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March 25, 2019《泊船瓜洲》王安石2 minutesPlay公元1075年初,王安石接到要他第二次担任宰相的圣旨,这首诗是他在上任途中,把船停靠在瓜洲时的心情。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千百年来一直被传颂。不过,诗里有两个字也一直有争议。首先,王安石当年的手稿,写的是“自绿”,而不是“又绿”,只是宋代的学术笔记《容斋随笔》出了岔子,后人就一直读成了“春风又绿江南岸”!其实,“自绿”表现了诗人的绝望心情,因为,到了晚年知道一切都没有希望了,愁肠百结啊!第二,就是这“绿”字,王安石还曾经想过:用“到、过、入、满”,不过最后,还是用了“绿”字,把春风的形象,描绘得特别传神。...moreShareView all episodesBy 董乐511 ratingsMarch 25, 2019《泊船瓜洲》王安石2 minutesPlay公元1075年初,王安石接到要他第二次担任宰相的圣旨,这首诗是他在上任途中,把船停靠在瓜洲时的心情。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千百年来一直被传颂。不过,诗里有两个字也一直有争议。首先,王安石当年的手稿,写的是“自绿”,而不是“又绿”,只是宋代的学术笔记《容斋随笔》出了岔子,后人就一直读成了“春风又绿江南岸”!其实,“自绿”表现了诗人的绝望心情,因为,到了晚年知道一切都没有希望了,愁肠百结啊!第二,就是这“绿”字,王安石还曾经想过:用“到、过、入、满”,不过最后,还是用了“绿”字,把春风的形象,描绘得特别传神。...moreMore shows like 和孩子一起读诗View all财经夜读15 Listeners小喇叭5 Listeners品味书香4 Listeners魅力中国0 Listeners中国相声榜40 Listeners睡前故事5 Listeners阅读经典32 Listeners十点读书官方播客34 Listeners班迪俱乐部2 Listeners千里共良宵8 Listeners央广夜新闻9 Listeners那些年,我们一起读过的课文4 Listeners歌谈·40年6 Listeners音频《滕王阁序》音频详解(环佩叮当)0 Listeners
公元1075年初,王安石接到要他第二次担任宰相的圣旨,这首诗是他在上任途中,把船停靠在瓜洲时的心情。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千百年来一直被传颂。不过,诗里有两个字也一直有争议。首先,王安石当年的手稿,写的是“自绿”,而不是“又绿”,只是宋代的学术笔记《容斋随笔》出了岔子,后人就一直读成了“春风又绿江南岸”!其实,“自绿”表现了诗人的绝望心情,因为,到了晚年知道一切都没有希望了,愁肠百结啊!第二,就是这“绿”字,王安石还曾经想过:用“到、过、入、满”,不过最后,还是用了“绿”字,把春风的形象,描绘得特别传神。
March 25, 2019《泊船瓜洲》王安石2 minutesPlay公元1075年初,王安石接到要他第二次担任宰相的圣旨,这首诗是他在上任途中,把船停靠在瓜洲时的心情。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千百年来一直被传颂。不过,诗里有两个字也一直有争议。首先,王安石当年的手稿,写的是“自绿”,而不是“又绿”,只是宋代的学术笔记《容斋随笔》出了岔子,后人就一直读成了“春风又绿江南岸”!其实,“自绿”表现了诗人的绝望心情,因为,到了晚年知道一切都没有希望了,愁肠百结啊!第二,就是这“绿”字,王安石还曾经想过:用“到、过、入、满”,不过最后,还是用了“绿”字,把春风的形象,描绘得特别传神。...more
公元1075年初,王安石接到要他第二次担任宰相的圣旨,这首诗是他在上任途中,把船停靠在瓜洲时的心情。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千百年来一直被传颂。不过,诗里有两个字也一直有争议。首先,王安石当年的手稿,写的是“自绿”,而不是“又绿”,只是宋代的学术笔记《容斋随笔》出了岔子,后人就一直读成了“春风又绿江南岸”!其实,“自绿”表现了诗人的绝望心情,因为,到了晚年知道一切都没有希望了,愁肠百结啊!第二,就是这“绿”字,王安石还曾经想过:用“到、过、入、满”,不过最后,还是用了“绿”字,把春风的形象,描绘得特别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