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文明之旅|历史人文社会

澶渊之战大宋是怎么扛住的?|公元1004


Listen Later

这一期讲公元1004年宋辽澶渊之战。节目探讨了在大敌当前、辽军逼近都城开封的危急时刻,宋朝如何抵御住辽朝的进攻并最终实现和平。

节目指出,1004年辽军主力南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宋朝廷内部面临巨大心理冲击,就是否南迁产生了激烈争议。宰相寇准力主皇帝宋真宗亲征前线,而非逃离。

节目分析,宋朝在军事上存在明显劣势,如骑兵数量和质量不足,以及失去了作为北方屏障的幽云十六州,并且面临历史上对辽作战屡败的心理阴影。

然而,宋朝通过转型,发展出独特的防御能力。他们凭借强大的人力和经济优势,修建了如塘泊、鱼塞这样的大型人工防御工事。同时,技术优势也转化为战斗力,例如发展了床子弩等强力弩机。

辽军在进攻中受阻于宋朝的防御工事,未能快速攻克重要据点。辽军主帅萧挞凛意外被宋军弩箭射杀,极大地打击了辽军士气。这些因素导致辽军陷入困境,愿意回到谈判桌。

最终,宋辽双方签订了澶渊之盟,虽然宋朝需要支付岁币,但成功保住了领土,换来了此后120年的和平。节目认为,从保住领土的角度看,宋朝在此战中略占上风。这种结果反映了宋朝从传统的进攻性军事策略转向强调防守和内部稳定的国家发展方向,以及其国家目标可能更侧重于维护百姓福祉。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解读|文明之旅|历史人文社会By 和你一起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