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1.请客为什么说“做东”而不是“做南”“做北”
嗨,我是梨涡,来一波【历史冷知识】来涨涨知识~
咱们三五好友相聚,谈到兴处,往往就会有个人说:“今天我做东,请大家撮一顿。”这里“做东”也就是做主人、请客吃饭的意思,但为什么要说“做东”,而不是“做西”“做南”“做北”呢?
这其实是由我国古代待人接物的规范而来的。
做东源于“坐东”
中国古代建造房屋大都坐北朝南,有地位或富裕的人家,房子正中是客厅,在厅中朝南摆放两个座位,一东一西,接待客人时,主人一般先把客人延请到西边的座位上,然后自己才在东边落座,在《礼记》中就写明了这样的规定,“主人就东阶,客就西阶”,所以“做东”一词其实是 “坐东”的演化。那么古代人为什么又如此安排座次呢?这就要谈到我国古时的礼仪制度。
在中国古代,方位从属与地位之别在“礼法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比如我们常听到的“面南背北”,指的是登基做皇帝。因为古时南尊北卑,帝王的皇宫都是坐北朝南设座,故此又有“败北”和“北向称臣”一说。除却南北,在东、西方向上,古人则以东为首,以西为次。皇后和妃子们的住处分为东宫、西宫,东宫为大、为正,而西宫为次、为从。供奉祖宗牌位的太庙,要建在皇宫的东侧。这些规矩不仅用于统治者,民间也是如此,以东西分主宾,所以主人就称作“东家”,出租房子的人称为“房东”,而家塾教师和做官僚们私人秘书的幕客,都称为“西宾”。我们常在旧小说中看到某人出门住店,吆喝伙计“来一间上房”,这里“上房”也就是东面的房间。这些都是方位尊卑在生活中的体现。
老师为何坐“西席”
古时因教育制度简陋,一些官宦富贾为教育子女,都会延聘私人教员性质的“家塾教师”。家塾教师被称为“西宾”,也叫“西席”,这是古代对老师最早的尊称。
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第四个儿子叫刘庄,就是后来的汉明帝。刘庄做太子的时候拜桓荣为老师,难能可贵的是,他登基做了皇帝后仍然对老师非常尊敬,还常到太常府去听桓荣讲课。每次他都请桓荣坐向东的位子,并替桓荣摆好桌案和手杖,亲自手拿经书听桓荣讲解经文。他为何让老师向东坐呢?原来,汉代的时候室内座次是以靠西而坐、面向东方为最尊。“西席”,就是“坐西面东”的座次,明帝这样安排是表示对老师的尊敬。由于皇帝安排老师坐在西席,于是人们就把家庭教师美称为“西席”,其后成为所有老师的泛称。明帝这种潜心好学的精神使他获益良多,在位时大有作为,把国家管理得井井有条。他和儿子汉章帝刘炟统治的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是东汉少有的盛世之象,被史家称为“明章之治”。
是不是涨知识了呢?关注梨涡,好玩的知识又来了~
1.请客为什么说“做东”而不是“做南”“做北”
嗨,我是梨涡,来一波【历史冷知识】来涨涨知识~
咱们三五好友相聚,谈到兴处,往往就会有个人说:“今天我做东,请大家撮一顿。”这里“做东”也就是做主人、请客吃饭的意思,但为什么要说“做东”,而不是“做西”“做南”“做北”呢?
这其实是由我国古代待人接物的规范而来的。
做东源于“坐东”
中国古代建造房屋大都坐北朝南,有地位或富裕的人家,房子正中是客厅,在厅中朝南摆放两个座位,一东一西,接待客人时,主人一般先把客人延请到西边的座位上,然后自己才在东边落座,在《礼记》中就写明了这样的规定,“主人就东阶,客就西阶”,所以“做东”一词其实是 “坐东”的演化。那么古代人为什么又如此安排座次呢?这就要谈到我国古时的礼仪制度。
在中国古代,方位从属与地位之别在“礼法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比如我们常听到的“面南背北”,指的是登基做皇帝。因为古时南尊北卑,帝王的皇宫都是坐北朝南设座,故此又有“败北”和“北向称臣”一说。除却南北,在东、西方向上,古人则以东为首,以西为次。皇后和妃子们的住处分为东宫、西宫,东宫为大、为正,而西宫为次、为从。供奉祖宗牌位的太庙,要建在皇宫的东侧。这些规矩不仅用于统治者,民间也是如此,以东西分主宾,所以主人就称作“东家”,出租房子的人称为“房东”,而家塾教师和做官僚们私人秘书的幕客,都称为“西宾”。我们常在旧小说中看到某人出门住店,吆喝伙计“来一间上房”,这里“上房”也就是东面的房间。这些都是方位尊卑在生活中的体现。
老师为何坐“西席”
古时因教育制度简陋,一些官宦富贾为教育子女,都会延聘私人教员性质的“家塾教师”。家塾教师被称为“西宾”,也叫“西席”,这是古代对老师最早的尊称。
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第四个儿子叫刘庄,就是后来的汉明帝。刘庄做太子的时候拜桓荣为老师,难能可贵的是,他登基做了皇帝后仍然对老师非常尊敬,还常到太常府去听桓荣讲课。每次他都请桓荣坐向东的位子,并替桓荣摆好桌案和手杖,亲自手拿经书听桓荣讲解经文。他为何让老师向东坐呢?原来,汉代的时候室内座次是以靠西而坐、面向东方为最尊。“西席”,就是“坐西面东”的座次,明帝这样安排是表示对老师的尊敬。由于皇帝安排老师坐在西席,于是人们就把家庭教师美称为“西席”,其后成为所有老师的泛称。明帝这种潜心好学的精神使他获益良多,在位时大有作为,把国家管理得井井有条。他和儿子汉章帝刘炟统治的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是东汉少有的盛世之象,被史家称为“明章之治”。
是不是涨知识了呢?关注梨涡,好玩的知识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