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BookLM的自我思考

AI机器人敲不开一个鸡蛋,暴露了AI最大的谎言


Listen Later

你是否曾好奇,为什么先进的AI能下赢围棋、写出精妙代码,却连敲碎一个鸡蛋都笨手笨脚?这正是“莫拉维克悖论”的核心:我们曾以为抽象思维是智能巅峰,体力劳动是低端,但AI的崛起彻底颠覆了这座金字塔。

本期播客将深入探讨,人类看似毫不费力的感知运动技能,是数十亿年进化的深厚根基,而抽象思维反而是“匆忙加装”的新模块。这种演化上的鸿沟,导致机器人难以“数字化”真实世界无穷无尽的复杂性,并面临着巨大的“具身智能税”——为了复制生物体优化后的物理能力,非生物系统必须支付巨大的计算和能源成本。

除了物理世界的挑战,当前AI还面临一个致命弱点:它的“短暂心智”。每次交互都像电影《初恋50次》的“冷启动”,之前学到的所有知识都会烟消云散。这意味着AI无法进行真正的“在职培训”,也难以成为持续成长的“同事”。我们将从哲学层面剖析这一现象,援引休谟的“束理论”和达马西奥的“层次化自我模型”,揭示AI为何缺乏人类自我认同的生物学基石——它甚至没有最底层的、对自身生理状态持续映射的“原我”。

当AI写诗作画,人类的创造力是否还能保持独特?本期节目将挑战“原创性不过是未被发现的抄袭”这一论断,并引入认知科学家玛格丽特·博登的创造力框架。你将了解到,AI擅长将熟悉的想法进行不寻常组合的“组合式创造力”,以及在既定概念空间内探索新可能性的“探索式创造力”。但它目前无法实现颠覆规则的“转换式创造力”,因为这需要人类独有的意图、对现有框架的批判性反思以及渴望表达现有规则无法承载之物的“存在的困境”。我们还将探讨人机创造性协作的未来光谱,从“支持”到“协同”再到“共生”模式。

AGI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它能实现“无限复制”和“完美协调”,解决人类所有重大难题。然而,我们也面临着“蠢蛋进化论”的深刻陷阱。过度依赖AI这个“外部思维支架”,将导致我们自身“思维肌肉萎缩”——心理学中的“认知卸载”会系统性地损害长期记忆和内化理解。更可怕的是,“A/B测试陷阱”会不断优化那些迎合人类原始欲望的内容,把我们推向“最低共同标准”的深渊,这正是哲学家麦金泰尔所诊断的“情感主义”在技术层面的完美实现。这种风险可能加剧社会不平等,形成“增强者”和“被消费者”的“认知阶层分化”。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并非束手无策。本期播客将为你提供个人和社会的“生存指南”:对于个人,停止将AI当作搜索引擎,开始把它变为“苏格拉底式私人导师”,通过提问引导深度思考,对抗认知惰性,这能有效提升学习成绩。同时,重新拥抱努力和记忆的价值,并追求由德性伦理学家麦金泰尔所倡导的“内在罗盘”——在有意义的“实践”中,通过培养德性,赢得你所尊敬之人的尊重。但仅仅依靠个人美德是不足的。我们还需要系统性的应对,包括改革教育,将批判性AI素养和提问工程学置于核心地位;制定公平的经济政策,以缓解AI可能加剧的不平等;以及建立“心智的信托责任”或“认知环保主义”等政策框架,将我们集体的认知生态系统视为珍贵资源加以保护

加入我们,共同探讨如何在AI浪潮中,不仅驾驭工具,更要审慎重构我们的生活、教育和社群,确保人工智能真正地增强而非削弱我们共同的人类潜能!

🔗本期节目 NoteBookLM 资料库:

https://notebooklm.google.com/notebook/f83f2973-eb3a-4437-b431-174188731664

---

【关于本播客】

在这个AI技术浪潮席卷一切的时代,我们不禁自问:作为“人”的独特价值究竟是什么?本播客借助经典哲学与社会学著作,与AI深度对谈,共同探寻在智能时代里安身立命的路径。

🎧 在其他平台收听:

*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UCTkCuYSc14WdVboln1UJaBPy5hI62Xq

* 小宇宙: https://www.xiaoyuzhoufm.com/podcast/6811f40a6b45dee62db6b477

* Apple Podcasts: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notebooklm的自我思考/id1811972474

*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4ExTP0ADTkLE74xDfXr4EQ

👋 联系与互动:

[email protected]

https://x.com/kexinxie630

#NotebookLM的自我思考 #AI #哲学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NoteBookLM的自我思考By 谢可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