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艺术圈

八大山人《松石》以1千3百万港元成交


Listen Later

“八卦艺术圈”第4期

八大山人《松石》以1千3百万港元成交

 

2018年10月,香港苏富比中国古代书画专场,八大的一件《松石》以1,332万港元成交,成为全场最高成交拍品。

 

2018年10月 香港苏富比拍卖现场

 

这件作品绘制于壬(rén)午年(1702),是八大带纪年的晚年作品,以寥寥的几笔墨线为松针,淡泊却又严静,而且流传有序,著录详实。


《松石》 八大山人 1702年 125.7x34cm

估价:800至1000万港币

2018年 10月 在香港苏富比以1千3百万成交

 

而在2018年上半年的拍卖圈,八大的《墨梅图》成功在各大藏家的朋友圈刷了一把存在感。这件作品画面上没有什么复杂华丽的东西,只有那么一小段儿树枝。您可别小瞧这一小段儿树枝,这寥寥数笔的作品可是拍出了3450万,此事一出立马刷爆各个大佬的朋友圈。我们都知道,近年拍卖市场低迷,买家大多处于观望、冷静的状态,能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点燃藏家的热情实属不易!

 

《墨梅图》 八大山人 1690年 125.7x34cm

2018年6月中国嘉德以3450万成交


我们已经把这件《墨梅图》的图片放在文稿中了,现在我们一起来看这幅画。此件墨笔画梅,画面大部分空白,梅枝如剑,与此前八大的另一件作品《古梅图》有类似之处。两者皆可谓奇极、简极、险极。树身几无苔点,枝槎如刺,枝端的花苞凸现画面,让人入眼就领略到满目孤寂中蕴含的生意,机锋内藏。

 

《古梅图》八大山人 1682年 96x5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这件作品不仅画得极妙,而且流传有序。作品上有一枚重要的鉴藏印章“食鸡跖庐”,表示这件作品曾经是王方宇先生的旧藏。说到这里,有人就要问了,这位王方宇是谁,为什么八大的作品上有了他的印章意义重大呢?这还要追溯到他和张大千的一段故事。

 

1955年王方宇与张大千于香港合影

 

张大千有段时间经济上周转不灵,某天他提着两大布袋来找在耶鲁教授中文的王方宇,他想把这些收藏卖给王方宇。这两布袋,其中一袋是石涛的作品,另外一袋是八大的作品。王方宇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教职,哪里能负担得起如此高额的费用,一开始并不愿意接收这些作品。后来在多次推来挡去之下,王方宇最后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购入八大的作品。张大千一方面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出让这批作品,另一方面也是敬重王方宇的学识和人品。不负众望,这批八大山人作品的确成就了后来的王方宇,成为八大山人研究领域中的一代大师。


关于八大山人,在鉴藏和史学上一直有个未解之谜,那就是他与牛石慧的问题。两人艺术风格和笔墨相近到近乎无法分辨的地步。在今年2018年7月,中鸿信的春拍上就同时出现了他俩的作品,而且还是同形式同题材的作品。我们现在请听众朋友们试一试,看能否分辨出是谁的作品。


八大山人和牛石慧《花鸟四屏》


好了,不和大家绕弯子了,左边四条是八大山人创作于1699年的作品,曾经属于 “全世界最富盛名”的中国书画收藏大家庞元济,后经手广东著名鉴藏家潘正炜,最后到与谭嗣同等人并称为“岭南四公子”丁惠康的手里。


《花鸟四屏》八大山人 1699年 150cmx40cmx4  成交价:6550万人民币(含佣金)


右边四条则是牛石慧的作品。关于牛石慧,目前已经确定无疑的是:他是明末清初书画家,法号法慧,擅长花鸟,其风格与八大山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关于“牛石慧”,学者的看法大致归为两类:

第一说,“牛石慧与八大山人为兄弟”。“八大山人即朱道朗(字良月),而牛石慧是朱道明(字秋月)。

第二说,“牛石慧即八大山人”。


《花鸟四屏》牛石慧 126cmx40cmx4  


说完八大的作品在今年拍卖市场上的表现,我们再来回顾、总结一下往年的战绩。自2008年起,八大的作品明显上涨,单件作品创下3000万人民币的佳绩,2009秋拍后整个市场行情火爆,各拍卖公司拍品数量大幅增加,八大山人的精品之作也进入市场,借助整个市场的繁荣,八大作品的价格也整体出现高涨的势头,10年达到历年高峰,即使2011年秋拍进入市场调整期,八大作品的表现依旧出色。山水作品均价高于花鸟;书法虽然少,但是表现不俗,除去王铎、傅山等知名书法家,高于不少书法名家,2014年佳士得春拍八大山人1703年作《书北窓三友诗》,以2812万港元成交。

 

目前八大山人最贵的一件作品在1705年,也就是他过世之年创作的《竹石鸳鸯》。这件作品是他晚年中一件成熟作品,而且尺幅很大,宽65厘米,高大约1米2。画面采用对角式构图,右上、左下两石对峙呼应,一对鸳鸯栖息于巨石上,神情凝重,王方宇班宗华编著的《荷园主人:八大山人的生平与艺术》等都曾著录过这件作品。此作品在2005年北京瀚海拍出人民币184.8万元,仅仅五年后,这件作品在西泠印社以1亿1872万元成交,翻了60多倍,成为八大山人的过亿元拍品。



《竹石鸳鸯》1705年 八大山人 65x120cm

2010年西泠印社秋拍以1.18亿成交


我们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八大在拍卖市场Top10的排行榜,已经附在文稿末,欢迎大家查看、收藏,如果数据有更新也欢迎大家指正!

 

我们看完八大作品的市场价值,我们再来看看为什么他的作品那么贵,为什么能够一次又一次在拍卖市场上掀起热潮。

 

八大在大约50年左右的艺术生涯中,创作了无数作品,传世作品大约在500幅以上,风格面貌也是非常多样的,所以我们这里限于时间和精力,很难一概而论。但是说“八大山人是中国绘画史上最能领悟‘留白’的第一高手”,这是毫无疑问的。他尤其精于分割画面的空间。纵观千年画史,八大山人是唯一一位敢于在画面不到十分之一的位置上描绘实体形象而留下百分之九十以上空间背景的画家,完全掌握了书法艺术“计白当黑”的空间美学。


《落花图》八大山人 1692年 22.5x28.5cm 弗利尔美术馆藏美国


从形式上说,这种大篇留白点缀以寥寥数笔画出的落花或游鱼、孤禽或小鸡的构图法则也许是从木刻笺谱中得到灵感,从美学上分析,这很可能和八大的禅宗思想有关,对于禅宗来说,物质无常,虚空永恒,而白纸与形象的关系正如虚空与物质的关系,空白形象不仅同样的实在,甚至比形象更加的实在。八大曾经可是禅学宗师,当年跟随他研讨佛学的信徒多大一二百人,对于空白和实在的关系自然有着深刻的理解。


《水仙》出自《清传綮写生册》八大山人 1659年 24.6x31.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 台湾


此外必须说到的是,八大笔下的小动物的造型都透露出奇特、怪诞,甚至是丑陋的,要么是翻着白眼望向天空,要么是耸着肩膀缩着脖子,与传统花鸟画“顾盼有情”的原则完全相反,他们的表情往往是孤独的、悲愤的、冷漠的、凄凉的,惊惶不安或傲慢不羁,令人感到神秘而压抑。这种孤臣逆子的隐痛诚如郑燮所说: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


《孤禽图》八大山人 清 103x44cm

2010年北京瀚海秋拍以6272万的价格成交


八大作品的好是说不完的,再精准的语言也说不出其中的生机玄妙。到底有多好,除了刚刚和大家谈到的这些,最重要的还是希望大家多多去博物馆,拍卖预展,多看作品,体会其中无言的美妙。好了,时间有限,咱们今天就先聊到这儿,下期见。

 

附录:

八大山人十大高价排行榜 (备注:第四与第十为同一件)

本期节目由“不会翻白眼的人”撰写

配音:倾夏

后期及技术支持:小岩

BGM:

1. 阿鲲 - 笙歌如锦

2. 骆集益 - 昔时风月

3. 网易游戏 - 竹马之交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八卦艺术圈By 典藏ARTCO

  • 5
  • 5
  • 5
  • 5
  • 5

5

2 rat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