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今天同樣先問問大家,你使用的是哪個以太坊 L2?
之所會這麼問,是因為以太坊 L2 的活躍地址數持續突破歷史新高。這類似網站或 app 的活躍用戶數,只是每個用戶可能持有多個地址。其中 Arbitrum 穩居 L2 使用量第一名,緊追在後的是這篇文章主角 —— 由 Coinbase 交易所主導的 Base 鏈。
Base 鏈上線至今還不滿一年,就已竄升至全球第二大以太坊 L2。但就我個人體感,台灣用過 Base 鏈的人仍是極少數。畢竟如果 Arbitrum 就已經能滿足需求,為什麼還要特地跑去用 Base?以太坊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指出文化差異是關鍵,我相當認同。
但文化差異難以憑空感受。恰好這週 Base 鏈的年度大型活動「鏈上嘉年華 II」(Onchain Summer II)正式啟動,就是在形塑 Base 鏈的社群文化。他們的目標是要讓全球 10 億人上鏈。而在這雄心壯志的背後,很少人知道 Base 鏈當初是 Coinbase 為了留下一位優秀工程師,才刻意想出來的新題目。
今天同樣先問問大家,你使用的是哪個以太坊 L2?
之所會這麼問,是因為以太坊 L2 的活躍地址數持續突破歷史新高。這類似網站或 app 的活躍用戶數,只是每個用戶可能持有多個地址。其中 Arbitrum 穩居 L2 使用量第一名,緊追在後的是這篇文章主角 —— 由 Coinbase 交易所主導的 Base 鏈。
Base 鏈上線至今還不滿一年,就已竄升至全球第二大以太坊 L2。但就我個人體感,台灣用過 Base 鏈的人仍是極少數。畢竟如果 Arbitrum 就已經能滿足需求,為什麼還要特地跑去用 Base?以太坊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指出文化差異是關鍵,我相當認同。
但文化差異難以憑空感受。恰好這週 Base 鏈的年度大型活動「鏈上嘉年華 II」(Onchain Summer II)正式啟動,就是在形塑 Base 鏈的社群文化。他們的目標是要讓全球 10 億人上鏈。而在這雄心壯志的背後,很少人知道 Base 鏈當初是 Coinbase 為了留下一位優秀工程師,才刻意想出來的新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