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第4集标题:白发不倦,二次创业 (1995- 2025)
🔊 本集简介:
这是《桀骜不驯的小三毛》声音传记的第4集,讲述母亲丁爱珍在50岁后勇敢开启人生新篇章的故事。
1994年,49岁的她为我放弃新疆的安稳生活,提前退休,独自回到阔别30年的上海。加入浦东开发浪潮,在外企担任财务总监,拼搏十多年,只为让我能在上海有一个家。
她用一砖一瓦把家从奉贤西渡搬到凯旋新村,再到市区中山公园的碧云公寓,终于让我们在上海扎下了根。她也用财务专长帮助我和朋友们从英国留学归来后创业,撑起了最艰难的起步岁月。
66岁那年,她正式退休,原以为能与父亲共享晚年时光,却在一夜之间突遭变故,父亲突发脑梗离世。此后,母亲独自走过十余年,虽有快乐老伙伴作伴,也游历世界各地,但孤独始终不时造访。
2025年,母亲迎来80岁生日,她含泪挥别生养她的黄浦江畔,整理房屋、舍弃大半物品,最终踏上高铁,前往春城昆明,开始与大女儿共同生活的新旅程。
这一集,我们特别邀请姐姐一起回顾母亲从新疆到上海、再到昆明安家的历程。特别环节「披荆斩棘时刻」——快问快答,真心话大冒险,让大家听见一个更真实的丁爱珍。
节目最后,我们为母亲80大寿献上的诗歌《愿母安康福寿长》首次以配乐诗朗诵和中英双语歌曲形式呈现,致敬她一生的坚韧与爱。
🧭 关键词:声音传记 · 女性力量 · 退休再出发 · 家庭故事 · 母女情深 · 代际亲情
🎵 特别片段:
《愿母安康福寿长》
—— 多多 & 玮玮 敬献母亲八十大寿
十八入疆五十还,
青春热血撒边陲。
知青好友舞人生,
商业珠算财务佳。
携手庆平建新家,
两朵金花盛飞扬。
天命之年再创业,
西渡凯旋定中山。
游历全球倩影留,
孝顺父母恩情重。
今朝八十生辰日,
回首往事如昨昔。
春城莫村亲穿梭,
母女三人传两孙。
愿母安康福寿长,
笑看人间万事闲。
📍 写于 2024年7月11日 · 上海松江 · 深坑酒店
📆 丁爱珍人生大事记
童年与失亲
1945年6月 初三|出生于上海
1958年(13岁)|母亲张盘娣离世,失去最早的依靠
支边与青春
1963年(19岁)|徐汇中学高中毕业,随知青大潮从上海支边新疆,分配在农八师石河子市商业局财务科任会计
1964年(20岁)|农八师147团参加社教团工作,奔走田间地头,宣传党的政策,改善民生
1968年2月 春节(23岁)|第一次回上海探亲,投进年迈、两鬓斑白七旬父亲的怀抱,热泪盈眶
1969年 春节(25岁)|与同校知青黄庆平结婚,在石河子市食品厂组建家庭
1970年 元旦(26岁)|长女黄玮(玮玮)出生
1972年12月(28岁)|次女黄棘(多多)出生
1964–1976年|在147团农场工作生活13年,任商店主管会计;因文化大革命观点不同,被下放到沙包连22、24连,担任司务长,后转任三营学校初中教师
1976年(31岁)|调回石河子商业局,开启城市生活新篇章
职场与成就
1976年(31岁)|石河子市商业局棉麻公司主管会计
1979–1994年|历任农资公司财务科长、商校教务处主任、农工商总公司副总经理、商业局财务科科长
1983年(38岁)|珠算特长崭露头角,获石河子市首届珠算比赛全能冠军;后获16项自治区级奖项,两度代表新疆参加全国珠算比赛;任市珠算协会秘书长、副会长、自治区珠算协会常务理事;出版2本珠算书籍,全疆推广,培养下一代珠算冠军,显著提升民众计算能力与效率
1986年(42岁)|6月12日,父亲丁荣初在上海去世,享年86岁。“当时我正好在上海出差,陪伴在父亲身旁。父亲安详地靠在小女儿的臂弯里微笑,万分不舍地拉着我的手,轻轻闭上了眼睛。这一幕永刻我心。”
1994年12月(49岁)|支边满30年,提前退休,结束新疆岁月,返回上海
二次创业与家庭
1995年3月(50岁)|加入浦东金桥外企瀚洋房产及旗下精英物业、精英会,任财务经理、总监,再登职场高峰
2005年(61岁)|外企退休,为多家初创企业担任财务顾问
2011年(66岁)|告别朝九晚五职场,进入快乐退休生活
2012年(67岁)|丈夫黄庆平突发脑梗离世
游历与健康
2012–2022年|调整心态,十余年游遍祖国大好河山,出游欧洲19国、新马泰、港澳台、越南、俄罗斯等地
2022年(77岁)|突发心梗,植入4个支架;不慎腰部严重扭伤后长期调养
新生活
2025年(80岁)|6月3日,80岁生日当天,含泪告别黄浦江畔,挥别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忍痛舍弃多年积累的物品,房屋粉刷后出租,乘高铁迁居春城云南昆明,与孝顺、至亲至爱的大女儿黄玮一家共同生活,开启安享晚年的新篇章。
📍第4集标题:白发不倦,二次创业 (1995- 2025)
🔊 本集简介:
这是《桀骜不驯的小三毛》声音传记的第4集,讲述母亲丁爱珍在50岁后勇敢开启人生新篇章的故事。
1994年,49岁的她为我放弃新疆的安稳生活,提前退休,独自回到阔别30年的上海。加入浦东开发浪潮,在外企担任财务总监,拼搏十多年,只为让我能在上海有一个家。
她用一砖一瓦把家从奉贤西渡搬到凯旋新村,再到市区中山公园的碧云公寓,终于让我们在上海扎下了根。她也用财务专长帮助我和朋友们从英国留学归来后创业,撑起了最艰难的起步岁月。
66岁那年,她正式退休,原以为能与父亲共享晚年时光,却在一夜之间突遭变故,父亲突发脑梗离世。此后,母亲独自走过十余年,虽有快乐老伙伴作伴,也游历世界各地,但孤独始终不时造访。
2025年,母亲迎来80岁生日,她含泪挥别生养她的黄浦江畔,整理房屋、舍弃大半物品,最终踏上高铁,前往春城昆明,开始与大女儿共同生活的新旅程。
这一集,我们特别邀请姐姐一起回顾母亲从新疆到上海、再到昆明安家的历程。特别环节「披荆斩棘时刻」——快问快答,真心话大冒险,让大家听见一个更真实的丁爱珍。
节目最后,我们为母亲80大寿献上的诗歌《愿母安康福寿长》首次以配乐诗朗诵和中英双语歌曲形式呈现,致敬她一生的坚韧与爱。
🧭 关键词:声音传记 · 女性力量 · 退休再出发 · 家庭故事 · 母女情深 · 代际亲情
🎵 特别片段:
《愿母安康福寿长》
—— 多多 & 玮玮 敬献母亲八十大寿
十八入疆五十还,
青春热血撒边陲。
知青好友舞人生,
商业珠算财务佳。
携手庆平建新家,
两朵金花盛飞扬。
天命之年再创业,
西渡凯旋定中山。
游历全球倩影留,
孝顺父母恩情重。
今朝八十生辰日,
回首往事如昨昔。
春城莫村亲穿梭,
母女三人传两孙。
愿母安康福寿长,
笑看人间万事闲。
📍 写于 2024年7月11日 · 上海松江 · 深坑酒店
📆 丁爱珍人生大事记
童年与失亲
1945年6月 初三|出生于上海
1958年(13岁)|母亲张盘娣离世,失去最早的依靠
支边与青春
1963年(19岁)|徐汇中学高中毕业,随知青大潮从上海支边新疆,分配在农八师石河子市商业局财务科任会计
1964年(20岁)|农八师147团参加社教团工作,奔走田间地头,宣传党的政策,改善民生
1968年2月 春节(23岁)|第一次回上海探亲,投进年迈、两鬓斑白七旬父亲的怀抱,热泪盈眶
1969年 春节(25岁)|与同校知青黄庆平结婚,在石河子市食品厂组建家庭
1970年 元旦(26岁)|长女黄玮(玮玮)出生
1972年12月(28岁)|次女黄棘(多多)出生
1964–1976年|在147团农场工作生活13年,任商店主管会计;因文化大革命观点不同,被下放到沙包连22、24连,担任司务长,后转任三营学校初中教师
1976年(31岁)|调回石河子商业局,开启城市生活新篇章
职场与成就
1976年(31岁)|石河子市商业局棉麻公司主管会计
1979–1994年|历任农资公司财务科长、商校教务处主任、农工商总公司副总经理、商业局财务科科长
1983年(38岁)|珠算特长崭露头角,获石河子市首届珠算比赛全能冠军;后获16项自治区级奖项,两度代表新疆参加全国珠算比赛;任市珠算协会秘书长、副会长、自治区珠算协会常务理事;出版2本珠算书籍,全疆推广,培养下一代珠算冠军,显著提升民众计算能力与效率
1986年(42岁)|6月12日,父亲丁荣初在上海去世,享年86岁。“当时我正好在上海出差,陪伴在父亲身旁。父亲安详地靠在小女儿的臂弯里微笑,万分不舍地拉着我的手,轻轻闭上了眼睛。这一幕永刻我心。”
1994年12月(49岁)|支边满30年,提前退休,结束新疆岁月,返回上海
二次创业与家庭
1995年3月(50岁)|加入浦东金桥外企瀚洋房产及旗下精英物业、精英会,任财务经理、总监,再登职场高峰
2005年(61岁)|外企退休,为多家初创企业担任财务顾问
2011年(66岁)|告别朝九晚五职场,进入快乐退休生活
2012年(67岁)|丈夫黄庆平突发脑梗离世
游历与健康
2012–2022年|调整心态,十余年游遍祖国大好河山,出游欧洲19国、新马泰、港澳台、越南、俄罗斯等地
2022年(77岁)|突发心梗,植入4个支架;不慎腰部严重扭伤后长期调养
新生活
2025年(80岁)|6月3日,80岁生日当天,含泪告别黄浦江畔,挥别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忍痛舍弃多年积累的物品,房屋粉刷后出租,乘高铁迁居春城云南昆明,与孝顺、至亲至爱的大女儿黄玮一家共同生活,开启安享晚年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