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懂财新周刊封面文章

财新周刊2024年第31期导播


Listen Later

延迟退休改革在已再无拖延空间之际,最终将以何种方式实施;新车市场的“内卷”已蔓延到二手车市场,二手车商亏损面约80%;曾经投融资双方“爽快”签署的回购对赌协议,成为了今日开始集中引爆的“定时炸弹”


播音|财新 杨律 文稿|杨律 陈正雅(实习)

音频剪辑|仝瀚元 宣发|孙坤


本期《周刊导播》,将先为你领读《财新周刊》封面文章《等待延迟退休》。如此艰难推进的延迟退休改革,十余年酝酿,牵一发动全身,如今在身后空间已所剩无几的背景下,改革将何时来?又将如何来?


“自愿、弹性、渐进式”。

在《决定》中出现的对延迟退休改革的描述,可能意味着什么?


先说“自愿、弹性”。


【原声】董登新 0:00-0:10

“弹性退休制的话,(CUT)它是奖励延迟退休,惩罚提前退休。”


社保专家董登新,如此总结弹性退休的本质。


【原声】董登新 0:18-0:49

“作为参保人你在选择退休理念的时候,要考虑自身的退休金的得失(CUT)因为只有达到这个完全退休理念,(CUT)你才能够拿到完整的退休金,(CUT)但是你要提前退休的话,提醒越早,那么它扣紧的比例越大。

反过来如果你自主愿意银子退休的话,加上退休金,就是这个奖励的比例会越大。”


如果对比美国的例子,法定的退休年龄是在67岁,最晚和最早的退休年龄可以延展到70岁和62岁,而对应养老金给付的奖励与惩罚是正负30%。


但在弹性退休“自愿”原则的背后,也同样有许多细节需要考虑。

比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秘书长房连泉就提到,目前的退休领取政策存在着“诱导短缴”的负向激励,也就是说,越晚退休,所能获得的边际收益就越少。以典型拿平均工资水平的参保个体为例,如果2022年在这个人缴满15年时,多缴一年获得的待遇额增长为6.7%。但之后便会逐年下降,当缴满35年时,多缴一年的收益就已经下降到了2.8%——这自然提高了人们提前退休的动力。


除了激励机制外,“弹性”背后隐含的公平性也同样值得关注。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聂日明提示,有些人群因身体健康情况较差,只能提前退休;甚至部分体力劳动从业者晚年寿命短,领取养老金时间有限。这些都会进一步放大本身就存在的养老金差距。


再说“渐进式”。


参考国际惯例的话,多数国家选择了每年延长1—2个月,通过多年最终达到65—67岁退休年龄和男女同龄退休的目标。比如德国的计划分了两个阶段,先是从2012年开始,每年延长一个月,通过12年的时间把65岁的退休年龄延长1岁。之后进行提速,每年延长2个月,再通过六年,最终在2023年达到67岁的退休年龄。

但是这种方法放在中国则有一些问题,一是国内女工人、女干部、男职工的退休年龄分别是50岁、55岁和60岁,放眼全球,也基本处于最低档;二是相比大多数国家已经做到的男女统一退休年龄,中国在不同性别上的不一致标准,既与当下的平均寿命不匹配,也给管理增加了难度。

这就导致如果采用这种方法,以65岁为目标,按每年提升2个月的进度来算的话,中国男性和女性的过渡时间分别需要30年和60年之久。所以目前有专家给出的方案中,更倾向于锚定65岁,一年延迟三或四个月的节奏。


本期封面文章,作者周信达、许雯、汤涵钰、蒋模婷、崔笑天、黄蕙昭。文章除了详细介绍了延迟退休改革的可能性方向。还探讨了延迟退休可能产生的若干影响,比如减少了岗位可能的轮换,对青年就业造成挤兑。还有是否会因为挤出隔代抚养时间,而导致家庭生育水平的进一步下降等等关键问题。


《特别报道:预防城市内涝》

2024年的汛期较往年提早到来,而且来势汹汹。4月7日,位于华南地区的北江发生2024年第1号洪水,是1998年有编号洪水统计以来最早的一次,广东、广西、福建等省份也遭遇破纪录的“龙舟水”强降雨,多地打破历史雨量极值纪录。极端天气引发多个地区出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暴雨所到之处,多个城市发生严重内涝。

为什么城市内涝变多了?多位专家在接受财新采访时都提到,快速城镇化会加剧城市内涝,主要体现为“一增一减”,增加的是城市建成区的面积,减少的是城市天然水面积。城市规划建设中,人与水争地的现象明显。原本许多内陆平原城市依赖大江大河或是区域内的中小河流排涝,但城市扩张如此之快,许多城市的外河变成内河,洪和涝之间的矛盾很大。

平原型城市发生内涝,与城市排水设施能力的关系很大,所以治理思路主要是加强城市调蓄空间,例如湿地、水系的建设,同时提高地下管网排水标准。对于滨江、沿海型城市,预防外江水位顶托则是一个重要的治理策略。

在气候变化推动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率增加、城市化又将越来越多曾经的郊野山区划入城市范畴的大背景下,“遇雨便涝”的城市洪涝问题如何治理?城市防洪体系如何一层层构建?更多内容请看《特别报道:预防城市内涝》。


《Al应用为何先战海外》

当国内AI大模型被互联网巨头带入价格战时,海外成为AI应用的兵家必争之地,大应用纷纷加载AIGC(AI生成内容)功能稳固市场地位,创业公司也看到了跻身巨头阵营的新机会。相比国内市场,海外用户对AI应用的付费意愿更高,接受SaaS(软件即服务)订阅模式。AI初创公司创始人告诉财新,海外客户一单的收入,可能相当于国内客户十单的收入。这意味着,无论面向消费者还是面向企业客户的AI应用,都更容易在海外获得收入甚至率先盈利。

对中国一众AI应用创业者而言,国内外市场竞争持续激烈,也面临日益复杂的数据跨国监管挑战。目前,中国和欧盟都要求数据留在本地,因此在中国、欧盟和其他地区,公司需要分开设立服务器和数据存储中心。由于AI大模型在中国须通过审核才能上线,因此AI应用也需要在中国和海外各自发布。而美国正在研究限制中国相关的AI投资,部分兼顾中美两国市场的公司,不得不选择在新加坡注册公司主体。更多相关内容,请看《Al应用为何先战海外》。


《一级市场“起诉退出”潮》

七八年前,在中国私募股权市场的野蛮扩张时期,投融资双方“爽快”签署的回购对赌协议,然而,如今像“定时炸弹”般开始集中引爆,一级市场也迎来“起诉退出”潮。深圳阳光采购平台公示信息显示,中国头部VC机构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以来累计发布了41起诉讼类招标,其中35起是投资项目回购赔偿类诉讼;被投公司对赌失败,未能在约定时间内实现上市是主要原因。

对赌又称估值调整机制,一般是指投资方与融资方在达成股权融资协议时,为解决目标公司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而设计的包含股权回购、金钱补偿等方式的估值调整协议。但发展到后来,对赌被视为一种风控措施,逐渐成了投资人参与投资的必要条件,甚至取代尽职调查和被投公司价值分析。尤其是带有利率安排的回购对赌,更是让股权投资异化成了一种追求保本的债权投资。回购对赌使得需要承担高风险的投资基金成为表面“无风险”的固定收益产品,创业公司、创始人成为最终兜底的一方。更多内容请看《一级市场“起诉退出”潮》。


《价格战冲击二手车》

国内二手车交易进入了活跃阶段。2024年上半年,全国共办理汽车转让登记业务1626万笔,同比增长53.8%。另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统计,2024年前五个月,二手车累计交易量同比增长8.7%至786.4万辆。二手车交易量正在逐步接近新车销量,当二者数量之比达到1 : 1时,业内通常认为二手车行业走到拐点。

二手车规模膨胀的同时,车商却“叫苦连天”。7月4日,流通协会会长助理罗磊在二手车大会上表示,二手车商整体亏损面约为80%。2023年以来,国内新车市场价格战连绵不绝,二手车价紧跟新车行情,价格体系随之崩溃。二手车商收车后若不能及时出手,可能需要承担车辆贬值损失。碎片化也是二手车商大比例亏损原因之一,尽管过去十年交易量增长迅猛,但分蛋糕的人更多了。行业人士指出,二手车从业门槛较低,以个人经纪为主,在市场内有个门脸、收几辆车就能开张。

于是,部分嗅觉灵敏的二手车企业转向外贸,二手车商如果不想激烈“内卷”,出口即是出路。2024年3月,国内放开二手车出口资质限制,也为二手车出口创造了便利条件。但是权宜之计会是治本之策吗?更多内容请看《价格战冲击二手车》。


《显影:“90后”尘肺病人》

10平方米的隔断房中,微弱的光打在制氧机上,氧气循着透明吸管不断涌入徐结的鼻腔,最终进入钙化的肺部,已处于尘肺病合并二型呼吸衰竭的他干瘪地躺在床上,颧骨突出,面无血色。

生于1994年的徐结,中学毕业后前往云南做学徒,从事人造大理石台面切割的工作。此后近10年正值中国房地产业迅猛扩张,人造大理石在厨卫装修中需求猛增,徐结的工作也繁忙起来。为了躲避环保检查,工人们躲在密闭的小车间内完成石材的切割打磨,含有大量二氧化硅的粉尘在密闭空间内肆意飘散。2022年,徐结被诊断为尘肺,他回到工厂向老板讨说法,却由于未签署过正式的劳动合同,老板并不认账。

早在2020年,“大爱清尘”等公益组织便发现,在台面切割、义齿制造、水电安装等行业中,年轻的尘肺病患者开始增多。由于职业健康检查覆盖率低和用工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尘肺病农民工在患病后往往极难走上职业病诊断鉴定程序,因此现实中尘肺病实际发病人数远高于报告病例数。更多内容,请看《“90后”尘肺病人》。


此外,本期《财新周刊》还有关于病亡视同工伤条款、巴黎奥运会等内容。在下方的链接中,也可以找到过往所有《财新周刊》文章。升级订阅财新通,你不仅可以读到上述精彩报道全文,还可畅览财新全部文章。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听懂财新周刊封面文章By www.caix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