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高远”的出世精神加上“至善”的入世行为,就会获得无上的世出世间成就。我们身边不乏聪明之人,而智慧之人却少之又少。聪明是一种生存能力,而智慧是一种生存境界。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即使足不出户,也能世间事了然于胸。 以不争而达到无所不争,以无为而达到无所不为。 有大智慧的人,可以统领全局,可以运筹帷幄,看得开、放得下,活得洒脱自如。所以聪明和智慧不是等同的,它们的层次和级别相去甚远。 其实拥有聪明的头脑、比常人高的智商,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在人群中也是非常稀缺的,郑板桥说了一句“聪明难”,但后面又跟了另外一句“糊涂更难”。其实郑氏讲的糊涂是需要智慧的“糊涂”,所以难得糊涂翻译过来,就是难得智慧。万事不吃亏是聪明,但万事甘愿吃亏就是智慧了;万事能拿得起那是聪明,但万事你能放得下那就是智慧了;聪明的人智商高,智慧的人心胸广;聪明靠脑子灵,智慧靠心生慧;聪明是生存能力,智慧是生命境界;聪明得于先天遗传,智慧缘于后天修炼;聪明往往是方法论层面的机巧,智慧则往往是世界观的高超 ,聪明是解决当前麻烦,智慧是消除未来隐患。聪明十中有一,智慧百里无一。 聪明的人常把“我”放得很大,“我的”利益、“我的”需要、“我的”感受、“我的”名望......一旦陷入“我”不能自拔时,错误和罪恶就会常伴随其左右。”而有智慧的人,把“我”看得很轻,“他人的”利益,“他人的”需要永远是做事的出发点,因而常有善良和成功加于其身。前者只能看到事物的表意,而后者却可以洞察事物的内涵。对人生、世界的认知,都与智慧密切相关。有信仰的人如果缺乏智慧,他的信仰就会变成迷信。 有了智慧会怎样呢?有了智慧就能看清事物的本质,它就好像一面镜子,能映出实相来,它是最客观的。是什么东西,它就给你映出一个什么样子。遇到事情就会正确地做出抉择、就能心愿如意、分辨善恶、预见未来、断除烦恼。 智慧是人要毕生追求的大利益!通常绝大多数的人都会重福而轻慧。假如有位智者说,“我来传授给大家获得智慧的方法,让你子子孙孙、世世代代都受益”,很少有人会觉得是无价之宝;但是如果他说“我来告诉大家怎么发财,明天就能赚钱”,人就会趋之若鹜,“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就是盯住眼前的一点小利益,而对真正的大利益却视而不见。我们来看看到底怎么来获得真正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