备自己的不周到。”
“现在就不同了,在上位的人,故意隐藏事物,以此来责备百姓的无知;故意想出困难的事,来惩罚那些惧不敢为的人。他加重责任,以处罚那不能胜任的人;限期到远地,以诛杀那不能到的人。”
“百姓的智慧已难应付这些法规,于是虚伪随之而生。试想,统治者无日不在欺骗百姓,百姓又怎能不欺骗统治者呢?当一个人的力量不足时,就产生虚伪;智慧不足时,便产生欺诈;财用不足时,就开始偷窃。这本是最自然的事。但是,使百姓沦为盗贼的责任,该由谁来负啊?”
“我无为,百姓才能化育自己。”—第三十七章之二(《庄子·天地》)
林语堂谈老子 《老子的智慧》第五十七章 治术 02 犯罪的原因
犯罪的原因
《庄子》之《则阳》
柏矩ju3向老聃学道。一天,他请求老子说:“请老师带我们四处游历一番。”
老聃回答说:“算了吧!天下都是一样的啊!”
柏矩再三要求,老聃只好答应道:“好吧!你想先去哪里?”
柏矩说:“先到齐国。”
他们一到齐国。看见一具死囚的尸体横卧在地,老聃推正了尸体,脱下朝服为他盖上,然后呼天而哭道:
“你呀!你!竟首当其冲地逃开了天下最大的灾难。”
接着他又说:“莫不是为盗?莫不是杀了人?世事大多有了荣辱,才有弊病;有了积财,才有争夺。如今治理天下的人,不断地建立荣辱,聚集财货,穷困人体,要想逃避这些弊端,怕是不容易了。”
“古代统治天下的人,若有功绩,都认为那是百姓辛劳的结果;若有过失,就以为那是自己造成的。同时,他还认为,政治之所以畅行,是因为百姓能守法;政治之所以阻塞,是因为自己的罪过。只要看百姓受饥受寒,便一再责备自己的不周到。”
“现在就不同了,在上位的人,故意隐藏事物,以此来责备百姓的无知;故意想出困难的事,来惩罚那些惧不敢为的人。他加重责任,以处罚那不能胜任的人;限期到远地,以诛杀那不能到的人。”
“百姓的智慧已难应付这些法规,于是虚伪随之而生。试想,统治者无日不在欺骗百姓,百姓又怎能不欺骗统治者呢?当一个人的力量不足时,就产生虚伪;智慧不足时,便产生欺诈;财用不足时,就开始偷窃。这本是最自然的事。但是,使百姓沦为盗贼的责任,该由谁来负啊?”
“我无为,百姓才能化育自己。”—第三十七章之二(《庄子·天地》)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0 Listeners
263 Listeners
291 Listeners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