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微信"siemensfm1847",加入听友群,发现更多精彩!
咨询西门子业务,请拨打400-616-2020
刚刚播放的歌曲是不是让大家有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呢?它的曲调来自于贵州毕节地区的一首彝族传统民歌《阿西里西》。“阿西里西”是彝语,意思是“我们的好朋友”。它的原曲是一首边做游戏,边唱起来、跳起来的快乐歌曲。而刚刚播放的那首歌是西门子在《阿西里西》原曲的基础上重新填词改编而成,是一首宣传安全用电常识的歌曲。你可能会感到有点疑惑,难道西门子要在音乐界出道了吗?今天,咱们就来讲讲这首歌曲背后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贵州省黔西行政村的阳坡村。阳坡村位于“千年佛教名山”——贵州省梵净山山麓深处。小村庄完整保留了有百余年历史的木制房屋,其中也包括清朝书法家严寅亮的故居。然而,这些木屋却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大部分木屋在建设时都没有做好电气安全相关的防护措施。例如,屋内线路不仅陈旧、杂乱,而且老化严重,大多缺乏基本保护措施。这些都极易引发火灾和触电事故。阳坡村的村民严循齐对此深有体会:“都是一些烂的电线在拼着用,像蜘蛛网一样。因为下雨漏电着火,差点把房子都烧起来了。”
由于阳坡村内木制建筑相对集中,一旦有一处发生火灾,很容易波及四周,后果不堪设想。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县消防大队的尹兵参谋说:“从2016年至今大概发生了200次火灾。由于电气线路故障而引发的火灾则占50%以上。”
为了帮助传统村落实现配电系统的升级改造,从而提高电气安全水平,消除火灾和人畜电击事故隐患,国际铜业协会和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电气分会发起了“传统村落电气安全公益项目”,并获得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在考察了贵州地区约100个村庄之后,阳坡村被选为了项目的首个落脚点。
西门子也参与了这个项目。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智能基础设施集团中低压产品事业部的标准与法规经理胡宏宇是西门子方的代表。
胡宏宇这样描述自己初次到达阳坡村时的感受:“阳坡村是一个很偏远的山区。我们的基本路线是到了贵州后从贵州坐高铁到铜仁地区,从铜仁地区再坐长途车到印江县。到了印江县以后,我们只能租用当地的车才能进村。头一次到阳坡村,我们就发现阳坡村是一个木制的村落,本身也有三百余年的历史。这种村落其实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年轻人基本都离开了,村里主要是小孩和老人,所以相对来说比较冷清。”
到了村里以后,胡宏宇发现村中的电气安全问题比想象中更加严重:“线路问题是一个很危险的问题。因为当地年轻人当时只是想着要满足用电的需求,所以线都是临时拉的。而这些线也是各种各样的,有铝线、有铜线,甚至有的把电话线都当作供电线路使用。安全隐患很多,而且也没有相应的保护措施。我们常见的断路器等在那里都没有。”
针对村子的实际情况,从2018年3月起,西门子与合作伙伴一起,积极参与完成了项目的初期考察、改造方案确定、施工人员培训,现场施工指导与竣工验收等工作,最终为40余个农户实施了配电系统的升级改造。
项目团队不仅为每户建筑安装了接地防护系统,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电线替换了原有的配电线路,还为村民们安装了断路器等用电保护产品。这次升级改造完成后,参与改造的建筑可以完全杜绝由配电线路故障引起的电气火灾和人身电击事故。
由于阳坡村中的建筑大多是历史悠久的木屋,所以进行升级改造时要注意不能破坏原本的房屋结构。胡宏宇举了个例子:“比如说配电箱的安装。在一般的现代化建筑中,在室内安装配电箱时可以采用在合适的位置凿墙的方法。但是对于木建筑,因为我们不可能破坏它的结构,所以我们要选用有防火等级要求的配电箱,在它的背面做好防火处理后再把它安装到合适的位置上。这样既可以保证古建筑的安全,也可以保证未来我们产品使用的安全。”
除了积极参与工程相关工作外,西门子还捐赠了漏电保护器、断路器以及开关插座等产品,覆盖包括严寅亮故居在内的25户人家。西门子也与合作伙伴一起针对传统村落的线路升级改造编写了具有普适性的施工指导手册《铜仁地区传统村落居民电气改造纲要》。在今后的项目中,手册将帮助当地施工队实现规范操作。
项目团队特别为村民们制作了一本简单、易操作的《传统村落电气安全公益项目农户用电安全手册》,介绍了正确使用新开关插座的方法及意外情况下的应急措施等等。
西门子还将安全用电常识与当地一首民歌《阿西里西》进行了融合,编写了大家在开头听到的那首歌曲。你知道这首歌的演唱者也是西门子的员工吗?他们来自西门子工会中环7号乐队。这里有一个知识点要考考你。你知道乐队为什么要叫“中环7号”吗? 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西门子的员工志愿者不仅录制了改编后的歌曲,还亲自赶赴阳坡村及当地小学教唱,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帮助村民们增强安全用电意识。听,这是学校里的孩子们在唱这首歌呢!
项目已经在2018年9月举行了竣工仪式。村民们对这次的升级改造非常满意。阳坡村村民严循汗说:“开关也好,光线也好,屋里哪里都是亮汪汪的。”同村的严循齐则说:“经过改造以后,用电也省了,人身也安全,房屋财产都安全。”
胡宏宇现在还记得项目完成时的情景:“最开心的时刻是我看到通过我们的工作把每户村民的用电安全问题解决后,当地居民用上最新式的LED灯时屋里亮堂堂的景象,以及使用安全的配电插座时他们露出的笑容。还有就是收到村支书送给西门子的锦旗的时候。这些是我们作为西门子的代表所感受到的最开心的时刻。因为这是对西门子的认可,也是对我们几个月工作的认可。最难忘的是项目进行过程中当地的老人、甚至连他们在外地务工的孩子们也都赶回来,给我们送了一些当地的绿鸟蛋等特产。”
未来,“传统村落电气安全公益项目”将继续以阳坡村为示范,在村、县、市甚至省范围内举行一系列推广活动,如培训电气施工人员和向居民普及安全用电常识等等,以进一步推广和实施对传统村落的电气安全改造。
传统村落的电气安全改造是一条很漫长也充满挑战的路。但是,如果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够尽一份力,那将最终为更多人的生活,甚至为全社会带来积极的改变。
微信"siemensfm1847",加入听友群,发现更多精彩!
咨询西门子业务,请拨打400-616-2020
刚刚播放的歌曲是不是让大家有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呢?它的曲调来自于贵州毕节地区的一首彝族传统民歌《阿西里西》。“阿西里西”是彝语,意思是“我们的好朋友”。它的原曲是一首边做游戏,边唱起来、跳起来的快乐歌曲。而刚刚播放的那首歌是西门子在《阿西里西》原曲的基础上重新填词改编而成,是一首宣传安全用电常识的歌曲。你可能会感到有点疑惑,难道西门子要在音乐界出道了吗?今天,咱们就来讲讲这首歌曲背后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贵州省黔西行政村的阳坡村。阳坡村位于“千年佛教名山”——贵州省梵净山山麓深处。小村庄完整保留了有百余年历史的木制房屋,其中也包括清朝书法家严寅亮的故居。然而,这些木屋却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大部分木屋在建设时都没有做好电气安全相关的防护措施。例如,屋内线路不仅陈旧、杂乱,而且老化严重,大多缺乏基本保护措施。这些都极易引发火灾和触电事故。阳坡村的村民严循齐对此深有体会:“都是一些烂的电线在拼着用,像蜘蛛网一样。因为下雨漏电着火,差点把房子都烧起来了。”
由于阳坡村内木制建筑相对集中,一旦有一处发生火灾,很容易波及四周,后果不堪设想。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县消防大队的尹兵参谋说:“从2016年至今大概发生了200次火灾。由于电气线路故障而引发的火灾则占50%以上。”
为了帮助传统村落实现配电系统的升级改造,从而提高电气安全水平,消除火灾和人畜电击事故隐患,国际铜业协会和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电气分会发起了“传统村落电气安全公益项目”,并获得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在考察了贵州地区约100个村庄之后,阳坡村被选为了项目的首个落脚点。
西门子也参与了这个项目。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智能基础设施集团中低压产品事业部的标准与法规经理胡宏宇是西门子方的代表。
胡宏宇这样描述自己初次到达阳坡村时的感受:“阳坡村是一个很偏远的山区。我们的基本路线是到了贵州后从贵州坐高铁到铜仁地区,从铜仁地区再坐长途车到印江县。到了印江县以后,我们只能租用当地的车才能进村。头一次到阳坡村,我们就发现阳坡村是一个木制的村落,本身也有三百余年的历史。这种村落其实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年轻人基本都离开了,村里主要是小孩和老人,所以相对来说比较冷清。”
到了村里以后,胡宏宇发现村中的电气安全问题比想象中更加严重:“线路问题是一个很危险的问题。因为当地年轻人当时只是想着要满足用电的需求,所以线都是临时拉的。而这些线也是各种各样的,有铝线、有铜线,甚至有的把电话线都当作供电线路使用。安全隐患很多,而且也没有相应的保护措施。我们常见的断路器等在那里都没有。”
针对村子的实际情况,从2018年3月起,西门子与合作伙伴一起,积极参与完成了项目的初期考察、改造方案确定、施工人员培训,现场施工指导与竣工验收等工作,最终为40余个农户实施了配电系统的升级改造。
项目团队不仅为每户建筑安装了接地防护系统,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电线替换了原有的配电线路,还为村民们安装了断路器等用电保护产品。这次升级改造完成后,参与改造的建筑可以完全杜绝由配电线路故障引起的电气火灾和人身电击事故。
由于阳坡村中的建筑大多是历史悠久的木屋,所以进行升级改造时要注意不能破坏原本的房屋结构。胡宏宇举了个例子:“比如说配电箱的安装。在一般的现代化建筑中,在室内安装配电箱时可以采用在合适的位置凿墙的方法。但是对于木建筑,因为我们不可能破坏它的结构,所以我们要选用有防火等级要求的配电箱,在它的背面做好防火处理后再把它安装到合适的位置上。这样既可以保证古建筑的安全,也可以保证未来我们产品使用的安全。”
除了积极参与工程相关工作外,西门子还捐赠了漏电保护器、断路器以及开关插座等产品,覆盖包括严寅亮故居在内的25户人家。西门子也与合作伙伴一起针对传统村落的线路升级改造编写了具有普适性的施工指导手册《铜仁地区传统村落居民电气改造纲要》。在今后的项目中,手册将帮助当地施工队实现规范操作。
项目团队特别为村民们制作了一本简单、易操作的《传统村落电气安全公益项目农户用电安全手册》,介绍了正确使用新开关插座的方法及意外情况下的应急措施等等。
西门子还将安全用电常识与当地一首民歌《阿西里西》进行了融合,编写了大家在开头听到的那首歌曲。你知道这首歌的演唱者也是西门子的员工吗?他们来自西门子工会中环7号乐队。这里有一个知识点要考考你。你知道乐队为什么要叫“中环7号”吗? 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西门子的员工志愿者不仅录制了改编后的歌曲,还亲自赶赴阳坡村及当地小学教唱,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帮助村民们增强安全用电意识。听,这是学校里的孩子们在唱这首歌呢!
项目已经在2018年9月举行了竣工仪式。村民们对这次的升级改造非常满意。阳坡村村民严循汗说:“开关也好,光线也好,屋里哪里都是亮汪汪的。”同村的严循齐则说:“经过改造以后,用电也省了,人身也安全,房屋财产都安全。”
胡宏宇现在还记得项目完成时的情景:“最开心的时刻是我看到通过我们的工作把每户村民的用电安全问题解决后,当地居民用上最新式的LED灯时屋里亮堂堂的景象,以及使用安全的配电插座时他们露出的笑容。还有就是收到村支书送给西门子的锦旗的时候。这些是我们作为西门子的代表所感受到的最开心的时刻。因为这是对西门子的认可,也是对我们几个月工作的认可。最难忘的是项目进行过程中当地的老人、甚至连他们在外地务工的孩子们也都赶回来,给我们送了一些当地的绿鸟蛋等特产。”
未来,“传统村落电气安全公益项目”将继续以阳坡村为示范,在村、县、市甚至省范围内举行一系列推广活动,如培训电气施工人员和向居民普及安全用电常识等等,以进一步推广和实施对传统村落的电气安全改造。
传统村落的电气安全改造是一条很漫长也充满挑战的路。但是,如果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够尽一份力,那将最终为更多人的生活,甚至为全社会带来积极的改变。
176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