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这天晚上,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发生了一起失踪案,孟女士的女儿小芳不见了踪影。小芳今天像往常一样中午出门去打零工,可是一直到晚上也没有回家。小芳从来都不会无故不回家,孟女士的心中十分焦急,于是便叫上了亲朋好友一起帮忙四处寻找,可是当大家来到砖厂的一处偏僻角落时,却看到了恐怖的一幕,小芳的尸体躺在土坑里,身上半掩着泥灰。
发现小芳尸体的地点人迹罕至,很少会有人前去,警方判断凶手应该就是附近的居民,而且对此处的地形十分熟悉。小芳性格温和,她的父母也老实本分,似乎不存在寻仇的可能。那么,到底是谁如此狠心,居然会杀害一个刚刚步入社会的孩子。接下来请大家点个关注,一起跟随民警的脚步探寻案情真相。
警方接到报警后立即赶到了现场,勘察工作也有条不紊的全面展开。大家发现小芳的致死原因是窒息,可是凶手在行凶后还残忍地用刀对被害人的颈部和腹部进行了破坏,既然被害人一家没有明显的仇家,那么他们所面对的极有可能是一个暴力倾向极强的犯罪分子。虽然大家把案发现场周边地毯式地搜查了一遍,可是因为天空狂风不断,寻找小芳的亲戚们又一定程度地破坏了现场,所以警方除了一枚模糊的陌生人鞋印之外,便再也没能发现更多有用的线索,大家从鞋印来判断嫌疑人应该是体态中等的年轻人。
与此同时,另一组民警在对现场附近的居民进行走访的过程中得知,曾经有一个身高1米7左右的男子经过案发现场附近,可惜的是因为距离较远,目击者并没能看清对方的样貌。此人一边行走一边四处张望,显得鬼鬼祟祟,十分可疑。接下来,大家以案发现场为中心,对半径两公里内的住户进行逐一排查,他们的目标十分明确,那就是有暴力倾向,身高1米7左右的年轻男性。
砖厂附近的居民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居住得十分分散,排查工作还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正在大家一家一户地进行走访时,孟女士突然向警方提供了一条线索。孟女士告诉警方,她的一个邻居曾经来找小芳出去玩,此人十分年轻,似乎正在追求小芳,会不会是年纪尚小的小芳没有同意对方的追求,所以才惹来了杀身之祸。经调查,这人名叫尚进,时年23岁,警方来到了
其
家中却发现他并不在家,附近的邻居对他的去向也不甚了解,难道尚进真的就是凶手,此时已经畏罪潜逃了吗?
大家兵分两路,一路在其家中进行蹲守,另一路则开始调查他的去向,侦查员一路追踪尚进的轨迹来到了他的老家,结果发现其在案发之前就已经来到这里,并不具备作案时间。此时对周围住户的排查工作已经结束,警方筛选出了三名与嫌疑人特征相符的年轻人,经过进一步调查,三人之中只有一人无法排除嫌疑。这人姓张,时年只有16岁,他在案发前几天已经辍学,没日没夜地在家里玩电脑,他的父母因为白天要上班,所以对他在案发当天下午的行迹也并不清楚。警方将现场的鞋印与他进行了比对,结果两种足迹并不吻合。最后一个嫌疑人也被排除,案件的侦破工作回到了原点。
嫌疑人始终没有找到,元宝山区发生凶案的消息却迅速在赤峰市里传开,大家顿时人人自危,惶恐不安,不明真相的群众把凶手的身份传得神乎其神,一时之间家长们都把孩子关在了家里,不准外出。警方当然知道这些流言蜚语都被过分夸大,为了平息谣言他们必须加紧将命案侦破,可是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因为此案的线索太少,警方对此案的侦破工作一拖就是十几年。在这十几年里这起悬案对于侦查员们来说始终如鲠在喉,虽然群众们已经渐渐淡忘了这个案件,但是被害人的家属没有忘,民警没有忘,悬案未破的重担压得大家喘不过气来。
随着2015年一起案件的发生,群众的记忆被再次唤醒,警方也在调查此案的过程中联想到了遇害的小芳。18岁的李玲晚上回家经过小巷的时候遭遇一名陌生男子搭讪,此人诱骗她进入了附近的一间空房之后立即凶相毕露,一边对其恐吓威胁一边拳脚相加,李玲被打得昏死了过去,等到她醒来时男子已经离开。
警方在向李玲了解案情经过的过程中,对其中的一个细节产生了注意。据李玲回忆,这名嫌疑人在屋内吐了一口痰,技术人员在李玲指认的方位果然成功提取到了嫌疑人的生物检材。经过dna比对,警方了解到犯罪嫌疑人应该属于附近县城的一个张姓家族,大家立即调取了张姓家族中符合嫌疑人特征的人员照片让李玲进行辨认,可是却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案情一时之间陷入僵局。
侵害李玲的凶徒没有落网,时隔两年之后,年仅16岁的小敏也遭遇了袭击。小敏放学后被一名男子拖至隐秘处,此人像疯了一样对小敏进行殴打,此时正好有几名学生经过,他们听到了小敏的呼救声后见义勇为,立即一拥而上将已经打红眼的凶徒围了起来。小敏转身前去报警,凶徒见状赶紧向学生们下跪求饶,就在大家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这名男子见机不可失,立即冲出重围逃得无影无踪。嫌疑人虽然逃走了,但是大家都看到了他的长相。
警方听了大家对嫌疑人的描述之后,立即回想起了两年前殴打李玲的凶徒,两个嫌疑人的特征如此相似,难道这两起案件是同一个人所为?小敏在挣扎的过程中手臂被嫌疑人咬了一口,警方从她的手臂上提取了此人遗留的生物检材,检验结果证实,两起案件的嫌疑人dna完全吻合。
柳暗花明又一春,警方由小敏和李玲的这两起被侵害案,又联想到了2004年的小芳遇害案,大家将当年的案件卷宗进行了重新梳理,可是当时警方并没有找到有用线索,侦查员们到底该从何处找到突破口呢?
见义勇为的学生们看到嫌疑人逃跑后骑着一辆黑色的摩托车离开,其中一人还记得这辆摩托车牌照的最后两位数字,警方立即调取监控对摩托车进行排查,不久后大家终于在一处路段的监控中发现了嫌疑男子的踪影。警方按照监控中所显示的摩托车牌照找到了车主,但是却得知这辆车早已被他卖给了别人,因为时间已久,销售的渠道此时已经中断,侦查员们以车找人的这一想法就此打消。大家调取了与这辆摩托车有关的所有信息进行研判,结果发现这辆车在2016年时存在违章,有人对违章进行了处理。此人姓张,他会不会就是张姓家族的一员呢?
警方将这名张姓男子的驾照照片拿给小敏辨认,结果对方一眼就认出了此人。嫌疑男子名叫张程,他在2015年时就已经位于给李玲辨认的嫌疑人员名单之中,但是因为惊恐的小玲记忆产生了缺失,所以没能认出他的样貌。
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已经确认,警方决定立即对其实施抓捕,但是张程似乎早有准备,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张程在工作的地方没有留下真实的住址信息,警方便决定在他驾驶摩托车最后出现的地点附近进行排查,巧合的是当大家刚来到此处不久之后,便看到一辆黑色的摩托车迎面开来。侦查员们定睛一看车牌,再看看摩托车的驾驶员,不由得都心中一惊,此人不是目标人物还能是谁?
张程离侦查员们越来越近,大家立即前后夹击,将其拦了下来。因为自己的样貌曾经被学生们看到,所以张程十分痛快地便承认了自己袭击李玲和小敏的犯罪事实,可是对于小芳遇害的案子,他却矢口否认。
张程交代问题避重就轻,但是警方早已识破了他的诡计,因为大家已经发现,这个张程正是大家在13年前就曾经调查过的那个16岁的张姓男孩。
警方手头并没有证明张程就是凶手的切实证据,大家便开始对其进行旁敲侧击,在民警的心理攻势之下,他渐渐地开始陷入自责,最终交代了13年前小芳遇害的经过。
据张程交代,他确实参与了小芳遇害的那起命案,但是杀害小芳的真凶却另有其人。赵鹏,与张程年龄相仿,也是赤峰人士,他们二人本是邻居,两人相继辍学之后便整天混在一起不学无术,无事生非。案发当天二人在砖厂里玩耍时看到了小芳,于是便上前戏弄对方,没曾想小芳并不愿搭理二人,两个
混
混
见状二话不说便上前对其殴打,小芳想要呼喊求助,赵鹏赶紧捂住了她的口鼻,没曾想一时失手竟将对方杀害。
赵鹏见自己杀了人,于是便一不做二不休,掏出小刀再下狠手,务求赶尽杀绝。两个凶手做完案后便从此分道扬镳,再也没有见过面。
张程外出躲了几年,感觉家乡的风头已过,便又回到了赤峰,从此按部就班参加工作、娶妻生子。
据了解,张程因为口齿不太伶俐,所以在成长的过程中没少受人欺负,渐渐地,他产生了仇视社会的心理。辍学之后他迷上了上网和看暴力电影,便把自己封闭在了另一个世界里,失去了区分虚拟与现实的能力,易怒且暴力的另一面性格诱发了出来。
张程在成长的过程中开始习惯性地用攻击他人的方法来减少自己不平衡的心理,甚至学会了选择性遗忘,他希望能够忘记小时候被人欺负的经历,也希望忘记杀害小芳的那天。可是到案后的他终于知道,有些事情不可能遗忘,自己必须对当年的罪行付出代价。
在张程的供述下,警方随即将赵鹏逮捕,赵鹏交代,自己这些年来经常会梦见小芳在黑暗的角落小声哭泣,良心的谴责令他备受煎熬,被捕后的赵鹏反而感到了一丝解脱。
未成年人本身就是弱势群体,请家长们一定要教育好孩子不要单独外出,也不要轻信陌生人的甜言蜜语,远离坏人的侵扰,不要给别有用心的人士可乘之机。
这里是重案讲说人,感谢大家的持续关注,您的点赞和分享是对我最大的支持,我们相约下期再见。
这天晚上,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发生了一起失踪案,孟女士的女儿小芳不见了踪影。小芳今天像往常一样中午出门去打零工,可是一直到晚上也没有回家。小芳从来都不会无故不回家,孟女士的心中十分焦急,于是便叫上了亲朋好友一起帮忙四处寻找,可是当大家来到砖厂的一处偏僻角落时,却看到了恐怖的一幕,小芳的尸体躺在土坑里,身上半掩着泥灰。
发现小芳尸体的地点人迹罕至,很少会有人前去,警方判断凶手应该就是附近的居民,而且对此处的地形十分熟悉。小芳性格温和,她的父母也老实本分,似乎不存在寻仇的可能。那么,到底是谁如此狠心,居然会杀害一个刚刚步入社会的孩子。接下来请大家点个关注,一起跟随民警的脚步探寻案情真相。
警方接到报警后立即赶到了现场,勘察工作也有条不紊的全面展开。大家发现小芳的致死原因是窒息,可是凶手在行凶后还残忍地用刀对被害人的颈部和腹部进行了破坏,既然被害人一家没有明显的仇家,那么他们所面对的极有可能是一个暴力倾向极强的犯罪分子。虽然大家把案发现场周边地毯式地搜查了一遍,可是因为天空狂风不断,寻找小芳的亲戚们又一定程度地破坏了现场,所以警方除了一枚模糊的陌生人鞋印之外,便再也没能发现更多有用的线索,大家从鞋印来判断嫌疑人应该是体态中等的年轻人。
与此同时,另一组民警在对现场附近的居民进行走访的过程中得知,曾经有一个身高1米7左右的男子经过案发现场附近,可惜的是因为距离较远,目击者并没能看清对方的样貌。此人一边行走一边四处张望,显得鬼鬼祟祟,十分可疑。接下来,大家以案发现场为中心,对半径两公里内的住户进行逐一排查,他们的目标十分明确,那就是有暴力倾向,身高1米7左右的年轻男性。
砖厂附近的居民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居住得十分分散,排查工作还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正在大家一家一户地进行走访时,孟女士突然向警方提供了一条线索。孟女士告诉警方,她的一个邻居曾经来找小芳出去玩,此人十分年轻,似乎正在追求小芳,会不会是年纪尚小的小芳没有同意对方的追求,所以才惹来了杀身之祸。经调查,这人名叫尚进,时年23岁,警方来到了
其
家中却发现他并不在家,附近的邻居对他的去向也不甚了解,难道尚进真的就是凶手,此时已经畏罪潜逃了吗?
大家兵分两路,一路在其家中进行蹲守,另一路则开始调查他的去向,侦查员一路追踪尚进的轨迹来到了他的老家,结果发现其在案发之前就已经来到这里,并不具备作案时间。此时对周围住户的排查工作已经结束,警方筛选出了三名与嫌疑人特征相符的年轻人,经过进一步调查,三人之中只有一人无法排除嫌疑。这人姓张,时年只有16岁,他在案发前几天已经辍学,没日没夜地在家里玩电脑,他的父母因为白天要上班,所以对他在案发当天下午的行迹也并不清楚。警方将现场的鞋印与他进行了比对,结果两种足迹并不吻合。最后一个嫌疑人也被排除,案件的侦破工作回到了原点。
嫌疑人始终没有找到,元宝山区发生凶案的消息却迅速在赤峰市里传开,大家顿时人人自危,惶恐不安,不明真相的群众把凶手的身份传得神乎其神,一时之间家长们都把孩子关在了家里,不准外出。警方当然知道这些流言蜚语都被过分夸大,为了平息谣言他们必须加紧将命案侦破,可是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因为此案的线索太少,警方对此案的侦破工作一拖就是十几年。在这十几年里这起悬案对于侦查员们来说始终如鲠在喉,虽然群众们已经渐渐淡忘了这个案件,但是被害人的家属没有忘,民警没有忘,悬案未破的重担压得大家喘不过气来。
随着2015年一起案件的发生,群众的记忆被再次唤醒,警方也在调查此案的过程中联想到了遇害的小芳。18岁的李玲晚上回家经过小巷的时候遭遇一名陌生男子搭讪,此人诱骗她进入了附近的一间空房之后立即凶相毕露,一边对其恐吓威胁一边拳脚相加,李玲被打得昏死了过去,等到她醒来时男子已经离开。
警方在向李玲了解案情经过的过程中,对其中的一个细节产生了注意。据李玲回忆,这名嫌疑人在屋内吐了一口痰,技术人员在李玲指认的方位果然成功提取到了嫌疑人的生物检材。经过dna比对,警方了解到犯罪嫌疑人应该属于附近县城的一个张姓家族,大家立即调取了张姓家族中符合嫌疑人特征的人员照片让李玲进行辨认,可是却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案情一时之间陷入僵局。
侵害李玲的凶徒没有落网,时隔两年之后,年仅16岁的小敏也遭遇了袭击。小敏放学后被一名男子拖至隐秘处,此人像疯了一样对小敏进行殴打,此时正好有几名学生经过,他们听到了小敏的呼救声后见义勇为,立即一拥而上将已经打红眼的凶徒围了起来。小敏转身前去报警,凶徒见状赶紧向学生们下跪求饶,就在大家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这名男子见机不可失,立即冲出重围逃得无影无踪。嫌疑人虽然逃走了,但是大家都看到了他的长相。
警方听了大家对嫌疑人的描述之后,立即回想起了两年前殴打李玲的凶徒,两个嫌疑人的特征如此相似,难道这两起案件是同一个人所为?小敏在挣扎的过程中手臂被嫌疑人咬了一口,警方从她的手臂上提取了此人遗留的生物检材,检验结果证实,两起案件的嫌疑人dna完全吻合。
柳暗花明又一春,警方由小敏和李玲的这两起被侵害案,又联想到了2004年的小芳遇害案,大家将当年的案件卷宗进行了重新梳理,可是当时警方并没有找到有用线索,侦查员们到底该从何处找到突破口呢?
见义勇为的学生们看到嫌疑人逃跑后骑着一辆黑色的摩托车离开,其中一人还记得这辆摩托车牌照的最后两位数字,警方立即调取监控对摩托车进行排查,不久后大家终于在一处路段的监控中发现了嫌疑男子的踪影。警方按照监控中所显示的摩托车牌照找到了车主,但是却得知这辆车早已被他卖给了别人,因为时间已久,销售的渠道此时已经中断,侦查员们以车找人的这一想法就此打消。大家调取了与这辆摩托车有关的所有信息进行研判,结果发现这辆车在2016年时存在违章,有人对违章进行了处理。此人姓张,他会不会就是张姓家族的一员呢?
警方将这名张姓男子的驾照照片拿给小敏辨认,结果对方一眼就认出了此人。嫌疑男子名叫张程,他在2015年时就已经位于给李玲辨认的嫌疑人员名单之中,但是因为惊恐的小玲记忆产生了缺失,所以没能认出他的样貌。
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已经确认,警方决定立即对其实施抓捕,但是张程似乎早有准备,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张程在工作的地方没有留下真实的住址信息,警方便决定在他驾驶摩托车最后出现的地点附近进行排查,巧合的是当大家刚来到此处不久之后,便看到一辆黑色的摩托车迎面开来。侦查员们定睛一看车牌,再看看摩托车的驾驶员,不由得都心中一惊,此人不是目标人物还能是谁?
张程离侦查员们越来越近,大家立即前后夹击,将其拦了下来。因为自己的样貌曾经被学生们看到,所以张程十分痛快地便承认了自己袭击李玲和小敏的犯罪事实,可是对于小芳遇害的案子,他却矢口否认。
张程交代问题避重就轻,但是警方早已识破了他的诡计,因为大家已经发现,这个张程正是大家在13年前就曾经调查过的那个16岁的张姓男孩。
警方手头并没有证明张程就是凶手的切实证据,大家便开始对其进行旁敲侧击,在民警的心理攻势之下,他渐渐地开始陷入自责,最终交代了13年前小芳遇害的经过。
据张程交代,他确实参与了小芳遇害的那起命案,但是杀害小芳的真凶却另有其人。赵鹏,与张程年龄相仿,也是赤峰人士,他们二人本是邻居,两人相继辍学之后便整天混在一起不学无术,无事生非。案发当天二人在砖厂里玩耍时看到了小芳,于是便上前戏弄对方,没曾想小芳并不愿搭理二人,两个
混
混
见状二话不说便上前对其殴打,小芳想要呼喊求助,赵鹏赶紧捂住了她的口鼻,没曾想一时失手竟将对方杀害。
赵鹏见自己杀了人,于是便一不做二不休,掏出小刀再下狠手,务求赶尽杀绝。两个凶手做完案后便从此分道扬镳,再也没有见过面。
张程外出躲了几年,感觉家乡的风头已过,便又回到了赤峰,从此按部就班参加工作、娶妻生子。
据了解,张程因为口齿不太伶俐,所以在成长的过程中没少受人欺负,渐渐地,他产生了仇视社会的心理。辍学之后他迷上了上网和看暴力电影,便把自己封闭在了另一个世界里,失去了区分虚拟与现实的能力,易怒且暴力的另一面性格诱发了出来。
张程在成长的过程中开始习惯性地用攻击他人的方法来减少自己不平衡的心理,甚至学会了选择性遗忘,他希望能够忘记小时候被人欺负的经历,也希望忘记杀害小芳的那天。可是到案后的他终于知道,有些事情不可能遗忘,自己必须对当年的罪行付出代价。
在张程的供述下,警方随即将赵鹏逮捕,赵鹏交代,自己这些年来经常会梦见小芳在黑暗的角落小声哭泣,良心的谴责令他备受煎熬,被捕后的赵鹏反而感到了一丝解脱。
未成年人本身就是弱势群体,请家长们一定要教育好孩子不要单独外出,也不要轻信陌生人的甜言蜜语,远离坏人的侵扰,不要给别有用心的人士可乘之机。
这里是重案讲说人,感谢大家的持续关注,您的点赞和分享是对我最大的支持,我们相约下期再见。