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前言
说起这个快递柜啊,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各位小伙伴,特别是一二线城市,用的多的,三五年前就知道了,这不知道的,晓云老师给您打个比方,这就跟您去家乐福手里不方便拎东西的时候,存包是一个道理。这些快递柜呢,就是一堆社区还有楼里面的铁皮盒子,您家收快递不方便的时候,填个家旁边的快递柜的地址,到时候人家送货就直接给您放柜子里了,等您方便了再去拿,密码一输,小门一开,这东西就拿了,是特别的方便,话说这两年啊,快递柜在北上广深可真没少铺,大的小的,带锁的,用摄像头的,红的绿的,一个楼至少有三,大点楼10个不止。这行业,跟共享单车鼎盛时期一模一样,这创业的瓶颈啊,核心就在于那256个色儿都快不够用了。
那这时候问题来了,为什么这快递柜的生意,这老多人往里钻啊?按照这两年创业的套路,不用说啊,肯定是故事好听啊,那一个破柜子能好听到哪儿去呢?诶,您还真别说,这故事还真不赖,大家都知道这最后一公里的说法,说的是快递越到了离您近的地方,那成本就越高,非要送您手里,这成本就飙升,这个事儿,全世界都一样,那这事儿怎么办啊?大家就动脑筋了,那我别送到您手里拿齁贵的,咱就送您家旁边100-200米的地方,劳烦您自己动动腿自己取一下,这成本不就省下来了么?这快递柜啊,解决的就是这最后一公里里面,最后100米的生意。这事儿,妥妥的是真痛点,这年头,连伪痛点都能投个几个亿进去,真痛点,不得往死里干啊,所以大小公司的创业团队,一个猛子就扎进快递柜这个坑了。
既然创业了,八成是要找资本拿钱,那这快递柜的故事,是怎么讲的呢?这首先啊,人家先讲盘子,2016年,我国一共快递业务313.5亿件,相当于每人寄了20件,连续六年每年增长超过50%,这么大的市场,一听人资本耳朵就支棱起来了,这是其一,再说其二,大家伙儿天天剁手,这使用频率肯定高,再加上离客户近,这增值服务可就能做起来了,什么电商啊,金融啊,离着近啥不能做啊,这退一万步,这柜子面上这么大的面积,老子全贴小广告能贴个十几平米的,卖广告这钱也就出来了啊。瞧瞧,这多牛逼的逻辑啊,先铺柜子占点,然后高频消费,最后羊毛出在狗身上赚钱,这妥妥的互联网打法,用句广告词说,这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一样的味道啊,而且一个破柜子,又没有高科技,连做办公家具的弄个铁皮蒙子都能入局创业了,咱高大上的互联网公司,不分分钟占领全国啊,上市敲钟,指日可待啊。
但是啊,这现实呢,却是抽完了左脸抽右脸,快递柜两大巨头玩家之一,丰巢,2016年营收2000万出头,亏损却达到2.3个亿元,收的钱连亏损的零头都不到。其他小的,就跟别提了,亏的连裤衩儿都穿不住了。这狗急了能跳墙,创业者急了,就能出阴招,再恶劣的市场环境,这挡不住我朝创业者的脑洞,个把公司,愣是把快递柜,做成了p2p的金融生意,号称投资人可以买走一个或多个柜子一定年限的“运营权”,公司作为这些柜子的“代运营方”,每月给投资人返利。这相当是年化收益超过15%的理财产品。瞅瞅,这小刀磨的快快的,您前脚钱投进来,后脚我就用您自己的钱付了您自己的利息,典型的庞氏骗局,那台词都会背了,攒够了钱,写字楼一撤,明天爷爷我就在拉斯维加斯赌城度过下半生了。那二两铁皮的柜子,卖废铁就当是您的投资回报了,您要是一不小心气死了,这柜子您就省的买骨灰盒了。
快递柜的问题
那这时候小伙伴不明白了,这快递柜这么好的故事,怎么就做不起来了呢?这事儿啊,听晓云老师给您说的说的:
这第一个问题,在于高估了用户消费频率。这时候小伙伴儿急了,刚才不说什么老百姓一人平均一年寄好些件呢,小区里面剁手的人多了,怎么就不算高频业务了?晓云老师就笑了,买的多是不假,但是送到柜子里,和送到您家里,您更愿意哪个啊?您说有没有人特别不方便收货得用快递柜的,那必须得有,但是啊,至少有一半的人,觉得送到家里更为方便,人家都江浙沪包邮了不用我花了,我还再多花几块钱从柜子取,我是有病呢还是有病啊?这消费频率,不就立马降下来了么?
这第二个问题呢,是成本太高,首先,您这快递柜运营起来,最大一块费用是啥?不用说啊,那柜子才几个钱啊,肯定是给物业交的保护费啊,现在一线城市地价这么贵,物业直接就坐地起价,那么多家快递柜创业公司,那行了,来吧,竞价吧,谁给钱多谁进来。好了,这就变成恶性竞争了,本来都没几个钱赚,为了布进去,亏本也得干啊,您一个柜子亏1000好像不多,您全国布个十万个点我看看,一个亿眨巴个眼就没了,这是其一,其二啊,什么什么?您但凡交了保护费,还有钱赚,那这事儿妥了,柜子谁不会做啊?人物业自己找个钣金厂,弄俩柜子自己圈起来就干了,还有你啥事儿啊?
这第三个问题,更深刻一点,叫误把工具当入口,啥意思啊?您还以为用户用多了您这玩意儿能出消费粘性呢?呵呵,您也太高瞧自己了,用户才不管你这么多呢,今天有这个柜子在院子里我就用,明天您给不起物业费滚蛋了,换了另外一家,我管你呢,照用就是了。你以为我还会冲着您这大品牌,或者少收5毛钱,我多走个2里地去取快递去?老子宁可再花5块钱让人送家来,也绝不往外多走一步。另一方面,我取快递就取快递,半分钟取完了老子还有别的事儿呢,你那广告,还有什么增值服务,关我屁事啊?瞅瞅,这快递柜啊,说白了就是一个工具,你老觉得是用户入口,谁有病啊天天没事儿蹲在这边,跟一柜子这儿较劲啊?那天天冲着您快递柜上那广告傻乐的,那是病,得治,收快递这点钱铁定治不好。
听到这儿啊,小伙伴们就明白了,感情这快递柜的生意,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做啊。进到最后100米,您就会发现,快递柜创业这个事儿,主动权和话语权就都不在自己这儿了,而在物业手里。要想绕过物业,只有一条路,您就得自己送客户家门口去,但是话说您都送家门口了,我还要快递柜干个毛线啊?而且啊,您老觉得这快递柜的定位呢,是个智能终端,其实啊,快递柜这玩意儿,其实定位应该是个基础设施,跟自来水、煤气、垃圾桶这些都是一样,好了,既然是基础设施,这赚钱的玩法,就得老老实实按基础设施的玩法去干,赶紧麻溜儿的去找开发商绑在一起玩,您非要从平地单起一摊这么重的基础设施的活,不玩死你玩死谁啊?
结语
讲到这儿啊,晓云老师忽然想起一个动画片,叫《纳尼亚传奇》,好多听友肯定也看过,讲的呢,是个童话故事,几个小伙伴,进了家里的衣服柜子,发现里面连着一块神奇大陆,哥几个就进去探险去了。现在市面上创业者眼中的快递柜,也就跟《纳尼亚传奇》里的衣柜一样,您老觉得进这里面,后面就是金山银山,用户都跟韭菜似的躺那儿等人割呢,其实啊,这后面除了地雷阵,就是万丈深渊,坑死一个是一个,坑死俩是一双。地面这么重的生意,控制权还不在自己手里,再加上门槛这么低,这得脑残成什么样,才能相信这事儿赚钱啊?而且啊,这两三年一过,网络还有中控硬件一升级,您这前期一个柜子大几千的投入,转脸就的再投一次,再加上物业三两年一招标,进场费往上一涨,您这小身板儿再硬,也抵不住这两三年重新创回业啊。所以啊,与其天天琢磨着那柜子里的仙境 晓云老师给您指条明路,不如您坐等着您那些快递柜同行熬死了,然后做做这卖破烂卖废铁的生意,这钱,不就妥妥赚回来了么?
前言
说起这个快递柜啊,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各位小伙伴,特别是一二线城市,用的多的,三五年前就知道了,这不知道的,晓云老师给您打个比方,这就跟您去家乐福手里不方便拎东西的时候,存包是一个道理。这些快递柜呢,就是一堆社区还有楼里面的铁皮盒子,您家收快递不方便的时候,填个家旁边的快递柜的地址,到时候人家送货就直接给您放柜子里了,等您方便了再去拿,密码一输,小门一开,这东西就拿了,是特别的方便,话说这两年啊,快递柜在北上广深可真没少铺,大的小的,带锁的,用摄像头的,红的绿的,一个楼至少有三,大点楼10个不止。这行业,跟共享单车鼎盛时期一模一样,这创业的瓶颈啊,核心就在于那256个色儿都快不够用了。
那这时候问题来了,为什么这快递柜的生意,这老多人往里钻啊?按照这两年创业的套路,不用说啊,肯定是故事好听啊,那一个破柜子能好听到哪儿去呢?诶,您还真别说,这故事还真不赖,大家都知道这最后一公里的说法,说的是快递越到了离您近的地方,那成本就越高,非要送您手里,这成本就飙升,这个事儿,全世界都一样,那这事儿怎么办啊?大家就动脑筋了,那我别送到您手里拿齁贵的,咱就送您家旁边100-200米的地方,劳烦您自己动动腿自己取一下,这成本不就省下来了么?这快递柜啊,解决的就是这最后一公里里面,最后100米的生意。这事儿,妥妥的是真痛点,这年头,连伪痛点都能投个几个亿进去,真痛点,不得往死里干啊,所以大小公司的创业团队,一个猛子就扎进快递柜这个坑了。
既然创业了,八成是要找资本拿钱,那这快递柜的故事,是怎么讲的呢?这首先啊,人家先讲盘子,2016年,我国一共快递业务313.5亿件,相当于每人寄了20件,连续六年每年增长超过50%,这么大的市场,一听人资本耳朵就支棱起来了,这是其一,再说其二,大家伙儿天天剁手,这使用频率肯定高,再加上离客户近,这增值服务可就能做起来了,什么电商啊,金融啊,离着近啥不能做啊,这退一万步,这柜子面上这么大的面积,老子全贴小广告能贴个十几平米的,卖广告这钱也就出来了啊。瞧瞧,这多牛逼的逻辑啊,先铺柜子占点,然后高频消费,最后羊毛出在狗身上赚钱,这妥妥的互联网打法,用句广告词说,这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一样的味道啊,而且一个破柜子,又没有高科技,连做办公家具的弄个铁皮蒙子都能入局创业了,咱高大上的互联网公司,不分分钟占领全国啊,上市敲钟,指日可待啊。
但是啊,这现实呢,却是抽完了左脸抽右脸,快递柜两大巨头玩家之一,丰巢,2016年营收2000万出头,亏损却达到2.3个亿元,收的钱连亏损的零头都不到。其他小的,就跟别提了,亏的连裤衩儿都穿不住了。这狗急了能跳墙,创业者急了,就能出阴招,再恶劣的市场环境,这挡不住我朝创业者的脑洞,个把公司,愣是把快递柜,做成了p2p的金融生意,号称投资人可以买走一个或多个柜子一定年限的“运营权”,公司作为这些柜子的“代运营方”,每月给投资人返利。这相当是年化收益超过15%的理财产品。瞅瞅,这小刀磨的快快的,您前脚钱投进来,后脚我就用您自己的钱付了您自己的利息,典型的庞氏骗局,那台词都会背了,攒够了钱,写字楼一撤,明天爷爷我就在拉斯维加斯赌城度过下半生了。那二两铁皮的柜子,卖废铁就当是您的投资回报了,您要是一不小心气死了,这柜子您就省的买骨灰盒了。
快递柜的问题
那这时候小伙伴不明白了,这快递柜这么好的故事,怎么就做不起来了呢?这事儿啊,听晓云老师给您说的说的:
这第一个问题,在于高估了用户消费频率。这时候小伙伴儿急了,刚才不说什么老百姓一人平均一年寄好些件呢,小区里面剁手的人多了,怎么就不算高频业务了?晓云老师就笑了,买的多是不假,但是送到柜子里,和送到您家里,您更愿意哪个啊?您说有没有人特别不方便收货得用快递柜的,那必须得有,但是啊,至少有一半的人,觉得送到家里更为方便,人家都江浙沪包邮了不用我花了,我还再多花几块钱从柜子取,我是有病呢还是有病啊?这消费频率,不就立马降下来了么?
这第二个问题呢,是成本太高,首先,您这快递柜运营起来,最大一块费用是啥?不用说啊,那柜子才几个钱啊,肯定是给物业交的保护费啊,现在一线城市地价这么贵,物业直接就坐地起价,那么多家快递柜创业公司,那行了,来吧,竞价吧,谁给钱多谁进来。好了,这就变成恶性竞争了,本来都没几个钱赚,为了布进去,亏本也得干啊,您一个柜子亏1000好像不多,您全国布个十万个点我看看,一个亿眨巴个眼就没了,这是其一,其二啊,什么什么?您但凡交了保护费,还有钱赚,那这事儿妥了,柜子谁不会做啊?人物业自己找个钣金厂,弄俩柜子自己圈起来就干了,还有你啥事儿啊?
这第三个问题,更深刻一点,叫误把工具当入口,啥意思啊?您还以为用户用多了您这玩意儿能出消费粘性呢?呵呵,您也太高瞧自己了,用户才不管你这么多呢,今天有这个柜子在院子里我就用,明天您给不起物业费滚蛋了,换了另外一家,我管你呢,照用就是了。你以为我还会冲着您这大品牌,或者少收5毛钱,我多走个2里地去取快递去?老子宁可再花5块钱让人送家来,也绝不往外多走一步。另一方面,我取快递就取快递,半分钟取完了老子还有别的事儿呢,你那广告,还有什么增值服务,关我屁事啊?瞅瞅,这快递柜啊,说白了就是一个工具,你老觉得是用户入口,谁有病啊天天没事儿蹲在这边,跟一柜子这儿较劲啊?那天天冲着您快递柜上那广告傻乐的,那是病,得治,收快递这点钱铁定治不好。
听到这儿啊,小伙伴们就明白了,感情这快递柜的生意,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做啊。进到最后100米,您就会发现,快递柜创业这个事儿,主动权和话语权就都不在自己这儿了,而在物业手里。要想绕过物业,只有一条路,您就得自己送客户家门口去,但是话说您都送家门口了,我还要快递柜干个毛线啊?而且啊,您老觉得这快递柜的定位呢,是个智能终端,其实啊,快递柜这玩意儿,其实定位应该是个基础设施,跟自来水、煤气、垃圾桶这些都是一样,好了,既然是基础设施,这赚钱的玩法,就得老老实实按基础设施的玩法去干,赶紧麻溜儿的去找开发商绑在一起玩,您非要从平地单起一摊这么重的基础设施的活,不玩死你玩死谁啊?
结语
讲到这儿啊,晓云老师忽然想起一个动画片,叫《纳尼亚传奇》,好多听友肯定也看过,讲的呢,是个童话故事,几个小伙伴,进了家里的衣服柜子,发现里面连着一块神奇大陆,哥几个就进去探险去了。现在市面上创业者眼中的快递柜,也就跟《纳尼亚传奇》里的衣柜一样,您老觉得进这里面,后面就是金山银山,用户都跟韭菜似的躺那儿等人割呢,其实啊,这后面除了地雷阵,就是万丈深渊,坑死一个是一个,坑死俩是一双。地面这么重的生意,控制权还不在自己手里,再加上门槛这么低,这得脑残成什么样,才能相信这事儿赚钱啊?而且啊,这两三年一过,网络还有中控硬件一升级,您这前期一个柜子大几千的投入,转脸就的再投一次,再加上物业三两年一招标,进场费往上一涨,您这小身板儿再硬,也抵不住这两三年重新创回业啊。所以啊,与其天天琢磨着那柜子里的仙境 晓云老师给您指条明路,不如您坐等着您那些快递柜同行熬死了,然后做做这卖破烂卖废铁的生意,这钱,不就妥妥赚回来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