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笑 | 夜色开场白

北京电台夜色开场白07上《消失的月光》


Listen Later



今天的封面叫《消失的月光》,月亮去哪儿了?


先来问你:提到月色,提到散文,你“习惯”想到什么?


我拿着这个问题问了10个人,10个人的答案都是《荷塘月色》。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


记得这在当年是要求背诵的。所以现在念起来,在说前一个字的时候,后一个字就像珍珠一样习惯性得滚落出来,全是当年口腔的肌肉记忆。


不久前,在扬州旅行时,我去了这篇文章的作者,朱自清先生的故居。


如果不是借助导航,我恐怕很难找到这栋房子。先生的故居藏在一条再寻常不过的巷子里,旁边都是居民区,只有一个小小的牌子安在墙上,有心人才能发现。故居甚至没有设人售票。我走进去,是一个非常小的院子,两三间房,里面只有一些简单的陈列,甚至有些拮据。


墙上有一张展板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它这样写:朱自清是写月的高手,他写月亮的文章有十三篇之多。他喜欢写月下的各种景物,通过写它们的色彩光影变化来写月亮。比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天是蓝得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儿便更出落得精神了。岸上原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树,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它们那柔细的枝条浴着月光,就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的缠着,挽着;又像是月儿披着的发。而月儿偶然也从它们的交叉处偷偷窥看我们,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样子。”


真美!我不由得赞叹文笔的细腻。难怪《荷塘月色》经典至今,这般细致,像一幅工笔画。


可为什么到了今天,最经典的还是《荷塘》?


我试着回忆夜晚。闭上眼睛,看到的是一片霓虹灯。再闭上眼睛,是呼啸的车流。再闭上眼睛,是一片楼房,每个房间亮着不同的灯。没有月亮,更没有星空。


月亮一直都在,但今天的我们,再没有《荷塘月色》,可能是因为,我们的夜色里,月亮是很少见的。


你是否已经习惯,没有月亮的夜晚,没有信的时代?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褚笑 | 夜色开场白By 主持人褚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