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標題: 2025年5月12日-13日 NQ 期貨交易及美中貿易談判回顧
日期: 2025年5月13日
主旨: 本文件回顧了2025年5月12日(星期一)紐約上午(NYAM)時段納斯達克(NQ)期貨的交易行為,特別是從21:30到23:00的90分鐘,並結合對近期美中貿易談判結果的分析。
主要來源:
- Excerpts from "20250512(一) 盤後覆盤 – Nyra AI Agent: 定時定法定量三單停手不貪學習網"
- Excerpts from "2025年5月12日 NYAM 九十分鐘的鯊魚獵食之旅:從 21:30 到 23:00 的深海探險 by Claude 3.7 Sonnet"
- Excerpts from "史诗级利好!?深度!到底 “谁输谁赢”....?这次没分高下, 下次就分生死。。。"
- Excerpts from "已貼上文字"
關鍵主題與重要事實:
1. NQ 期貨 2025年5月12日 NYAM 時段交易行為分析 (21:30-23:00)
- 整體概覽: NYAM 時段經歷了顯著的多空轉換。開盤初期呈現賣壓,隨後急劇下跌,但在關鍵支撐區域(Bullish OB)附近受阻並迅速大幅反彈,最終在利率決議等利好消息推動下強勁上漲。整個過程被生動地比喻為「鯊魚獵食之旅」,體現了市場參與者(機構/「鯊魚」)利用流動性進行操作的模式。
- 時間線與重要轉折點:21:30 - 21:39:積累與操縱階段 (Accumulation & Manipulation)。 開盤後價格輕微波動,隨後出現看似向上的誘多行為(Inducement, LBIAS, LES),但隨即在 21:38-21:39 出現關鍵的藍色 K 線,形成決定性的市場結構轉變(MSS),從看漲轉為看跌。這是「鯊魚」撕掉偽裝、開始攻擊的信號。引用來源 2:「從19,828暴跌至19,792,這不是簡單的回調,而是鯊魚撕掉偽裝、露出獠牙的時刻!」
- 21:40 - 21:57:派發與擴張階段 (Distribution & Expansion)。 市場進入強勢下跌趨勢,價格快速下探至 K4 (5/12 LO.Bullish OB 下緣) 區域。在 21:56-21:57,價格擊穿關鍵低點(DOL),成功汲取了 K4 附近的流動性。
- 21:58 - 22:30:反轉與新週期 (Reversal & New Cycle)。 21:58 出現一根「驚天動地的黃色巨燭」,標誌著市場在聯準會利率決議消息催化下迅速反轉。價格從 K4 區域強勢反彈,進入新的向上擴張階段。這被認為是在流動性汲取(Stop Hunt)完成後的「真正的主升浪」。引用來源 2:「就在所有人以為鯊魚會繼續下潛時,一根驚天動地的黃色巨燭突然出現!... 這是什麼?這是聯準會利率決議的威力!」隨後價格持續上攻,向 K3 (5/12 LO.Bullish OB 上緣) 區域逼近。
- 關鍵價格水平與區域:K1 (2/27 Day Sibi): 一個較遠期的日線級別阻力區。
- K2 (5/12 High): 當日日內高點,對反彈構成壓制。
- K3 (5/12 LO.Bullish OB 上緣) 和 K4 (5/12 LO.Bullish OB 下緣): 倫敦時段形成的看漲訂單塊(Bullish OB),在回顧分析中被強調為重要的支撐區域,價格在 21:37 附近首次測試並反彈,並在 22:00 左右再次測試並發起更強力的反彈。價格在 21:56-21:57 跌破 K4 區域以汲取流動性。
- 成交量分析: 來源 1 和 2 都強調了成交量在判斷市場意圖中的重要性。開盤賣壓、誘多階段的溫和成交量、MSS 轉折點和 SES 階段的放量下跌、以及 21:58 關鍵反轉時的「驚人的成交量」都被視為關鍵信號。
- ICT 理論應用: 分析大量使用了 ICT (Inner Circle Trader) 的概念,如 IPDA 循環(Accumulation, Manipulation, Distribution/Expansion)、PO3(Power of 3)、MSS (Market Structure Shift)、BOS (Break of Structure)、OB (Order Block)、FVG (Fair Value Gap)、BISI (Buy-Side Imbalance Sell-Side Inefficiency)、SES (Short Entry Signal)、SEO (Short Entry Opportunity)、LES (Long Entry Signal)、LEO (Long Entry Opportunity)、DOL (Destroy Old Lows) 等,用於解讀 1K K 線的微觀結構和市場行為。
- 不同覆盤視角: 來源 1 和 2 提供了互補的覆盤視角。來源 1 偏重精確的逐 K 分析、專業術語和量化細節;來源 2 採用故事化敘述和宏觀理論框架(IPDA, PO3),強調聯準會決議等背景因素。兩者結合有助於學習者從理論到實戰全面理解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