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懂财新周刊封面文章

财新周刊2024年第36期导播


Listen Later

曾经的无限风光的光伏行业,正在面临无可避免的出清局面;在新能源车在政策加持下几乎拿下汽车半壁江山之时,“油电同权”的呼声也越来越大;正式进入新中国40周年的IBM为何用近乎极端的方式做出关闭决策?


播音|财新 杨律 文稿|杨律 陈正雅

音频剪辑|仝瀚元

宣发 商务|孙坤


“知道产能会过剩,但没想到市况会下行到这种程度。”

在财新的采访中,多名浸淫产业数十年、几经周期的光伏企业高管如是说。

曾经,中国“双碳”承诺点亮了新能源行业,让此前经历两年多补贴退坡清洗的光伏行业重新回到上升态势,国内装机与国外出口全都攀到了新高,部分环节比如硅料在2021到2023年间时常短缺,年平均毛利率一度超过70%。2021年光伏实现平价上网、全面市场化,也拉开加速规模化发展的态势。

然而,曾经预期一致的光伏市场,如今却走向了无可避免的出清局面。

————————————

本期《周刊导播》,将先为你领读《财新周刊》封面文章《光伏寻底》。让我们先来看看光伏行业到底是如何发生“系统性失灵”的?


当前光伏行业现状是:已经从全成本竞争进入现金流拼杀。行业弥漫着悲壮气氛,即便“失血”也要硬挺,只为留在“牌桌”上。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光伏分会秘书长张森说,“给国内外项目供货都不挣钱,但要现金流就得出货,出货就亏死,不出货就等死。”

这样所导致的结果就是:从各家刚刚公布的2024年上半年业绩看,光伏产业链龙头公司纷纷由盈转亏,且亏损幅度和规模都相当惊人:硅片龙头隆基绿能(601012.SH)半年净亏损52亿元,较去年同期92亿元盈利大跌157%;另一家硅片龙头TCL中环(002129.SZ)的利润则暴跌167.5%至负30.64亿元;硅料龙头协鑫科技(03800.HK)净亏14.8亿元,同比下滑127%;组件厂商晶澳科技(002459.SZ)亏损8.7亿元,同比下降118%。即便还有盈余的企业,业绩也大幅缩水,比如组件厂商阿特斯(688472.SH)、晶科能源(688223.SH)、天合光能(688599.SH),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4亿元、12亿元、5.3亿元,同比下降35.55%、69%、85%。

这些光伏龙头以亏损为代价的销售收入,显示出不断扩大的现金流缺口。2024年上半年,各家经营性现金流同比降幅基本在95%—220%之间,净流出额达数亿到数十亿元,其中组件出货量第一的晶科能源半年净流出现金67.8亿元;隆基绿能母公司半年净流出现金108亿元。


这背后,是远超过市场预期的底部。

回看2023年5月底的上海国际光伏展会,隆基绿能总裁李振国曾经吹响过“哨声”,提醒中国光伏行业即将产能过剩,但当时异议者众多。

而隆基绿能最大的竞争对手TCL中环的功勋人物、CEO沈浩平在当时则完全误判了底部的位置。沈浩平在光伏行业摸爬滚打30多年,1983年从兰州大学物理系半导体物理专业毕业,是隆基绿能管理层李振国、钟宝申、李文学的同门师兄。沈浩平的毕业论文就是薄膜非晶硅电池,被视为光伏行业最懂技术的企业家之一。

沈浩平带领TCL中环,选择满负荷生产、控制价格,逼迫其他竞争对手退出,只是没有料到价格一路走低、深不见底。

这一轮产业链价格下跌之深、亏损波及之广,光伏史上罕见。2023年四季度至今,硅料、硅片、电池、组件价格都跌去一半左右,各环节价格均创历史新低。其中,上游硅料价格从两年前超过30万元/吨,跌至现在约4万元/吨,曾经风光无两的硅料企业几乎全部亏损。通威股份上半年资产减值损失22.5亿元,主要为存货减值计提。直到7月,TCL中环硅片业务开工率还维持在95%左右;而其最大竞争对手隆基绿能的同期开工率仅50%左右。由此,TCL中环累积了大量硅片库存,上半年资产减值损失11.1亿元。

8月初,沈浩平辞任首席执行官,震动业界。


本期封面文章,作者罗国平、赵煊、范若虹、屈运栩,文章除了详细讲述了光伏行业惨烈价格战的来路,还介绍了资本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选择逐步退场,以及在接下来的时间中进行产业出清的难点。


《银行业绩分化虚实》

2024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偏弱,中国经济缓慢复苏。银行业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上半年多家头部大中型银行净利润同比下滑。房地产行业贷款不良率仍然处在高位,个贷风险凸显,多家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信用卡、消费贷、经营贷不良率都在全线攀升。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是上市银行很受外界关注的一项指标,这与营业收入增减及减值计提密切相关,数据有虚有实。在当前复杂严峻的环境下,商业银行经营面临不小挑战,有的银行通过减少拨备计提来熨平净利润波动,也有银行认为,现阶段应该更重视夯实风控基础。中信银行高管表示,“以量补价是懒路,以价补量是险路,只有量价平衡才是出路,不能以损害风险抵御能力来换取盈利数值的正增长。”

从交易面看,在相对“资产荒”的背景下,银行股这类高股息资产的吸引力抬升,有专家分析,“这段时间银行股的股价表现和国债收益率走势呈明显负相关,这代表着市场交易偏向低估值、高股息、盈利稳定的逻辑”。

不过8月底以来,银行股价持续下跌。中金公司的银行业研报认为,这除了缘于对存量按揭利率可能下调导致息差承压的担忧,也是因为短期内交易拥挤度上升,整体市场风险偏好改善,导致避险资金流出高股息板块。未来银行股行情将如何演绎?更多内容请看《银行业绩分化虚实》。


《〈黑神话:悟空〉出圈效应》

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8月下旬全球发售,仅四天全平台销量千万套、预估游戏流水超过30亿元,成为暑期现象级文化事件。中国团队开发、3A游戏制作水平、名著《西游记》改编、中国多地古建和文物取景……“黑神话”可谓是“破圈”成功。

2014年,持续多年的游戏机禁令松动,也正是在这一年,冯骥等七名《斗战神》核心开发者从腾讯出走,创建游戏科学公司,初衷是“不做跟风押注的赌徒生意”。后来,游戏科学还拿到了政府补贴。业内人士分析,对比其他城市,浙江杭州很早就明确提出鼓励游戏、动漫和电竞,且拿出了真金白银。

在欧美市场,游戏科学也做了很多线上推广,游戏复杂的角色设定和中国古典文化元素,对海外的本地化发行来说颇具挑战。一些海外媒体指出游戏缺乏包容性和多样性、性能缺陷等问题,而游戏科学创始人早期对女性玩家的评价,则被部分海外游戏媒体认为存在性别歧视。此外,游戏科学为了规避风险,向游戏博主发送“违禁词”列表,建议对方避免谈论政治话题的行为,也引发了舆论风波。

目前,经济下行影响游戏销量,然而行业整体研发成本已被抬得太高,做出能拿得出手的产品要耗费更多资源,这又导致很难跑出新品。但《黑神话:悟空》的出现,让行业开始期待,如果一个100多人的团队都可以拿出这种级别的游戏,中国有如此多规模更大的游戏公司,它们是不是也有能力尝试3A?后续的“取经者”会不会越来越多?更多内容请看《〈黑神话:悟空〉出圈效应》。


《汽车“油电同权”之争》

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的普及速度已经远超预期。2024年7月,新能源新车渗透率同比增加11.1个百分点至43.8%,距离拿下市场半壁江山只有一步之遥。中国汽车市场大盘增长放缓,新能源汽车势头越猛,意味着传统燃油车被抢走的生意就越多,汽车行业几家欢喜几家愁。

“油电同权”的呼声越来越大。当前,用户购买新能源汽车可减免车辆购置税,也无需每年缴纳车船税,新能源汽车在准入和路权方面也几乎不受制约。然而,燃油车却面临限购、限行和更多税负。许多传统燃油车从业者认为,新能源汽车增势如此迅猛,是不公平竞争的结果,这严重挤压了油车的销售和利润空间。

当前,整体经济增速回落,放大了这些矛盾,在一些燃油车供应链产业聚集的区域,地方经济和就业也已经承压。油电不同权的影响甚至溢出了汽车行业,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税收变化。在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整体销量增长了1.4%的情况下,车辆购置税收却同比下降5.4%到了1253亿元。

过去一年,乘联会数次在报告中提到,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达到一定比例,政策应当逐步回归公平,推动燃油车用户正常消费。当前分歧在于,“油电同权”进程是否应当提速?是否应该在路权和准入等层面适当放宽对燃油车的限制?更多内容请看《汽车“油电同权”之争》。

《IBM中国“一刀切”裁员》

最早和中国做生意的外资科技公司IBM,用了近乎极端的方式处理在华业务关闭决策。8月26日上午,IBM以线上会议方式通知其在华仅剩的研发部门千名员工“一刀切”裁员的消息,原本预定30分钟的会议仅开了3分钟就匆匆结束。

IBM全球企业系统发展副总裁说,IBM正退出在中国的所有研发任务,已决定将基础设施研发转移到其他地区,因为中国本地市场竞争激烈、基础设施业务在中国持续下滑。IBM明示的下一个重点市场是印度。有内部人员表示,IBM在印度急剧扩张,取代中国研发不是秘密,但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

进入中国40年,IBM堪称中国科技人才最重要的“黄埔军校”,华为、联想等中国公司和IBM均有大量业务往来。然而,在近十年来的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时代,IBM的AI落地产业总体进展不及预期。还有一个大背景是,在中国,以阿里云为代表的云厂商,配合政府发展目标发起“去IOE”,也就是针对IBM、Oracle(甲骨文)和EMC主导的IT技术架构,推进国产替代,这三家企业在华业务也都相继进入收缩区间。

2024年恰逢IBM正式进入新中国40周年,用这种方式将研发撤出中国,背后基于何种考虑?中国产业升级处于关键期,科技外企在中国前路如何?中国市场和外资的关系是否正在重构?更多内容请看《IBM中国“一刀切”裁员》。

此外,本期《财新周刊》还有关于律师诈骗案风波、公募基金痛苦时刻等内容。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听懂财新周刊封面文章By www.caix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