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引言】
安徒生童话真的是“童话”吗?
随着当代独立女性意识的兴起,人们在安徒生童话中陆续发现了很多疑点:
l 主角永远都是十几岁的未成年小女孩,被某种邪恶势力困住,等待王子的拯救。
l 男一号永远是代表正义、财富、和权力的光鲜亮丽的王子,但童话里对这个王子的成长经历和人品却鲜有提及。
l 配角永远都是老、丑、邪恶的女巫、后妈、同父异母的姐姐,似乎安徒生在刻意给孩子们强化灌输这些认知——女人只要老、丑,那必然是邪恶的。
l 小美人鱼放弃了自己的声音,换得了人类的双腿和爱情(以前,我们理所应当地解读为——这是“纯爱战士”行为;而在今天看来,这是“低自尊”的心理映射——把鱼尾换成人腿,映射了小美人鱼对自己先天条件的不认同,通过改变自己来博得外界的认同和喜爱。说的难听点,这个剧情跟卖肾换 iPhone 在本质上无异。)。
l 一个十几岁的未成年小女孩,面对王子——一个和她只有一面之交的陌生男人,没通过任何深度沟通和相处,就深深地爱上了,并且草率地做出了婚姻的决策。
l 故事永远都停留在了 lived happily ever after,永远未涉及婚后生活。
这些观念真的值得推崇吗?难免不让人好奇,安徒生在字里行间隐匿了哪些不为人知的信息?他到底经历了怎样的童年?安徒生童话的影响力俨然已经超越了所有宗教的总和,作为后辈的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样的作品?
《艺术道场》第3期,野力青年美术馆的主理人,同时也是本节目《艺术道场》的主持人叶飞,也就是我,跟大家分享安徒生童话下隐藏的、未曾被广泛察觉的“孤独、性心理学、和女性意识”话题。我将在接下来的20分钟里,分享安徒生童话字里行间隐匿的不为人知的故事。听完这期节目,也许“崩塌”的不只是安徒生的“人设”,还有我们的整个童年……
【本期重要观点】
l 安徒生的一生非常孤独,从他的自传可以得知他的成长环境塑造了他极度自卑且极度厌女的心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童话塑造,输出一种年轻+貌美=正义,老+丑=邪恶的谬误世界观。
l 安徒生性格中根深蒂固的自卑感使他不可能与异性建立起恋爱关系,他一生渴望爱情与财富,最后却孤独终老,使得他的故事中一个十几岁的未成年小女孩,面对一面之交的王子,没通过任何深度沟通和相处,就深深地爱上了,并且草率地做出了婚姻的决策,故事永远都停留在了 lived happily ever after。
l 安徒生的所有童话作品,都是他一生悲剧的反向投射。他把自己的孤苦境遇带入到主角中,让他笔下一个个年轻、貌美、且幸运的公主,替他完成了自己的人生使命,收获财富、爱情与婚姻,从这个角度来看,安徒生原版童话作品非常不适合拿给小孩子看,因为既不符合恋爱和婚姻的事实,也没有传递良好的自我认知,和良好的价值观、爱情观。
l 尽管近年来所有童话故事都饱受争议,安徒生毕竟贡献了一系列宏大又简单的故事框架,给后世的编剧提供了充足的发挥空间。许多作品经过解构改编之后,给成人观看,与童年记忆构成反差,倒是非常耐人寻味——脱下善恶美丑二元对立的童话外衣,展露复杂而矛盾的人性,和一地鸡毛、冷暖自知的人生百味。
l 独立女性意识的觉醒在现代社会为安徒生童话的“解释”提供机会与土壤,例如迪士尼一直在为过去童话作品中的不当设定“拨乱反正”,出现了大量为“老巫婆”角色平反的童话改编作品。
l 关于童话改编为大家提供两部美剧:《童话镇》——把我们所有熟知的童话故事全部串联在一个统一的世界观下,抽丝剥茧的剧情与女性主体性得到充分展现十分精彩;《黑色童话》——没有魔幻世界和超能力角色,只有当下的现实世界观和普通小人物设定,以及在命运的无情捉弄下“全员恶人”的设定,打破传统认知让我们“背后一亮”。
(谭元元在新版《小美人鱼》芭蕾舞剧中的剧照)
【节目简介】
我是野力青年美术馆的主理人叶飞。你正在收听的,是一档漫谈文化艺术、生活方式、流行文化、与个人成长的播客节目——《艺术道场》。
我会邀请各个领域的艺术家、设计师、文化学者、生活方式博主,也会邀请对文化艺术敏感的普通人。大家聚在一起,不正经地聊聊天,可能会谈经论道,也可能会胡扯八道。你听着图个乐就行,不用太在意对错。严肃,从不是我的初衷,不正经才是真正的正经事。
希望《艺术道场》为你繁忙的生活和紧张的头脑,打开一扇小天窗,让艺术之光照进来。正如艺术诞生之初,它本是巫术,是人类与神进行对话的语言。艺术毫无用处,因为它不是“真相”,但又比你我双眼看的到的一切,都无限接近真相。
每月初和月中在全平台(豆瓣/小宇宙/喜马拉雅/微信听一听/Podcast)同步更新。如果你喜欢《艺术道场》,欢迎用订阅、互动和分享的方式支持我。把节目分享到朋友圈、豆瓣、小红书,让更多朋友获得这段共振频率。
【主播简介】
叶飞,不正经的广告人、策展人、艺评人。广告行业摸爬20年,40岁任性做艺术。山水共和(广告公司)创始人、野力青年美术馆(艺术机构)主理人,艺术知识博主。以图文、短视频、播客等形式,寻访出色的展览、有趣的艺术家、鲜活的普通人,用轻松的方式,带你从更多视角读懂艺术、文化、和人。(小红书:野力青年美术馆叶飞)
【节目团队】
主播/策划/文案:叶飞
策划助理:谭伊恬
制作:叶飞、Miya
【特别鸣谢】
本期片头、片尾背景音乐《牡丹亭·游园·皂罗袍》,由独立音乐人“L+R王璐”提供,并授权《艺术道场》使用。欢迎大家在网易云音乐、QQ音乐、Apple Music平台,搜索关键词:L+R王璐,欣赏他的更多音乐作品。
【引言】
安徒生童话真的是“童话”吗?
随着当代独立女性意识的兴起,人们在安徒生童话中陆续发现了很多疑点:
l 主角永远都是十几岁的未成年小女孩,被某种邪恶势力困住,等待王子的拯救。
l 男一号永远是代表正义、财富、和权力的光鲜亮丽的王子,但童话里对这个王子的成长经历和人品却鲜有提及。
l 配角永远都是老、丑、邪恶的女巫、后妈、同父异母的姐姐,似乎安徒生在刻意给孩子们强化灌输这些认知——女人只要老、丑,那必然是邪恶的。
l 小美人鱼放弃了自己的声音,换得了人类的双腿和爱情(以前,我们理所应当地解读为——这是“纯爱战士”行为;而在今天看来,这是“低自尊”的心理映射——把鱼尾换成人腿,映射了小美人鱼对自己先天条件的不认同,通过改变自己来博得外界的认同和喜爱。说的难听点,这个剧情跟卖肾换 iPhone 在本质上无异。)。
l 一个十几岁的未成年小女孩,面对王子——一个和她只有一面之交的陌生男人,没通过任何深度沟通和相处,就深深地爱上了,并且草率地做出了婚姻的决策。
l 故事永远都停留在了 lived happily ever after,永远未涉及婚后生活。
这些观念真的值得推崇吗?难免不让人好奇,安徒生在字里行间隐匿了哪些不为人知的信息?他到底经历了怎样的童年?安徒生童话的影响力俨然已经超越了所有宗教的总和,作为后辈的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样的作品?
《艺术道场》第3期,野力青年美术馆的主理人,同时也是本节目《艺术道场》的主持人叶飞,也就是我,跟大家分享安徒生童话下隐藏的、未曾被广泛察觉的“孤独、性心理学、和女性意识”话题。我将在接下来的20分钟里,分享安徒生童话字里行间隐匿的不为人知的故事。听完这期节目,也许“崩塌”的不只是安徒生的“人设”,还有我们的整个童年……
【本期重要观点】
l 安徒生的一生非常孤独,从他的自传可以得知他的成长环境塑造了他极度自卑且极度厌女的心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童话塑造,输出一种年轻+貌美=正义,老+丑=邪恶的谬误世界观。
l 安徒生性格中根深蒂固的自卑感使他不可能与异性建立起恋爱关系,他一生渴望爱情与财富,最后却孤独终老,使得他的故事中一个十几岁的未成年小女孩,面对一面之交的王子,没通过任何深度沟通和相处,就深深地爱上了,并且草率地做出了婚姻的决策,故事永远都停留在了 lived happily ever after。
l 安徒生的所有童话作品,都是他一生悲剧的反向投射。他把自己的孤苦境遇带入到主角中,让他笔下一个个年轻、貌美、且幸运的公主,替他完成了自己的人生使命,收获财富、爱情与婚姻,从这个角度来看,安徒生原版童话作品非常不适合拿给小孩子看,因为既不符合恋爱和婚姻的事实,也没有传递良好的自我认知,和良好的价值观、爱情观。
l 尽管近年来所有童话故事都饱受争议,安徒生毕竟贡献了一系列宏大又简单的故事框架,给后世的编剧提供了充足的发挥空间。许多作品经过解构改编之后,给成人观看,与童年记忆构成反差,倒是非常耐人寻味——脱下善恶美丑二元对立的童话外衣,展露复杂而矛盾的人性,和一地鸡毛、冷暖自知的人生百味。
l 独立女性意识的觉醒在现代社会为安徒生童话的“解释”提供机会与土壤,例如迪士尼一直在为过去童话作品中的不当设定“拨乱反正”,出现了大量为“老巫婆”角色平反的童话改编作品。
l 关于童话改编为大家提供两部美剧:《童话镇》——把我们所有熟知的童话故事全部串联在一个统一的世界观下,抽丝剥茧的剧情与女性主体性得到充分展现十分精彩;《黑色童话》——没有魔幻世界和超能力角色,只有当下的现实世界观和普通小人物设定,以及在命运的无情捉弄下“全员恶人”的设定,打破传统认知让我们“背后一亮”。
(谭元元在新版《小美人鱼》芭蕾舞剧中的剧照)
【节目简介】
我是野力青年美术馆的主理人叶飞。你正在收听的,是一档漫谈文化艺术、生活方式、流行文化、与个人成长的播客节目——《艺术道场》。
我会邀请各个领域的艺术家、设计师、文化学者、生活方式博主,也会邀请对文化艺术敏感的普通人。大家聚在一起,不正经地聊聊天,可能会谈经论道,也可能会胡扯八道。你听着图个乐就行,不用太在意对错。严肃,从不是我的初衷,不正经才是真正的正经事。
希望《艺术道场》为你繁忙的生活和紧张的头脑,打开一扇小天窗,让艺术之光照进来。正如艺术诞生之初,它本是巫术,是人类与神进行对话的语言。艺术毫无用处,因为它不是“真相”,但又比你我双眼看的到的一切,都无限接近真相。
每月初和月中在全平台(豆瓣/小宇宙/喜马拉雅/微信听一听/Podcast)同步更新。如果你喜欢《艺术道场》,欢迎用订阅、互动和分享的方式支持我。把节目分享到朋友圈、豆瓣、小红书,让更多朋友获得这段共振频率。
【主播简介】
叶飞,不正经的广告人、策展人、艺评人。广告行业摸爬20年,40岁任性做艺术。山水共和(广告公司)创始人、野力青年美术馆(艺术机构)主理人,艺术知识博主。以图文、短视频、播客等形式,寻访出色的展览、有趣的艺术家、鲜活的普通人,用轻松的方式,带你从更多视角读懂艺术、文化、和人。(小红书:野力青年美术馆叶飞)
【节目团队】
主播/策划/文案:叶飞
策划助理:谭伊恬
制作:叶飞、Miya
【特别鸣谢】
本期片头、片尾背景音乐《牡丹亭·游园·皂罗袍》,由独立音乐人“L+R王璐”提供,并授权《艺术道场》使用。欢迎大家在网易云音乐、QQ音乐、Apple Music平台,搜索关键词:L+R王璐,欣赏他的更多音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